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通过对指数报告进行统计数据和测试题目两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司法改革方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司法改革方案的整体性、配套性、正当性、有效性的改革方向和更多的具体课题,应充分考虑地方性的特殊因素,确保司法改革方案的讨论、确定程序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2.
税收正义是税收立法、执行和司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一种判定税制设计及运行是否合理与正当的价值基准抑或分析工具。营改增作为税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不仅具有避免重复征税、完善抵扣链条、实现企业税负降低的积极功效,其践行增值税税收中性的品格更是有助于匡税收之本原,正税收正义之名。截止目前,营改增既有显著成绩的取得,亦有诸如税负不公等有违税收正义之处。以税收正义审视和省思改革有利于保障改革的合理化与正当化。财税法治、国家治理与税收正义高度耦合,"营改增"改革应以财税法治进行制度保障,以国家治理思维改进社会管理方式,通过完善税率设计、税收比例和税收优惠措施来寻求税制改革的正义解,实现并保障税收的正义性。  相似文献   

3.
李晓明 《中外法学》2007,(3):297-317
<正> 截止去年底,为期4年的英国刑事司法改革宣告结束。虽然人们对改革方案自始至终褒贬不一,但这些年英国还是坚定不移地以"最终实现全国法院机构的一体化"为标志,全面落实了包括宪政改革、制度完善和机构理顺等项重大措施。笔者有幸赴英国对其刑事司法改革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并同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进行了比较。令人惊异的是,两国的刑事司法改革竟有着戏剧性的对应与互补,甚至明显表现出时空、理念和改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公正裁判是对法官的基本要求,严格的诉讼程序、规范的司法行为是确保公正裁判的根本保障。为此,省法院决定结合落实“二五”改革纲要和“二五”改革方案,在全省法院开展“规范司法行为年”活动。统一思想认识。无规矩不成方圆。不可否认,我们的司法活动中尚存在许多不严肃、不文明、不规范、不缜密  相似文献   

5.
论当前我国实现司法正义的条件和途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厉行司法改革,实现司法正义(或称司法公正),是当代中国推行法治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而要真正实现司法正义又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同时也蕴含着一系列价值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确保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正义的重要前提条件;人权保障是实现司法正义的价值目标;而加强对司法的法律监督则是实现司法正义的有力保障。并认为,要实现中国的司法正义,就应对司法体制的一些基本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立法建议和司法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胡云腾 《中国法律》2014,(2):2-7,64-70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并把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司法改革纳入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布局之中统一部署,从司法制度体制机制程序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改革举措,从而实现了司法改革由摸着石头过河向项层设计的重大转变。目前,司法改革与其他改革一样进入了深水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挑战和任务十分艰巨,社会各界在改什麽、如何改等问题上也是见仁见智。应杂志邀请,我们将学习三中全会决定的初步体会并就有关司法改革的具体内容,谈一点个人见解。其中王敏远教授谈的话题是司法改革的目标,蒋惠岭法官谈的话题是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革,我则就决定规定司法改革的总体情况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支振锋 《法学杂志》2014,(4):114-125
在司法改革问题上,理论界和实务界长期以来存在着简单化的"体制决定论"倾向。这种认识忽略了司法作为一个政治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简单地认为我国司法的种种问题皆源于未能建立起具有独立性的司法制度;相应地,只要建立了司法独立制度,就能解决司法公正、司法权威等一系列问题,实现社会正义。虽然这种认识有一定见地,但对跨国司法制度运转实效的比较考察表明,独立的司法制度主要是社会正义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以此发现为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司法改革的一系列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8.
目前,理论与实务界在对民事司法改革的诉讼效率进行研究时,大多以法院为研究对象,以法院的审判效率为视角来衡量诉讼效率的高低,诉讼效率几乎等同于审判效率,提高诉讼效率似乎就是提高审判效率。于是,在"迟来的正义非正义"的名言感染下,追求审判效率的提高几乎成了一些法院在民事司法改革中提高诉讼效率的主要工作。应当说,通过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诉讼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案件审理周期有所缩短,结案率有所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维护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高度,阐述了加强招生工作中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及深远意义,提出了为高校招生工作建章立制,严把招生人口关的措施和操作程序,在理论和实践的不同程度上对我国高校推进"阳光工程",确保优质生源的优化选拔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目的是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健全确保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方案》,要求在人民监督员选任方式、监督范围、监督程序、知情权保障等方面深化改革。基于此,本刊特邀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围绕"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主题进行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1.
郭志远 《法学杂志》2020,(2):105-114,14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本轮司法体制改革在司法管理体制、司法权运行机制、人权司法保障机制以及司法便民利民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应从构建司法人员选任制度、实现司法权力优化配置、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建立科学的司法改革评价体系等方面完善司法体制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传统司法制度价值的一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司法改革是一项涉及诸多复杂问题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国的司法改革应该把司法制度自身的变革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培育和改造两方面结合起来。在变革现有司法制度的时候,一方面要充分移植和吸收西方先进的司法制度和理念,同时不应忽视本民族的传统司法制度。中国传统司法制度在当今的司法改革中有以下价值:认同、互补、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3.
公丕祥 《法律科学》2010,28(3):40-55
在当代中国,坚持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是中国司法国情状况的必然要求,体现了鲜明的自主品格与中国特色。自主型司法改革是社会主体从本国国情条件出发对司法改革方案、进程、目标和路径的自主选择,体现了司法改革的“中国中心主义”。坚持自主型司法改革,实际上就是坚持司法改革的中国经验,坚持司法改革的中国道路,坚持司法改革的中国模式。只有正确认识固有的司法国情条件,才能科学选择司法改革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4.
司法改革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新时代司法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指导思想。这一理论由司法改革目标论、司法管理体制改革论、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论、司法机构职能改革论、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论、司法职业制度改革论、司法改革方法论等理论构成,是一个内涵丰富、体系严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司法改革政策措施背后的哲理、政理、法理,包含着一系列蕴含法律哲理、法治公理、法学原理的司法名言金句。  相似文献   

15.
谢刚炬 《法学杂志》2020,(1):113-118
《人民法院组织法》增设专业委员会这一新的审判委员会组织形式,是对多年来法院改革成果的立法确认。与传统审委会相比,专业委员会的组织目标更加明确,组织结构更加合理,组织边界更加清晰,对于发挥审委会职能作用、提高法院裁判专业化水平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但由于立法较为概括,实践中该制度在设置条件、运行规则、配套机制等方面仍存在欠缺,可能虚化其应有功能。应当围绕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审判委员会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审判委员会的组织特征,规范其运行规则,完善其配套机制,使之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先进成果。  相似文献   

16.
邱飞 《法学论坛》2005,20(2):30-32
司法改革在路径的选择上有多种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环境和法制条件下 ,通过推动法律职业化建设的路径来进行 ,有助于司法队伍人才素质的提高 ,有助于司法权威的树立和法律信仰的养成 ,也有助于司法独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韩德明 《现代法学》2005,27(5):90-96
司法改革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正确定位司法权能,司法权能的定位应紧密联系一定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背景进行。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已进入风险社会阶段,风险社会的反思现代化性质促成着程序法范式的形成,并内在地要求对司法权能进行新的定位。这种风险社会中的司法权能定位对中国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了推进中国司法改革,应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对司法权能进行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概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丕祥 《法律科学》2008,26(5):3-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国近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经历了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行程。建国之初的废除“六法全书”、司法改革运动和“五四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司法体制与制度的基础。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当代中国司法制度进入了恢复与重建的历史新时期,也由此揭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当代中国司法改革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从以审判方式改革为主导的司法改革,逐步深入到体制性的司法改革。当代中国司法改革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乃是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的过程,是一个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高峰  曹睿 《政法学刊》2007,24(3):104-107
司法令状是司法审查原则的重要形式,与两大法系国家的司法令状制度相比,欧洲人权法院的审查机制和审查标准独具特色,欧洲人权法院关于强制侦查司法审查的相关判例本身已经预示着欧洲主要国家令状制度的发展方向。此外,其司法审查标准对其它国家的司法令状制度的变革和令状程序的运行实践均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延军 《行政与法》2005,(4):123-124
审判委员会是依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在法院内部设立的重要的审判机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项司法审判制度。其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或者疑难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制度在其确立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建国时期,曾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法院机构改革的不断推进,审判委员会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以致阻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必须对其予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