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群体性纠纷是当代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首先指出我国代表人制度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提出应借鉴其他国家示范诉讼的经验,同时引入人民调解手段,以一种多元化的思路和举措来解决代表人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对群体性纠纷解决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清华“200卡”案件评中国集团诉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飞 《法学》1999,(10)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体性纠纷①大量出现。为解决群体性纠纷,各国法律设计了集团诉讼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亦有关于集团诉讼的规定。②但是,集团诉讼在我国作为一种比较新的诉讼形式,不仅法律规定非常笼统③,程序操作方面也十分单薄,在实际运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清华“200卡”一案,是清华大学学生与中国电信之间的集团诉讼。该案因媒体的关注而轰动一时④,时至今日,热点过去⑤,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该案,发现该案在法理、程序等方面对集团诉讼的研究都很有意义。[案情]1997年10月下旬,清华大学一些同学在北京福尼特月坛…  相似文献   

3.
德国团体诉讼是当代世界解决群体性纠纷的典型制度设计之一.德国团体诉讼与美国的集团诉讼等其他群体性诉讼制度相比,在诉讼主体、提起的诉的种类和法律依据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同时,德国团体诉讼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它为弱势群体接近司法打开了方便之门,节省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益,有利于促进法律适用的统一,具有预防保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功能,还有助于促进行政执法.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增设了公益诉讼制度,德国团体诉讼对于我国代表人诉讼和公益诉讼未来的功能定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面对环境侵权群体性纠纷频发的社会现实以及传统环境侵权诉讼制度的不足,环境侵权示范性诉讼制度成为了各国应对环境侵权群体性纠纷的新选择。鉴于我国目前司法实践的需要和现行诉讼对环境侵权救济的缺失,构建环境侵权示范性诉讼制度,是我国诉讼机制能动地适应解决社会冲突变化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环境侵权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网络环境下群体性纠纷的特点及其有待解决的现实紧迫性,传统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由于其"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发展状况已无力应对此类纠纷。而被誉为"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解决小额多数权利救济问题的最好机制"的集团诉讼因其所具有的诸多特点而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试通过对网络环境下群体性纠纷特点的把握,以及对传统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反思,结合对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考察提出建立我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论代表人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诉讼是为了一并解决一方众多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旨在达到诉讼经济目标的一种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近年来随着群体诉讼的增多,为了诉讼经济和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我国《民事诉讼法》从法律上规定了代表人诉讼制度。从立法初衷看,代表人诉讼制度理应成为解决涉及多数人利益的群体性纠纷、实现诉讼经济的重要程序手段。然而,由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准入要求高,实践中我国此类案件并不多见,代表人诉讼在某种意义上形同虚设。如何更好地完善我国的代表人诉讼,是此文着重论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纠纷带来问题的根源在于它与两造诉讼结构的紧张关系,但是,不同类型的群体性纠纷带来的挑战并不完全相同,对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西方国家代表性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进行结构的、功能的和技术的比较,可以发现,行政机关执法、社会团体与行政机关提起的不作为之诉、撇去不法收益之诉、加入制群体诉讼、退出制群体诉讼分别适合特定类型的群体性纠纷;群体性诉讼中的费用风险问题,则可以通过诉讼费用制度、律师收费制度的调整或者第三方资助的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8.
一、集团诉讼的概念及构成要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规定,集团诉讼的概念可归纳为: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形成一个具有共同利害关系的人数众多的集团,由集团中一人或数人代表其他同有共同利害关系的集团成员起诉或应诉,法院做出盼判决对所有集团成员均有约束力的一种诉讼制度。由此可以看出,集团诉讼是解决群体性纠纷的一种民事诉讼制度,但并非所有的群体性  相似文献   

9.
刍议ADR机制在我国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DR即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英文缩写,意为代替性(替代性,选择性)纠纷解决机制,是一种独立或相对独立于法院诉讼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一词源于美国,现已引申为对世界各国大量存在的民事诉讼制度以外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称。ADR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种替代解决方式,与诉讼(或审判)的解决方式形成协调互动的关系,对于社会纠纷的解决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未来发展走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热切关注,同时,如何发展与完善中国的ADR也是我国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内容。一、ADR概述正…  相似文献   

10.
试谈群体诉讼的价值考虑及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创造法律”,现代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大量的、频繁的群体性纠纷,传统的诉讼机制无法解决,遂促成了群体诉讼制度的的诞生。在具体的制度模式上国外已创立有选定当事人制度(如日本)、集团诉讼制度(如美国)和团体诉讼制度(如德国),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则是规定了代表人诉讼制度。在此,笔者拟通过对这些制度模式背后的价值考虑的探求,来比较考察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并进一步设想完善这一制度。一、群体诉讼的价值考虑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确立,都必然内含着一定的价值追求而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该制度功能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多元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国际经济法应该具有多元开放的法学视角和理论进路,例如,法律视角、经济视角、政治视角、历史视角、人权视角、哲学视角、发展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等等。Jackson的实用主义宪法制度分析、Petersmann的理想主义自由宪政分析、Qureshi的全球化多元综合法律分析为国际经济法学术领域的三种主要视角。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多元标志着国际经济法学术开始走出理论的幼稚和贫困,迈向理论的成熟和繁荣,进而超越概念之争,进入理论之争,乃至开启范式之争。  相似文献   

12.
法律移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代以来,许多亚洲国家伴随着宗主国或占领国的殖民统治而进行了大量的法律移植;中国从晚清到民国政府,也对西方法律进行了大量的主动移植,使传统法律实现了现代意义的转变。历史表明,规则的稀缺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对规则的强烈要求,使得中国的法制建设必然首先是改变“无法可依”的状态。在需要通过立法创造某些制度以实现政策目标时,法律移植是最有效的手段,成为创造法律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式。然而,移植规则的深层含义在于移植文化,也即规则和制度的移植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否则,法律移植很可能仅仅是立法者的游戏。  相似文献   

13.
医疗纠纷协商和解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商和解是解决医疗纠纷的重要方式,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在实践当中也存在诸多弊端。要充分发挥协商和解的优势,消除其弊端关键在于依法办事,只有依法办事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非政府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叙述了非政府组织作为“法庭之友”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及其纷争,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价值分析和理论阐释,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思路、制度设计和情境设置,并指出了其对于国际经济法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的意义蕴涵。本文认为,“法庭之友”问题表明WTO争端解决机制必须谋求外交方法与司法方法的平衡,尤其应该确认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独立和自由裁量,并应从多重视域中谋求一种多元互动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Becoming a member of the WTO in 2001 was a historic ev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Since then, China has steadily pushed forwar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proactively seizing the opportuniti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positively utilizing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o develop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all of which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achievements during the first decade of 21st century.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s on China’s futuristic role in the WTO, and those disagreements resulting from various interest preferences are not only one-sided and limited, but also triggering off the discussions on the criteria to assess China’s performance in the WTO.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China’s activities in the WTO (i.e., implementing WTO commitm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Doha Round negotiation, the dispute settlement and trade policy review) should be a kind of assessment criteria. Based on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f China’s performance in the WTO, it is concluded in this article that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WTO system and global trade governance extends the scope of world trade law, improves its effectiveness, constitutes China’s new contributions to implement treaty obligations in good faith, resolves peacefully 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s, and maintains substantively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not only caused new driving forces for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 but also made China face new challenges in the WTO.  相似文献   

16.
法律全球化新论——从辩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西方学者形形色色的法律全球化理论纷涌而上,并引发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广泛思考。事实上,无论是在东西方,法律全球化皆是一个全新课题,它的内涵是否具备科学性;它是否是已存在事实或客观发展趋势;它是否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或反映以及其与国家主权之间是此消彼长还是辩证统一关系等等,都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正立足于此,拟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这些问题作出探讨,以求得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7.
The birth of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RTD) shifted 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from need, charity, and aid towards human rights, shared responsibilities, and cooper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TD requires effective development policies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equitable economic relations and a favorable economic environment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From the new theory perspective, RTD is a type of integrated human rights, charazterized by integration feature and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by the method of dialogu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dea of equilibrium. It would be ideal to overcome the dilemma of implementing RTD based on overall strategic framework and improve the legal and judicial reform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However,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have been struggling to change the unequal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it is the core driving force of realizing RTD in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dialogue and negotiations,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and judicial refor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hange the strategy from legislative base to judicial focus, from one-way path to plural view,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new model to realize the RTD in the context of comprehensive judicial reform.  相似文献   

18.
衡平税法将衡平理念运用到了税法之中,其提出立足于我国非均衡经济制度条件下产生的社会财富分享不公的矛盾。传统税法面对贫富差距问题存在一定的法律失灵甚至异化现象,需要衡平理念对其进行矫正。遗产税在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方面的作用已在世界其他国家得以彰显。当前,在衡平理念下开征遗产税并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遗产税法应立足于我国现实,实现三位一体但又有层次的价值理念、税权和税负的衡平。  相似文献   

19.
薛冰 《行政与法》2010,(7):116-119
ADR是诉讼和仲裁的辅助手段,它对一些不易及时解决以致不能达成共识的争议能迅捷经济地加以解决,这也是社会进步和法制健全的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商事争议呈复杂多样化发展,诉讼不应是解决争议的唯一渠道,而应是实现公正审理的最终途径。ADR争端解决机制给我们的启示良多,特别是在我国不断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系的条件下,要求我们构建涵盖多种选择的争端解决方式,从而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纷繁复杂的民商事争议。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浪潮使得商品生产交换条件遍及全球,为法律的共同性因素的增长起到了奠基作用;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的法律文明,伴随其经济、政治的扩张和“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推行,逐渐构筑起“法律殖民主义”的巢穴。因此,在全球化现象面前。我们一方面要把握住法律发展的共同性因素,创制顺应全球化社会生活条件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则应依据主权原则认同国际交往规则,防范“法律殖民主义”陷阱和“法律全球化”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