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民族地区的重要力量,是党和国家与民族地区联系的重要纽带。他们的意识形态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团结、地区稳定和国家统一。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两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被赋予了“意识形态课”的重任,因此,加强“两课”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马亚平 《党史文苑》2012,(16):74-75
加强和改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与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宏观背景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就成了高校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新形势下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大局观,更重要的是切实做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宣传工作,保障各项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刘晓东  田超 《世纪桥》2014,(4):37-38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浅析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刍析了在新媒体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政治力量。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重大。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优势,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与全面成长成才,关系到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是当前大学生教育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学术界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所面对的机遇、挑战以及教育路径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存在着概念界定模糊、重复性研究较多、理论深度挖掘不够、研究方法单一等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安全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新形势下国家政治安全教育的重要课题;强化民族地区研究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1所高校研究生进行调查,把握当前民族地区研究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分析当前民族地区研究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民族地区研究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处西部边陲,是多民族、多元文化汇聚之地,与周边八个国家接壤,关系十分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境内外"三股势力"一直把新疆作为"西化""分化"的重要阵地,不断对新疆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尤其把新疆高校作为突破口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反动思想渗透,因此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增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强化法治观念、加强自律意识培养、创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内容,整合高校各方合力等,并以此建立健全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对于提高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不断侵蚀我国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使我国文化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国家希望和民族的未来的大学生是受"西化"的最大群体,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各民族的精英,对民族群众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具有强烈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维护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并借助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示范效应,引导本民族群众正确树立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契合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可以有效消除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之感,从而更好促使其成长成才。但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缺失、西方柔性意识形态渗透的消极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殊和复杂性等,给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带来一定的困境和挑战。通过构建多场域融合发展的生活化教育体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抵御西方柔性意识形态渗透、优化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规律契合的教育生态等技术路径,可以破解实践难题,实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国家认同教育,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与祖国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品格,对于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在生活方式上与汉族大学生有许多不同,其诸多因素都将关系到我国培养各少数民族人才的发展方向。文章就内地各主要区域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针对当前内地高校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培养提出建议与对策,这对加强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关系到党的形象,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问题。为此,必须从内容、方式方法、作用引领与辐射等方面,来增强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适当融入当地人民的革命斗争史,通过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色来增强教学效果,以期达到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全面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实践之中须本着"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原则来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及综合能力。在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民族观的同时,还应增强其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区,能否正确处理西部民族关系,关系到国家稳定和西部社会的和谐。民族法制是调整民族关系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总称。加强与完善民族法制,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与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大原则。立法的侧重点要放在完善新形势下民族地区的社区法制建设,加强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社会保障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王继辉 《党史博采》2006,(12):86-87
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的艺术教育主要表现在"两课"教学观念、"两课"教学内容、"两课"教育过程、"两课"教学方法中包含艺术教育的内涵.挖掘艺术教育的内容,对于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恩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约2000万, 他们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指出: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相似文献   

20.
全面了解和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环节。本文编制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调查问卷,采用横断面大样本随机抽样,对12所高校293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获得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初步资料。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