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目的探讨Intermedin(IMD)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1h再灌30min);IMD预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前30min静脉注射10^-7mol/LIMD)。检测血清中LDH、心肌中MDA和SOD活性;半定量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心肌降钙素受体样受体(ealcitonin receptor like receptor,CRLR)、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eceptor activity modiying protein,RAMP)1/2/3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心肌cAMP含量,SABC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及比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LDH、MDA分别升高87%和189%,SOD活性下降84%,IMD预处理组LDH、MDA均降低41%,SOD活性升高38%(均P〈0.01);实验组心肌CRLR、RAMPl/2/3的mRNA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或P〈0.01),与对照组心肌cAMP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IMD预处理组分别升高1.36、2.90倍(P〈0.05)。Bcl-2/Bax表达比值,缺血再灌注组较对照组降低,IMD预处理组亦低于对照组但高于缺血再灌注组2.225倍。结论IMD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减少缺血再灌所致的氧化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鼠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NF-кB P65和caspase-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F-кBP65和caspase-3在心肌中表达的规律,为心肌急性缺血早期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证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66只SD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F-кBP65和caspase-3蛋白在不同实验组中的表达规律。结果心肌缺血组缺血区域心肌组织缺血5min就可见NF-кBP65和caspase-3蛋白表达,并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而非缺血区域心肌组织仅见低水平表达或不表达;但两种蛋白(两者)并非在缺血区域心肌同一部位表达,也不是在心肌细胞内的同一部位表达;caspase-3主要在心肌细胞浆表达,而кBP65既在心肌细胞浆表达,也在心肌细胞核中表达。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在)心肌缺血5min~1h内,再灌注与否并不影响这两种蛋白的表达。正常对照组未见这两种蛋白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组织中有NF-кBP65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这两种蛋白在心肌中的表达可视作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鞘胺醇1-磷酸2/3受体(S1PR2/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在体实验中对心脏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IR组、IR+DMSO组、IR+Cym5541(S1P3受体激动剂)组、IR+Cay10444(S1P3受体阻断剂)组、IR+Cay10444/Jte-013(S1P2/3受体阻断剂)组。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记录心功能、心肌梗死面积、死亡率。结果给予S1PR3抑制剂组和S1PR2/3抑制剂组与IR组相比在心肌缺血再灌过程中,心率下降(P0.05),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上升(P0.05),心肌梗死面积增大(55.7%:28.8%,51.6%:28.8%),给予S1PR3激动剂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18.6%:28.8%)。给予S1P2/3抑制剂组死亡率明显高于IR组(53%:22%,P0.05)。结论 S1P2和S1P3受体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起保护作用,抑制S1P2/3受体参与了IR后心源性猝死(SCD)。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HSP70及c-Fos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心肌缺血后不同时间再灌注HSP70及Fos蛋白在心肌组织不同区域表达的规律 ,为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所致心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取缺血区域 (左冠脉前降支供血区 )及非缺血区 (右心室 )心肌组织。结果显示 :对照组正常心肌组织无Fos蛋白及HSP70表达。Fos蛋白在心肌缺血 15min再灌注 0 5h后即在缺血区域表达 ,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增强 ;非缺血区域 1h始有表达 ,缺血区域表达明显强于非缺血区域。HSP70在心肌缺血区域再灌注 1h后始有表达 ,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增强 ;非缺血区域心肌 2h始有表达 ,且明显弱于缺血区域。同时发现再灌注早期HSP70及Fos均先于心肌内层表达 ,随着时间延长其表达向心肌外层扩展。Fos在再灌注 0 5h时主要在心肌内层表达 ,1h时已扩展到心肌全层 ,4h时其心肌外层表达明显强于心肌内层。HSP70在再灌注 1、 2h时主要在心肌内层表达 ,4、 6h时表达扩展至全层心肌。心肌缺血 /再灌注早期不同时间HSP70及Fos表达有不同的区域性及强度 ,此可为心肌缺血 /再灌注的早期诊断提供一项新的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Jie Y  Zhu SH  Jiang YW  Zhang L  Fan F 《法医学杂志》2008,24(5):327-329,338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肌浆网兰尼碱受体蛋白2(ryanodine receptor 2,RyR2)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缺血组和缺血性猝死组.采用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和猝死模型,对心肌进行半定量荧光RT-PCR检测,观察RyR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的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肌浆网RyR2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心肌缺血性损伤可诱导心肌钙调控蛋白RyR2 mRNA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6.
NF-κBp65和ICAM-1在急性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F-κBp65和ICAM-1在心肌组织中表达的规律,探讨急性心性猝死的诊断指标.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F-κBp65和ICAM-1蛋白在不同实验组中的表达规律,以正常组作为对照.结果(1)正常对照组:NF-κBp65蛋白未见表达,ICAM-1蛋白在心肌组织中有低水平表达;(2)心肌缺血组:心肌组织中均可观察到NF-κBp65和ICAM-1蛋白的表达;(3)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再灌注0.5h,即可发现NF-κBp65和ICAM-1蛋白的表达;心肌缺血再灌注1h,心肌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至高峰,ICAM-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2h,心肌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下降,ICAM-1蛋白的表达至高峰;心肌缺血再灌注4h,心肌组织中NF-κBp65和ICAM-1蛋白的表达均逐渐下降.结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组织中有NF-κBp65和ICAM-1的表达,并随时间呈一定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Basigin mRNA在大鼠早期缺血心肌和非缺血区心肌中的表达差异及探讨其法医学意义。方法建立大鼠早期心肌缺血手术模型,分为EIM组、NIM组、假手术组以及空白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缺血后15min、30min、1h和2h Basigin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NIM组、假手术组及空白组相比,EIM组BSG mRNA表达量在缺血15min时降低,而冠状动脉结扎1h后表达量降低到SO组的一半,此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扎2h后表达量恢复至SO组水平。NIM组、SO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肌急性缺血2小时内BSG mRNA表达降低明显,之后升高,说明BSG参与早期缺血心肌自我保护病理生理过程,提示BSG可用于鉴定早期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急性心肌缺血猝死心肌细胞胞浆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27例可疑早期心肌缺血猝死(早期梗死组)、10例心肌梗死猝死(心肌梗死组)、11例冠心病非心性猝死(对照组1)以及10例正常心肌(对照组2)中HO-1的表达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早期梗死组与心肌梗死组在心肌细胞胞浆中HO-1均呈强阳性表达,对照组1和对照组2心肌细胞胞浆中HO-1弱阳性表达或无表达。早期梗死组和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之间心肌细胞内HO-1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镜下各组心肌细胞胞浆内HO-1表达的阳性面积率及平均光密度差别明显。结论 HO-1可以作为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性猝死的一个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大鼠心肌缺血后SERCA和PLB基因表达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后,肌浆网钙调节蛋白SERCA和PLB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早期心肌缺血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2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5、10、15min及缺血性猝死组,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利用荧光标记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不同时间大鼠心肌缺血后,SERCA和PLB的基因表达变化,并与缺血性猝死组相比较。结果心肌缺血5min即可检测到SERCA和PLBmRNA表达相对下降,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心肌缺血组与缺血性猝死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后SERCA和PLB基因表达变化呈一定规律性。对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F-кBp65和ICAM-1在心肌组织中表达的规律,探讨急性心性猝死的诊断指标。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F-кBp65和ICAM-1蛋白在不同实验组中的表达规律,以正常组作为对照。结果(1)正常对照组:NF-кBp65蛋白未见表达,ICAM-1蛋白在心肌组织中有低水平表达;(2)心肌缺血组:心肌组织中均可观察到NF-кBp65和ICAM-1蛋白的表达;(3)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再灌注0.5h,即可发现NF-кBp65和ICAM-1蛋白的表达;心肌缺血再灌注1h,心肌组织中NF-кBp65的表达至高峰,ICAM-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心肌缺血再灌注2h,心肌组织中NF-кBp65的表达下降,ICAM-1蛋白的表达至高峰;心肌缺血再灌注4h,心肌组织中NF-кBp65和ICAM-1蛋白的表达均逐渐下降。结论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组织中有NF-кBp65和ICAM-1的表达,并随时间呈一定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包液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在心脏性猝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法医学意义。方法应用白蛋白-钴离子结合法检测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组(36例)、急性心肌梗死组(6例)、心肌病组(4例)、对照组(15例)死者的心包液中IMA水平,比较各组之间IMA水平的差异。通过ROC曲线获得最佳IMA水平的截断值以及区分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和对照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组心包液中IM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肌病组心包液中IM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得出识别急性心肌缺血的IMA的截断值为40.65 U/m L,其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80.5%。结论心包液中IMA有望作为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参考指标,为心脏性猝死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中介素(intermedin,IMD)预处理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后作用机制的研究,为法医病理学研究心脏性猝死机制提供思路. 方法 大鼠H9c2心肌培养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IMD预处理组.采用MTT比色法、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内部超微结构存在损伤,而IMD预处理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减轻缺氧对心肌细胞结构的损伤.缺氧组细胞[Ca2+]i(荧光强度)和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IMD预处理降低了缺氧对细胞[Ca2+]i(荧光强度)和凋亡率的影响(P<0.05). 结论 IMD能提高缺氧心肌细胞存活率、减轻缺氧引起的细胞内钙超载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可以揭示心肌细胞缺氧保护作用的机制,为心脏性猝死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肌Fas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侨  李永宏  朱献  吴茂旺  胡升明 《法医学杂志》2008,24(6):414-416,I000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earditis,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VMC、DCM和对照组(各20例)心肌Fas蛋白的表达,并对其阳性反应结果进行Ridi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MC和DCM组Fas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升高,经Ridit检验,3组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5);进一步采用两两比较Ridit检验,对照组和其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VMC和DC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C和DCM心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VMC和DCM的发病都有细胞凋亡的参与:凋亡可能是VMC引起心肌损伤及演变为心肌病的一个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及其受体CC类趋化蛋白受体2(CC chemokine receptor-2,CCR-2)在冠心病猝死(sudden coronary death,SCD)和非SC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差异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CP-1和CCR-2在SCD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非SCD)、对照组(冠状动脉正常)的差异表达。结果 MCP-1在三组间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是78%、47%、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2在三组间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是72%、47%、0%,在SCD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SCD组与对照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MCP-1及其受体CCR-2的表达增加与SC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NF-kB的检测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核因子-kB(NF-kB)在心肌组织内的变化,探讨其在心肌早期缺血死后诊断中的法医学意义。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缺血0.5h,1h,2h,4h,8h共6组,每组5只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S-P法),观察不同时间缺血心肌中NF-kB阳性着色,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鼠心肌缺血30m in,心肌细胞核出现散在NF-kB阳性染色;缺血60m in,心肌阳性染色细胞核增多;4h达高峰;8h组开始下降;免疫组化染色定量检则的阳性单位:缺血2h、4h、8h分别为20.042±1.084、22.028±3.452和20.524±1.595;正常对照组未见核阳性反应。结论大鼠心肌缺血8h内,心肌细胞核NF-kB阳性染色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对早期急性心肌缺血的死后诊断具有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结扎家免左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区的模型,探讨梗死区心肌中K~+/Na~+、Mg~(2+)/Ca/~(2+)、Zn~(2+)/Cu~(2+)比值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间的规律。结果提示:(1)K~+/Na~+、Mg~(2+)/Ca/~(2+)比值随心肌缺血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K~+/Na~+比值在60min、120min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Zn~(2+)/Cu~(2+)比值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随缺血时间延长,Zn~(2+)/Cu~(2+)比值呈下降趋势,120min组比15min、30min、60min组降低约1/2(PC<0.01)。测定心肌梗死区K~+/Na~+、Mg~(2+)/Ca/~(2+)比值可以作为显示和判定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早期心肌缺血关的RNA分子,为相火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0只SD雄性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1h,制作心肌缺血模型。以缺m心肌的RNA分了为实验组,以非缺血区Ⅸ的RNA分子为对照组,朋Chmtech公司抑制消减杂交试剂盒进行杂交。经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测序斤经过斑点杂交确认,构建早期大鼠心肌缺血后抑制消减杂交文库,所得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比对。结果筛选到10个阳性克隆和11个未知基因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sequencetag,EST),按照功能分类,包括代谢相关的酶类基侧,核糖体和翻译相关的基斟,心肌重塑相芙的基旧等,其叶1组织蛋白酶LI,basi面n等基因等是首次报道与早期心肌缺血相芙。结论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的差别表达基因可为早期心肌缺血提供新的目标分子。  相似文献   

18.
Gao SH  Liu C  Tan QF  Huang FJ 《法医学杂志》2008,24(3):175-177,241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蛋白在心肌早期缺血死后诊断中的法医学价值。方法将收集的案例心肌蜡块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早期心肌缺血组、心肌梗死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观察猝死心肌内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对其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早期心肌缺血组和心肌梗死组心肌细胞质以及细胞核染色阳性,且早期心肌缺血组与心肌梗死组表达强度相近,说明早期心肌缺血组在胶原网结构方面已经发生与心肌梗死相同的改变。结论Ⅰ型胶原可以作为早期心肌缺血的一个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