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通过对广州市中学生的抽样调查,了解目前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状况。调查发现,目前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大多数还是比较融洽的,家庭氛围也较为良好,但父母在教育子女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父母教育子女的理念和方法都要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2.
德国《基本法》确立了国家机构对父母责任的监督义务,以维护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德国家庭法院在青少年局的协助下监督父母照顾权的行使并采取干预措施,对父母代理权和离婚后的照顾权分配可以主动干预。当未成年子女在身体上、精神上或心灵上的最大利益受到危害,或者财产利益受到危害时,德国家庭法院应根据《民法典》第1666条采取干预措施。干预措施不仅对父母有约束力,也对第三人发生效力。青少年局可以直接提出诉讼,要求法院采取干预措施排除对子女最佳利益的侵害,还可以不经法院直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代际传递视角出发,运用地位获得模型与家庭系统理论,采用序次logit模型,对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与子女的互动、父母对子女的法律教育都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有显著影响。父母与子女的互动越多,未成年人法律意识越强。父母对未成年人进行的法律教育越多,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越强。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中只有父母的教育程度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律意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们夫妻二人生有一子,今年24岁,在某工厂上班。今年儿子要结婚,非要我们负担结婚费用一万元不可。我们夫妻皆在同一商场上班,工资不高,一时无法凑足一万元,儿子就与我纠缠,以致影响我们夫妻感情。请问:法律上规定父母对子女应承担哪些义务?是否必须负担子女的结婚费用?读者:单惠珍单惠珍同志:我国《婚姻法》第十五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双方均不得虐待或遗弃。”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即是说,做父母的要为子女的生活、学习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父母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  相似文献   

5.
城市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性教育知识和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北京、上海和西安三个城市的841位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性知识水平和对性及对青少年性教育的态度。调查发现,大多数父母具备一定的性生殖、艾滋病和性保健及性行为等方面的知识;对性持较为开放的观念;对在家庭和学校开展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持肯定态度。调查还发现,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性知识水平越高;父母性知识水平越高,对性及对青少年性教育的态度也越积极。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所,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道强有力的防线,也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因此,家庭对教育子女上的特殊功能是任何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预防青少年犯罪,要从父母自身做起,从家庭教育做起。  相似文献   

7.
近来,在华人社会的香港出现了一些忤逆父母的案例,即未成年子女对父母非但不孝而且施以暴力。作为一种违背人类伦理的社会现象,目前东、西方社会尚鲜见关于此的学术研究。通过对该领域内已有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可以总结出未成年子女对父母的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但是这其中大部分研究多为基于统计数据对青少年忤逆这一社会问题的描述性讨论。为此,本文另辟蹊径,通过结构视角去理解子女对父母的暴力,及其家庭治疗作为干预手段的潜在优势,并辅以一个真实的临床个案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对此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德国《基本法》确立了国家机构对父母责任的监督义务,以维护未成年子女的最大利益。德国家庭法院在青少年局的协助下监督父母照顾权的行使并采取干预措施,对父母代理权和离婚后的照顾权分配可以主动干预。当未成年子女在身体上、精神上或心灵上的最大利益受到危害,或者财产利益受到危害时,德国家庭法院应根据《民法典》第1666条采取干预措施。干预措施不仅对父母有约束力,也对第三人发生效力。青少年局可以直接提出诉讼,要求法院采取干预措施排除对子女最佳利益的侵害,还可以不经法院直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过往针对青少年和手机的研究,较多关注病理性的成瘾行为,而对更常见的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后果探索有限,少有量化研究大规模考察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睡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2298份全国青少年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数据,考察我国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和依赖情况,以及对睡眠、记忆的风险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的手机依赖程度较轻,但也对睡眠和记忆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风险因素;男生比女生、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易依赖手机,女生比男生睡前使用手机更多;手机使用与手机效能是影响手机依赖的因素;减少睡前手机接触,能降低手机依赖对青少年睡眠和记忆的负面风险。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手机对青少年睡眠的影响,为青少年发展和媒介使用评估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日本目前尚未统一规定“青年”的定义。在法规上,犯罪青少年是指十四至廿岁)的男女,在签契约方面,廿岁就具有成人的法律效力,但到廿五岁才有选民资格。日本的青年政策主要旨在保障青年求学和就业的机会,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鼓励青少年参与、启发对国家的关心,防止青少年犯罪。此外,日本十分强调青年家庭生活教育,除了教将要结婚的青年学习如何做父母外,还为父母设计了课程,使他们懂得如何教育子女。  相似文献   

11.
卢伟 《学习与实践》2008,(10):162-168
近年来,城市青少年心理压力普遍加大,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家庭经济的贫困给处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匮乏,其精神上的压力更令人堪忧。文章通过对武汉市七所中学258名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表明:武汉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总体高于全国常模;武汉城区普通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差异;同为弱势群体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高中阶段学生;普通中学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需要受到关注。生活压力、同伴关系和父母教育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给予弱势群体青少年心灵关怀比物质援助更重要。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调查数据,本文对"随迁子女是否会因为迁移而面临更高的失学风险"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农村儿童、城市儿童的失学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流动状况和父母迁移模式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获得,并存在交互效应。一方面迁移本身会降低随迁子女的教育获得机会,随迁子女的失学概率会比非随迁子女显著更高;另一方面父母迁移模式也会影响教育获得,如果随迁子女与父母或者母亲一起外出,那么其在上学的概率与其他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如果是随父亲一起外出,那么其在上学的概率就会显著降低。这意味着迁移本身会降低随迁子女的教育获得机会,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随迁子女的学籍动态追踪,避免学龄儿童因迁移而失学。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日青少年生活状况比较张家勇/《青年探索》2000年第6期提要:文章从与家人的交往、课余时间(玩)、学生的烦恼和担忧、自我期望四个方面,对中日青少年生活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中日青少年在自我评价、对健康的关注、集体意识、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遇到困难时中日青少年都愿和父母商量,但与祖辈的交流都不多;两国青少年的烦恼、担忧都集中在学习上。比较还显示,中日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外来亲族网群体及青年在群体中的作用张胜康/《青年探索》2000年第6期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与家人的交往、课余时候(玩)、学生的烦恼和担忧、自我期望四个方面,对中日青少年生活基本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中日青少年在自我评价、对健康的关注、集体意识、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遇到困难时中日青少年都愿和父母商量,但与祖辈的交流都不多,两国青少年的烦恼、担忧都集中在学习上。比较还显示,中日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以及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前澳门博彩业发展迅速,导致不少服务行业的职位需要轮值工作,这就导致了家庭中父母之中一人或者两人都需要轮值。由此引发我们去探讨澳门青少年偏差行为与父母轮值工作模式以及管教模式之间的关系。根据探讨的结果我们建议政府为母职设立津贴,增加托儿服务、增设日夜间青少年服务中心等。当然,父母也要增进与子女的沟通,尤其是父亲要更多地参与管教子女。  相似文献   

16.
关颖 《青年探索》2013,(2):67-71
“90后”不尽如人意的性格特征和社会适应障碍令人们忧心忡忡,他们与父辈的矛盾冲突也在不断强化。如果站在“90后”的立场上来审视这些现象发现,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并不亚于父辈。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不能不承认的现实是,在生存环境巨变的社会背景下,父母的教育素质即与子女互动中体现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等方面的缺陷是最基础、影响最深刻的因素。而在我国国民教育中,作为子女教育者的父母素质的提升又是被忽视的“短板”。将亲职教育纳入国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父母进行自我教育,与子女共同成长,是反思“90后”问题的重要启示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社会行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家庭结构完整性与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14学年以及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为基础,基于OL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生活在结构缺失家庭中的农村青少年相比,结构完整家庭中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发生率显著较低;家庭结构通过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两条亲子关系路径来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状况;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父母监督以及父母对子女的信心等亲子互动显著正相关,而与家庭经济状况并无显著相关。这一结果揭示了亲子互动的重要意义,从微观的为人父母层面和宏观的公共政策层面都对预防和减少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芸 《人权》2002,(3):12-1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但是,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农村孩子,过去在城里上学却是一件难事。这是一种不平等,是对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一种剥夺。 今天,坚冰终于被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开了,民工的子女可以在城里上学了,武汉市的一些公办学校还取消借读费,向民工子女敞开了大门。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其意义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19.
亲权是从罗马法中家父权发展出来的制度,我国的监护制度吸收了罗马法上的亲权制度。我国亲权和监护制度分别由不同法律规定的立法体系,既造成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还造成两种制度规范的混同与重复。通过设立亲权制度,可以使父母子女关系规定避免过于简单。将亲权和监护权分开设计,有利于明确父母对子女的权利义务,对父母滥用权利进行约束,从而更好地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应建立和完善我国的亲权制度,从法律制度上把亲权和监护分开。  相似文献   

20.
对80名10-14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上海本地121名同龄青少年的家庭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新移民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显著低于上海市本地家庭,家庭收入低、父母受教育水平低等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影响到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成就期望与情感关注;(2)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学历期望、成就鼓励、情感理解等显著低于本地家庭,对子女的控制显著高于本地家庭,"低期望"、"高控制"、"少情感理解"等养育方式不利于子女的健康发展;(3)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显著弱于本地家庭,新移民的道德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