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政府官员的腐败与治理对策陈恒荣众所周知,腐败是一种屡见不鲜、极不得人心的社会现象。因而,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揭露腐败丑闻并与之斗争。目前,我国政府官员的贪污、贿赂犯罪现象依然严峻,其社会危害及其造成的严重恶果,必须引起我...  相似文献   

2.
于英红 《检察风云》2011,(16):33-35
对公司在海外业务中贿赂外国官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共识。这不但是从促进本国平等竞争的角度考虑,也能够间接敲打海外的权力腐败,促成清廉政治的养成,从而间接促成更为有利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3.
黄灵 《检察风云》2010,(22):40-40
伴随民众的强烈呼声,以及我国打击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腐败分子也提高了腐败行为的"技术含量",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向隐蔽性较强的性贿赂、信息贿赂、期权贿赂等隐性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4.
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立法背景及其沿革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于1977年制定,期间经过1988年、1994年和1998年三次修改,其宗旨在于限制美国公司和个人贿赂国外政府官员的行为, 是目前规制美国企业对外行贿的最主要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腐败案例简单统计表明,官员腐败案件大都集中于经济建设的相关领域,或者说腐败大多发生在政府享有的经济权力的运行过程,包括项目分配、资源配置、官商关系等,多因对政府经济权力规制不力。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法注重政府与个人关系的构建,侧重于对政府传统秩序权力(如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等)的规范,强调对个人权利的救济,忽略对政府经济权力的规制,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没有被整体纳入行政法的制度框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创新决定了政府具有重要的经济职能和经济权力,为了有效规范此类职能与权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创新行政法制度,实现其在经济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党和政府打击腐败越来越严厉,腐败手法越来越趋于间接隐蔽,制度建设上的漏洞日益突出,还没有真正形成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权力的有效制约,从而使腐败分子有机可乘。官员发挥“权力余热”说明退休官员的贪腐行为在任上没能得到严厉打击,权力的泛滥在退休后亦没能受到有效约束,在任时大力培植亲信,退位后人脉发达。  相似文献   

7.
商业贿赂危害严重,世界各国普遍加大了对商业贿赂治理的力度,不少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国在治理商业贿赂方面也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目前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借鉴国外经验,要建立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我国就要在培养国民的诚信意识;完善市场机制;加强监督,规范官员权力;完善财政财务和审计制...  相似文献   

8.
在使人腐败堕落的一切原因中,权力是最永恒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在当今中国,失陷于职务犯罪的官员绝不在少数。一般而言,在诸多落马的腐败官员中,像邢福煌这样“潜伏”15年屡屡受贿的案例,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学角度看腐败的产生我认为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经济转轨时期“寻租”活动猖狂。由克鲁格创立的寻租理论指的是针对政府官员和国有资产所进行的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改革中掌握着很大权力的经济管理部门必然成为各类经济实体的“公关”对象,因此产生腐败的机会较多。另外,一些政府官员也常常人为地“设祖”去谋取利益。 二是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与信息不对称并存,形成体制漏洞。到目前为止,不少国有企业的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并未理清,双方责、权、利关系不明确,导致实际上无人真正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在这…  相似文献   

10.
尽管巴西政府官员腐败的新闻不绝于耳,但其实近年来政府为惩治腐败,推出了一系列用以约束官员行为的法案以及严格透明的监督制度,有效控制了官员腐败行为。并且,巴西民间不浪费、不炫富的文化传统也对政府提倡节俭之风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李湘军 《法制与社会》2011,(10):192-193
江苏、北京、武汉等地"教材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教材领域的腐败与商业贿赂问题的关注。由于高校教材出版和销售制度的不完善,高校官员权力的失控,校园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缺失以及社会监督力量的不重视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教材腐败问题的反复发生。虽然教育部门针对这一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教材管理中商业贿赂的产生,道德教育在高校教材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贿赂犯罪治理由"打击型"策略向"预防型"治理策略的转型,是国际腐败犯罪治理经验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预防型"贿赂犯罪治理策略要求:在确立对贿赂犯罪实行"均衡性"治理理念的前提下,调整贿赂犯罪罪刑规范内容,慎重处理贿赂犯罪罪量因素的功能,删除行贿罪犯罪阻却事由;修正贿赂犯罪特别自首制度;增设企业预防行贿失职罪,科学设计其罪刑规范的基本内容,由此整体提升中国贿赂犯罪惩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霜沐 《公民与法治》2010,(18):18-19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腐败的成本将越来越高,腐败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而腐败的手段方法也将越来越隐蔽多样。在这样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下,有一种“全懂全能型腐败”悄然而生。搞这种腐败的官员有文化,懂理论;有知识,懂法律;有权力,懂运作;有谋划,懂造势;有人缘,懂作秀……他们参加政治学习、  相似文献   

14.
论文讨论了纵向的地方财政支出分权与横向的公共支出结构导向对地方政府治理绩效的影响。基于治理与善治、财政联邦主义与功能性联邦主义等理论视角,我们建构了地方治理绩效、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支出的发展性与再分配支出导向,进而利用1997—2009年的分省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省以下支出分权水平可以显著地促进地方治理绩效,且这种促进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县级而非市级支出分权;由于公众需求、腐败寻租等因素,发展性支出比重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地方治理绩效,而再分配支出与之截然相反;因为"软预算约束"等问题,地方净转移支付收入在多数情况下也会显著恶化政府治理绩效;此外,政府治理绩效往往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等现代化进程,并具有较强的时间序列稳定性特征。基于上述中国正反两面的经验,我们就如何改善政府财政职能与转移支付体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管制与腐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制本身需要大量成本,例如管制 机构的设立、人员经费、制定管制规则、 实施管制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 衍生成本。 管制的额外成本 首先,带来收入的再分配。 比如办一个企业,原本只要注册就 行了,但现在必须先得到政府部门批 准。我办这个企业一年可以赚100万,得 到你批准还是赚100万。但是,为了得到 你的批准,我必须贿赂你,还得额外"投 资"50万。 收入再分配会带来效率损失。为了 贿赂你,我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啊!这里 面的交易成本太高了。如果可以直接用 钱买你这个权力,还算是好的,但你怕人 家抓住,所以还得搞好多名堂来掩盖贿 赂行为。  相似文献   

16.
腐败有掌权者腐败和机构腐败之分。掌权者腐败具有“行为的个别性”和“明显的不合理性”的特点。机构腐败也有两个显著特点:(1)它是机关行为或一定权力系统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责任人;(2)它的不合理性不十分明显,人们对它常常不能形成稳定一致的是非评价。由于腐败与执法的同源性、权力的不受惩罚性、反腐败的法令只能由不腐败的权力创制等原因,对腐败无法像对其他犯罪那样通过严格执法来实现治理目标。在民主政治下,根治腐败的根本出路是贯彻品德原则,建立对官员的品德评价系统。品德评价系统是依据品德标准对公职人员实施辞退、罢免、撤换的政治评价系统。这个系统由执法权自洁系统、监督系统和以公众为力量源泉的基础系统等构成。  相似文献   

17.
自2006年治理商业贿赂作为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重点工作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行业为之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商业贿赂行为仍在不断变化,其形式越来越多样,手段越来越隐秘,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中,浸满了货币给我们社会所带来的喜怒哀乐,而货币的权力之辙也印踏着古老王朝的兴衰和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货币彰显着国家权力,也必然要承载着权力"自利"的陋习天性。而对于货币权力的层层剥离也往往会触及到权力的扩张与异化。同时,对货币权力的法学研究应该秉烛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理性光芒,才或是治理货币危机乃至保障民生的密钥所在。  相似文献   

19.
杨涛 《法人》2006,(5):34-34
如今,商业贿赂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公害,并且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05年底,包括反商业贿赂内容的刑法修改草案也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在今年2月24日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指出,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今年反腐倡廉的重点,要着力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问题;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以及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有关防范国家权力腐败,目前我们知道的通常有二种,一种是加强监督与制约,让公平…  相似文献   

20.
陈建贞 《行政与法》2006,(11):119-121
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一直是政府腐败和商业贿赂的一个重要领域,鉴于现行的诉讼机制不能很好地对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进行追责,为了有效防治政府采购中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及其泛滥,笔者认为宜建立公益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