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愈演愈烈的考试作弊行为严重扰乱了考试的稳定运行,破坏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和国民对于国家考试制度的合理预期,诚实信用原则和社会风气受到了严重挫伤。鉴于其法益侵害的严重性,有必要动用刑法进行适时介入和适当干预。故而《刑法修正案(九)》设置单独的罪名对"组织考生作弊"、"替考"等频发的严重作弊行为予以规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法律的生命在于适用,要想真正实现既定的目标,切实有效地解决作弊行为泛滥的现状,还需要依赖于司法实践中对规则的合理解释和有效适用。  相似文献   

2.
尽管国家教委多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制止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尽管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种考试纪律和监考守则,但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始终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考试作弊作为学  相似文献   

3.
10月15、16日两天,全国统一举行的成人高考,再掀风起云涌的作弊狂潮。国家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在震惊的同时,也在暗暗下定决心:清洗成考环境,惩治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4.
动作     
《中国人大》2012,(8):5-5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修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决定》。与2004年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相比,本次修订共涉及15处内容。其中,首次将加分资格造假认定为作弊行为,并将团伙作弊纳入处罚范畴、根据作弊手段的新变化作出修订。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高科技作弊问题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判断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法对大学生高科技作弊问题进行了质性研究.研究发现:1.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作弊的大学生亚文化群体有着相对清晰的区隔标识;2.大型考试中的高科技作弊突破了行为、道德失范的界限,引发更为强烈的机会不公感;3.内嵌于大学生群体之中因利益、关系和人情而纠结在一起的公开而隐秘的关系网络以其相当程度的参与、理解和纵容,在有意无意中为大学生高科技作弊完成了最后的助跑.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4,(4):57-59
作弊,这一不讲诚信的行为,其手段已不仅是偷看、夹带和抄袭.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考场内外配合作弊的情况时有发生。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针对新形势制定了相关的违规处理条款,并加大了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7.
考场作弊是一种违反学校纪律的欺骗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一种不良品德、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形式。笔者通过与作弊学生交心,了解其学习动机、学习环境,探寻其内心真实思想,初步分析得出,作弊学生心理有如下几个方面:1.学习成绩差,但又惧怕被归为差生之列。一些学生因平时学习不用功,学习方法不当或因智力欠缺,学习成绩较差,每当考试来临之际,他们便会产生恐惧心理,担心因考试不及格被归为差生之列。为避免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或留级,便产生作弊动机。2.独立完成作业能力差,自信心欠缺,导致作弊动机的产生。有些学生学…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表现及特点◎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成因◎大学生作弊应对策略我们从流行于大学校园的关于考试作弊的顺口溜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待考试作弊的心态。诸如“考试不作弊的是傻蛋,作弊被逮住的是笨蛋,作弊逮不住的是精蛋”;“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  相似文献   

9.
正"史上最严"高考来了!今年高考之所以定义为史上最严,就在于这是"刑九"施行后的首次高考。去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作弊入刑。简言之,替考、作弊、协助作弊等行为一旦被发现,当事人就面临被刑法制裁的风险,轻则拘役,重则入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众所周知,多年来不少地方出现过高考舞弊事件,比如吉林松原、广东电白、湖南嘉禾、河南濮阳、甘肃天水、河南开封等地均是如此。以2004年的濮阳舞弊  相似文献   

10.
设置“三种考场” 培养优良考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章记 《公安教育》2007,(2):52-53,56
<正>考试作弊古而有之。从隋朝建立封建科举考试制度以来,考试作弊现象就屡禁不止,且手段不断花样翻新,严重影响科举文官选拔制度的威信,败坏了社会风气。为遏制考试作弊现象,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和教育家从“道德倡导”和“制度惩处”两个方面提出过许多对付考试作弊策略,但考试作弊还是  相似文献   

11.
《上海机关动态》2009,(12):14-15
集贸市场的计量准确与否事关百姓利益,涉及千家万户。由于集贸市场数量众多.场内的摊贩大多是个体经营户,法制意识不强,市场主办方管理缺失,政府部门人手不足,监管难度大,计量作弊违法一时难以杜绝,老百姓不满意。市质量技监局以服务群众保民生为己任,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通过多项举措,打击集贸市场计量作弊行为,确保计量秤准量足,建立集贸市场监管长效机制,维护公平交易,维护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规模不断扩大,全国每年约考试录用10万余名公务员。有近500万人参加考试。报考对象从以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扩大到社会各类人员,随着报考人员身份的日益复杂,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日趋频繁.考试的环境日趋复杂,违纪违规行为特别是有组织的作弊行为日趋增多。2006年至今,相关部门共发现了1605例违纪违规行为。其中,2009年中央机关招考即发现了935例。  相似文献   

13.
探索标准化考场条件下的考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光 《前沿》2012,(7):136-139
标准化考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考场管理模式,它的诞生,既是高科技在考试领域的应用,又是考试管理面对疯狂舞弊的一种积极的选择。科考制度建立后,考试成绩和考生的切身利益挂钩了,考场舞弊现象也就产生了,并随着考试与功名利禄的紧密结合而恶性发展。群体作弊、有组织的作弊、利用高科技作弊呈现蔓延的趋势,越来越难以防范。怎样防范考生作弊,尤其是有组织的团体作弊、利用高科技作弊,成为现代考试管理者研究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考试作弊"被披上了"青春叛逆"的正义的外衣,甚至成为了一种荒诞的"英雄主义"行为。这种"青春心理"的"普适化"蔓延,作为一种文化潜流,其实质却是反道德反法律和反文明的。  相似文献   

15.
论涉外民事案件当事人法律规避行为的效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涉外民事案件当事人法律规避行为的效力问题□郭丽红涉外民事领域里的法律规避,是指当事人人为地变更冲突规范所规定的连接因素,以避开本应适用的准据法,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行为。有些学者又称这种行为是“诈欺规避”、“窃法作弊”或“钻法律的空子...  相似文献   

16.
印晓慧  陈敏 《传承》2012,(4):50-51
考试是高校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考试作弊的出现对考试的公平性及真实性构成极大挑战,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的培养。通过对影响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进行梳理,提出预防和减少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胡章记 《公安教育》2010,(2):70-73,F0004
考试作弊由来已久,屡禁不止,且手段不断花样翻新,近年来又出现了用高科技手段作弊,政府官员、老师、家长、学生联合作弊等现象,考试作弊已成为教育界的“顽症”,它严重践踏了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影响了学校教育功能的正常发挥,妨碍了良好学风、考风和校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考试作弊新动向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作弊方式方法的探究,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生作弊的动态特点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考场作弊,自古有之.而在我国当今社会,考试舞弊却有愈演愈烈之势,考试舞弊的泛滥不仅严重冲击和危害国家考试秩序和人才选拔制度,更是对社会公信力以及公平、正义理念的破坏和亵渎.考试舞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理应规制.实践中应将帮助舞弊行为纳入到刑法的处罚范围.帮助考试舞弊的行为本质是帮助行为,其对法律的侵害程度超过了考试舞弊的实行行为.虽然我国无规制考试舞弊的违法规范存在,但刑法可通过立法技术设置惩处帮助他人考试舞弊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新语     
《小康》2013,(9):22
防作弊帽防作弊帽,是泰国农业大学的最新发明,这个发明诞生的原因有些无奈——是因为考场太小的缘故。原来,最初是聪明绝顶的泰国学生发明了这款帽子,学校看了觉得用来防止作弊还不错,于是征求学生的意见,最后达成一致。从此以后,每次遇到考试,学生们就要戴上这顶帽子,有效地防止了作弊。制作方法:首先学生在头上戴个头饰带,两侧分别别一张纸,然后再将两张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