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ADR的发展,被誉为东方经验的调解近年来在我国也逐渐升温,受到了司法部门以及众多资深法律人士的重视.而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转变,无过错离婚席卷全球,日益飙升的离婚率带来了大量离婚诉讼案件,带给法院的审判压力也愈来愈重.此时,传统的离婚诉讼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繁多冗杂的离婚诉讼需求.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离婚制度,在研究国外离婚制度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建立以法院附设为核心的离婚调解制度的构想,以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节约司法资源,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和经济负担,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当前法院附设ADR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社会矛盾与纠纷呈现出复杂化、尖锐化与群体化的特点.熟人社会的脉脉温情在利益个体化浪潮中逐渐淡化.这给稳定的人际与社际环境频添了动荡的因素,构建和谐社会已被提上了急迫的日程。法治主义的宣扬与倡导。司法改革的有效导入,都使得诉讼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重视与过重的期待。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当今中  相似文献   

3.
宪法诉讼的司法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刚 《法律科学》2004,22(6):53-61
宪法诉讼是一种司法性的诉讼,其原因是:一、宪法诉讼的司法性是宪法法律性的必然要求;二、宪法诉讼的司法性是宪法诉讼目的实现的必然要求;三、宪法诉讼的司法性是宪法诉讼程序正当化的基础;四、司法性是宪法诉讼机制在不同文明状态下得以成活的共性文化特质;五、宪法诉讼的司法性定位并不会损害到宪政赖以建立的民主基础。  相似文献   

4.
公益诉讼的出现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其具有特殊的运行机理,而司法能动是司法实践推动下司法运作观念的自然变革。司法能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公益诉讼的扩展,但公益诉讼与司法能动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中国可以在没有司法能动的情况下主动开展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5.
田永 《中国检察官》2008,3(5):42-44
一、诉讼合理理念的涵义 诉讼合理理念,即诉讼的合理性,亦称诉讼的妥当性,是司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准确理解诉讼合理理念并注意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司法工作人员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通过司法体制改革,努力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完善诉讼制度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司法改革的历程,还是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实践,都将诉讼制度的改革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完善诉讼制度,体现诉讼规律,不仅是司法实践需要努力探索的,也  相似文献   

7.
诉讼社会是社会转型和法治现代化的必经阶段,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快速融入全球化,中国已经进入诉讼社会。诉讼社会具有彰显公民理性和社会文明,彰显现代司法价值和公信,彰显法律与司法的公正性与确定性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表征。在当下中国,诉讼社会在表征法律与社会现代性的同时,也存在司法机制扭曲、司法尊严和权威严重削弱、司法地方化倾向加剧、司法行政化日益严重、司法公信力缺失等现代性问题。随着中国司法现代化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这些问题必将在司法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得到消解。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司法理念和现代司法理念的碰撞,我国传统的职权诉讼模式过分强调诉讼义务,轻视甚至剥夺其应有的诉讼权利,而现代司法的理念则体现出诉讼民主、公正和抗衡的作用,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9.
宁可慢些,但要好些 中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浩 《中外法学》2010,(6):928-943
@@ 民事司法改革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话题,但我国的改革目标与西方国家并不相同.西方主要国家的民事司法改革,是在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们司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诉讼迟延和诉讼成本过高,所以他们司法改革的矛头自然就对准了以上两个问题,期望通过加快诉讼速度、降低诉讼成本来使司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使民众更容易、更方便寻求和获得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0.
甘强 《当代法学》2023,(1):58-69
《民法典》的颁布对经济法司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民法典》背景下,经济法司法的发展进路主要有三条:独立经济法诉讼、实质理性司法和经济法思维的“嵌入”。独立经济法诉讼是指以公益诉讼作为独立的经济法诉讼程序,它是形式理性司法的体现,实质理性的经济法不需要独立的经济法诉讼程序,公益诉讼也并非经济法所独有。实质理性司法与经济法的特质相契合,符合“司法能动主义”的发展趋势,但与我国当下形式理性的司法机制并不融洽,只能是一种“理想图景”。经济法思维的“嵌入”是经济法司法发展进路的理性选择,它在尊重当下司法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法官经济法思维的建构,在经济法司法的运行过程中渗透和内化经济法思维,从而有效沟通形式理性司法和实质理性司法,并逐渐推进经济法司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非诉程序与经济法司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司法化是形式司法与实质司法的统一,两者分别由诉讼程序与非诉程序进行保障。经济法中诉讼程序与非诉程序在结构组合上的非均衡性与动态性决定了两者在经济法司法化中的地位与功能不同。现阶段,应当看到诉讼程序功能的有限性,而非诉程序对经济法司法化则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由经济法的特殊性决定,特别诉讼制度的建立并不是经济法司法化的主要途径,经济法司法化最终依赖于诉讼程序与非诉程序的共同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王新红  彭玲 《时代法学》2005,3(3):61-64
消费者权益是一种分散的、弱小R权益,对其进行司法保护需要建立特别的诉讼制度。我国台湾地区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了小额诉讼、选定当事人诉讼、团体诉讼和民事公诉制度,形成了消费者、消费者保护团体和政府共同参与维护消费者权益诉讼的司法保护体系。我们应当借鉴台湾地区的作法,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薛炜东  于红燕 《法制与社会》2014,(8):118+125-118,125
小额诉讼制度设置的目的是解决诉讼数量的与日俱增和低效昂贵的诉讼成本之间的矛盾。小额诉讼制度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本文在考察借鉴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立法之后,建议我国应设立小额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民事纠纷日趋复杂化,诉讼欺诈现象时有发生,诉讼欺诈严重干扰了司法活动。但因我国法律对诉讼欺诈行为定性没明确规定,致使司法实践中防止、惩处诉讼欺诈效果不明显,故应将严重诉讼欺诈行为纳入刑事惩罚程序。  相似文献   

15.
胡蓓 《法制与社会》2010,(14):122-123
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虚假诉讼现象不断增多。民事虚假诉讼行为不仅侵害了其他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也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和扰乱了正常的诉讼秩序,更严重的是对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和诉讼价值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与损害。本文主要是从虚假诉讼的内涵、特征及刑事可罚性角度探讨,以期能够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对虚假诉讼进行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6.
《公司法》规定的公司解散制度从程序角度而言尚不尽人意,操作性不强。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公司解散诉讼实务中司法解散诉讼主体资格的确定、司法解散诉讼的适用范围、司法解散诉讼的前置条件以及调解和清算,结合司法实务、借鉴国外立法经验,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能为引发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素材,以及对有关司法解释的出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通过司法体制改革,努力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完善诉讼制度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司法改革的历程,还是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实践,都将诉讼制度的改革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完善诉讼制度,体现诉讼规律,不仅是司法实践需要努力探索的,也是法学理论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谈几点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世界各国在民事司法改革中实行的小额诉讼程序,目的既在于提高诉讼效率、减轻法院负担,也在于实现司法的便民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容易,便捷的接近司法。本文试着总结了小额诉讼程序所应遵守的特殊的原则,及我国构建小额诉讼程序时应当注意改革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耿利航 《法律科学》2013,31(1):170-182
法院主导下的公司对派生诉讼成本的承担和对诉讼实质意义上的司法许可是两个紧密联接的股东派生诉讼核心制度安排:只有公司承担原告股东的派生诉讼成本,诉讼才有可能被股东提起;诉讼司法许可不仅使法院有机会事先甄别、剔除无益诉讼,而且公司承担股东诉讼成本也才具有正当性.这两个制度安排相互配合、相互照应,旨在鼓励有益诉讼、给予股东正当司法救济途径,和抑制无益诉讼、保护公司经营自由防止股东不当干涉之间取得大概的平衡.我国《公司法》第152条的修改方向应该是一方面给予法院阻止股东任意和无理由诉讼的司法许可权力;另一方面,如果派生诉讼案件经法院审查后允许进入诉讼程序,公司就应承担原告股东案件的诉讼费用,无论股东最后胜诉与否.  相似文献   

20.
符号在司法中极为常见。在司法发展过程中,从仪式化的神权诉讼到君权主义诉讼再到民权主义诉讼,符号与司法如影随形,关联愈紧。符号不仅成为司法的形象表征,而且构成了司法操作的有效工具。符号对于司法积极效用的实现,需要遵循意义编码、重复性使用、符号文本型构以及符号语境提供等运作机理的要求。符号与司法的关联受到符号自身工具性质、司法内在属性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因而是相对和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