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友令 《世纪桥》2009,(23):113-114
德育在新时期面临着新挑战,笔者认为德育应实现从传统的封闭德育向开放德育转变。开放式德育模式的构建是时代的需要,其具有互动性、生活性等特点,要从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  相似文献   

2.
李友令 《世纪桥》2009,(21):113-114
德育在新时期面临着新挑战,笔者认为德育应实现从传统的封闭德育向开放德育转变。开放式德育模式的构建是时代的需要,其具有互动性、生活性等特点,要从德育目标、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管理等方面着手构建。  相似文献   

3.
刘伟 《新湘评论》2003,(9):38-38
现代德育创新,最关键的是要实现现代德育课程“五个统一”。  相似文献   

4.
要科学高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就必须在认识、把握德育过程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优化德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志性德育论     
从先民的神性德育到近代以降的知性德育,德育迭"代"赋形。志性德育的提出作为对知性德育"接着说"的一种表现,并不以建构志性德育理论体系为旨归,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问题意识的产物,其直指信仰这一鹄的,借由对志性德育的问题背景、意涵探讨、可能表现,期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既面向本体世界又面向生活世界的双重思考。  相似文献   

6.
从先民的神性德育到近代以降的知性德育,德育迭"代"赋形。志性德育的提出作为对知性德育"接着说"的一种表现,并不以建构志性德育理论体系为旨归,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问题意识的产物,其直指信仰这一鹄的,借由对志性德育的问题背景、意涵探讨、可能表现,期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既面向本体世界又面向生活世界的双重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关学的视野反观道德教育,从德育的视野体悟关学,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知性德育要跨越其困境,实现改革效果明朗化,必须进行美学取向的实践。德育与美育同构的过程主要体现为道德内化过程,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德育与美育的共同价值指向是善,美育给予德育的最根本的东西是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德育在高职每门课程教学中都占有首要的地位,在家中、在工厂、在学校,社会各行各业均要强调德育,但教师如何才能把德育渗透到课堂中呢?  相似文献   

9.
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校企双方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构成了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特殊性。企业导师作为企业德育资源的传承者和挖掘者,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积极发掘和整合校企合作的各种资源,发挥企业导师的德育优势。  相似文献   

10.
如今,青少年学生各类问题不断出现,暴力犯罪案例也不时见诸新闻媒体,德育面临严重的挑战。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度以来,德育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迷失了方向,失去了重心。立德树人是中小学重要的教育任务,抓好学校德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作为承担培育人才重任的学校要在德育大舞台上充当主角,找回迷惘的德育。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其缺乏实效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德育低效的原因很多,其中忽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在德育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即忽视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存在,是根本性的原因。因此,要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关注生命,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闲暇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闲暇德育是德育教育的特殊模式和方式,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施使个体对德性体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然而,在实然层面的大学生,闲暇生活状态却走向了“闲暇”悖论,主要体现在:大学生闲暇生活走向两个极端,指导闲暇德育的伦理层次也出现混乱,大大降低了大学生闲暇德育的实效性。从现实层面对问题的回应要注重闲暇德育的三个重要范畴:需求范畴、体验范畴和德性范畴,这是大学生闲暇德育的现实逻辑和出路。  相似文献   

13.
生成性德育是人本理念在学校德育中的具体延伸与体现。它强调人的主体能动作用,以激活人的内因为突破口,实现对人的德育教化。湖北省松滋市万家中学在“用生成性德育打造和谐校园”德育工作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一、观念上要创新 德育创新,首先表现在观念上: ①要敢于肯定个人的正当欲望。德育只有成为发展个性、满足个人正当需求的保护助推器和催化剂,才能获得新的生机。②要维护满足个人两个基本需要的平衡。在当今社会,要人们完全牺牲物质利益和享受,去安贫乐道,追求道德的崇高,对不少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德育应把肯定人的两个需要作为前提,引导受教育者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能成为富有者。  相似文献   

15.
一、确定三维目标,把握德育的广度 高中课改三维课程目标的提出,明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把学生的发展摆在教学的核心位置。在一节课里能解决哪些德育问题。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多少个德育点,这需要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根据学科内容进行预测和确定,然后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要做到德育融入学科教学,要求我们具有较高的教育预见能力,才能科学把握学科德育的广度:只有对德育对象、内容、影响因素和效果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准确的估计,才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保证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6.
要想真正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就要让德育教育向各门学科渗透,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方面,这样.德育魅力才能光芒四射。就像把盐放进汤里才能体味出汤的美味一样,我们必须把德育的“盐”放进心灵的“汤”里。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重视德育。因为在体育的教学中行为动作多,而且语言表达也不同于其他课程,那么更要求体育课注重德育的教育。那么德育在体育课中怎样对学生进行传播呢?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价值生命实现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生活,为了建构人生的生活方式,为了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生活德育旨在生命不息的时空中,塑造学生的心灵,促其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创新。生活德育既是一种德育理念,它倡导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关注儿童完满的现实生活的同时,为儿童建构可能生活打下良好的德性基础。同时,生活德育也是一种德育的途径和操作模式,即在儿童生活中育德,为了儿童的生活而育德,把德育作为儿童生活的本身需要,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长期工作。对任何学校来说,要扎扎实实地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地奉行一个僵化的德育模式是不现实的,必须走出校门,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们的成功经验。但我们发现不少学校在移植非本地德育经验时,缺乏系统全面的思考,来者不拒,生搬硬套,盲目接受,造成了德育工作的实效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在德育认知上,对德育新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时代性及地域性的认识;在德育实施中,对本地、本校德育资源认识和开发利用不到位,学校德育工作简单化、程式化。  相似文献   

20.
德育一贯以来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教授金开诚博导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规律之一就是德智兼修.即德育和智育必须要一块儿修,一块儿提高。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所长王殿卿教授指出,没有德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德育的本质是由学校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每一类教育都是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肩负着育人的特定功能。正是各类教育在本质上的不同质的规定性,决定着德育也应各具特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