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旅游偷渡犯罪作为偷渡犯罪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具有流动性、季节性、隐蔽性等特点。影响旅游偷渡犯罪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和劳动力因素、地理位置及民族因素、安全考虑和成本因素、法律、法规处罚力度。当前对旅游偷渡犯罪的控制机制只能是以事前预防为主,预防主体有旅行社、领事馆和公安边防检查部门。要彻底消除此类犯罪现象,应当:完善和加强立法;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打击旅游偷渡行为;建立游客信用体系,优化安检力量配置;行业治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证据是指证明案件的一切真实情况,是查处贿赂职务犯罪案件的成案的关键。本文根据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从办案人员在办案中怎样发现有罪证据、收集贿赂案件证据材料的主要方法,从而采取对策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必要的固定,做到证据确凿,防止犯罪嫌疑人翻供、串供,防止错案的发生,保证案件质量,有力打击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3.
《人民公安》2014,(15):25-25
<正>公安边防部队作为国家部署在边境沿海地区的一支武装执法力量,既是人民警察的一个警种,又是一支按照部队条令条例要求管理和建设的现役部队。担负着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沿边地区安全稳定的职责。依照党和国家边防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执行部分国(边)界武装巡逻、口岸边防检查,边境地区治安管理,防范打击潜入潜出,打击偷渡、走私、贩枪、贩毒及其他跨境犯罪,开展边境涉外、边防合作和处理边界事务等任务。边境管理、边防检查、国际执法合作、参与联  相似文献   

4.
当前利用互联网犯罪活动日益严重,而证据收集的难度大,打击处理不力。本文在对利用互联网犯罪中电子证据的特点和证明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收集、固定、转化利用互联网犯罪证据提出了一些方法,供一线刑事执法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增加,网络正逐渐成为毒品交流、交易、流通的集散地。面对日益严峻的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形势,公安禁毒部门普遍存在案件发现难、证据收集难、落地侦查难、区域协作难等问题。对此,相关部门需切实转变作战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指导禁毒情报工作,提高情报获取、收集、分析、研判能力,加强证据认定,增强联合协作,以期及时、准确地预防和打击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6.
偷渡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出入境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犯罪问题,文章分析了偷渡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偷渡犯罪的特点,提出了打击偷渡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前,网络诈骗犯罪呈高发态势,大要案件频发,公安机关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然而,单次低额度的小额网络诈骗却常常被人忽视,受害人不报案,警方不重视,导致该类犯罪成为多发性顽疾。公安侦查机关打击小额网络诈骗犯罪,要注意利用公安内网和互联网串并案件,积极开展落地侦查,综合研判通信信息,追踪资金流向,固定电子证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公安边防战斗突然、政策性强、行动受限等原因,各类违法分子经常利用夜暗条件,进行藏匿、逃窜甚至武力对抗,给公安边防部门有效地实施及时、正确、合理的战斗指挥和实施搜索、观察、机动和接近攻击目标带来了很大困难,对执法作战人员的安全也构成威胁。本文旨在通过对公安边防执法战斗的类型、夜暗条件对公安边防执法战斗的基本要求以及公安边防部门在夜暗条件下的执法战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面的探讨,以期对提高公安边防部队在夜暗条件下打击边境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案件现场发现提取手印、足迹这些传统痕迹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发现新的犯罪痕迹,进而固定为诉讼证据,成为技术人员的一项新任务。技术人员通过对案发现场工具痕迹和特殊痕迹分析应用,看到工具痕迹和特殊痕迹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证据与其他证据一样,都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近年来,计算机犯罪、网络侵权等现象越来越成为信息时代的普遍社会问题,计算机证据在这类案件的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对计算机证据的收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收集证据的概念和意义,司法机关收集计算机证据的权限,收集计算机证据面临的困难三个方面探讨了计算机证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严重社会问题。由于电子数据的不确定性、不易被发现、易消失性、易改动性等特点,造成在侦查过程中对电子数据证据提取的困难。文章依据《公安部电子物证检验大纲》(2005),并结合侦查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体会,对电子数据证据的提取原则与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两高三部联合发布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对非法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进行了具体的界定,也对排除非法证据问题规定了具体的操作规程。它不仅对侦查办案机关,特别是办理刑事案件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证据标准;更有力地遏制了冤假错案的产生,并对以往的某些办案规定及审讯理念产生了巨大的撞击。从现实意义而言,非法证据排除规定既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法制化、精细化的表现,也是维护与保障人权的一项社会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作为非法证据排除裁判主体的地位,但遗憾的是并未对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应适用何种程序予以规定,造成了检察机关空有非法证据排除权却难以运用的尴尬现状。本文将对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环节排除非法证据时应起的作用、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检察机关正确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0年5月30日,"两高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是我国刑事证据法法制建设上的重要成果。其中,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具有四点鲜明特色:单独立法,世界独创;言简意赅,遣词精当;明定倒置,举证转移;概念周全,分类排除。《两个规定》是在立法机关刑法室不重视刑诉法、证据法修改和完善的情况下,客观形势迫切需要"我的地盘我作主",由中央政法委牵头、"两高三部"制定的具有广泛适用效力的法律文件。《两个规定》的出台,是对立法机关负责人轻视、怠慢态度和行为的警示和抗议。  相似文献   

15.
“准走私”是指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 ,数额较大的 ;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 ,数额较大 ,没有合法证明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准走私”的规定 ,不仅有利于案件的侦破 ,而且有利于改变实际办案过程中过分强调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从而遏制刑讯逼供的违法办案现象。  相似文献   

16.
通关邮寄渠道走私的物品价值大、体积小;走私行为十分隐蔽,往往是见物不见人。侦查方法包括:沿着“由案到人”的侦查模式,认真检验邮件,及时并案,选定侦查范围,对重点场所进行布控;抓捕犯罪嫌疑人,制定讯问策略,搜查相关场所,做好笔迹、走私物品的鉴定工作;查明案情,沿着走私链搜集证据。  相似文献   

17.
2003年8月26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规定的办案公开原则是办理公安行政案件程序的核心,是公安行政执法的重要基石。实行办案公开原则,对于排除非法取证、防止和避免执法主体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行为人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有效保护人权和公民合法权益、克服执法腐败现象,提高办案质量和公安行政执法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公安院校队列训练,能够达到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气质、强化过硬的作风纪律、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树立高度的集体观念,有力促进公安院校的学生警务化管理,因而具有其它教育训练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与效应。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综合运用物证技术手段对一起看似离奇的交通事故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重现,并详细介绍了交通事故现场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