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与社会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鑫 《前沿》2008,(5):59-61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反映,它可以分为个体自我意识和群体自我意识。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分为个体自我评价和群体自我评价。社会舆论,是民众自我评价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群众的言论,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自我意识可以说是自我评价的基础,而自我评价对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个体自我评价是民众自我评价的基础,社会舆论是一种重要的民众评价活动,因此,自我评价对社会舆论同样有重要作用。人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当中,必然受到各种社会舆论的影响,因此,社会舆论对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用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来自建立在健全的自我意识基础上的完整的自我.青年期是人的自我意识由幼稚走向成熟,人的自我由浑沌走向升华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青年期个体"自我"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正确走向是由五个阶段衔接构成的连续过程,本文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康瑜 《传承》2012,(12):48-49,67
通过自我培养使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探索个体价值观自我培养的实现途径。具体从完善个体自我意识提升自我培养能力、实施富有成效的个体价值观自我教育、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促进个体自我培养等途径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4.
(一)自我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自我意识指的是人对于自己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检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等形式。自我意识与一般意识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意识总是通过“自我”对外界的反映体现出来的。但是,自我意识与作为“自我”的个体又是  相似文献   

5.
客观自我是主体对外部世界及主体自身的客观处境、客观存在、实践行为的反映 ,是对感性自我世界的认识。主观自我是主体对内部世界自身的意识与体验。意识既对自身自在地同时又自为地存在着 ,它自相主客 ,能把自身当作对象去理解和把握。意识的对象化或客体化表明意识向意识的展示或意识对意识的反思。同时 ,意识又对客观对象自为地也自在地存在着 ,它在能动与受动的交替中 ,把自己作为反映和改造外物及主体自身存在的精灵 ,同时亦接受客观世界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自我意识使侦察主体象了解外部世界一样了解自己成为可能,并使侦察个性心理各种成分趋于和谐状态.侦察主体的自我意识有三个特点,即:社会性、自反性、高度的自觉性.影响侦察主体自我意识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接受他人的观点、人际交往、自居作用.侦察主体自我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个性心理和行为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借助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自我意识指人对自己存在状况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意识到自己的特征、能意识到自己同别人的关系,还能给自己下达各种各样的指令、保持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行为举止等等,这一切都建立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个体自我意识的萌芽始于个体出生十个月左右对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分;然后,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逐渐从他人的评价中了解了自我;再以后才逐步进入主观化自我阶段,产生自我评价、自我观念、自尊、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我意识在人格形成和人格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全的标志之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全面…  相似文献   

8.
培养自我意识是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途径。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的桥梁。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同学们要特别关注和了解这一时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寻求合理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綦玉帅  夏东民 《前沿》2011,(10):47-49
只有主观价值评价标准与客观价值评价标准相符合,人民群众才能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正确的评价。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评价的客观标准主要体现为"四个是否",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否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否坚持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地位;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3-6岁学前儿童处在心理成长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心理上还不成熟,自我调试,自我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也处在萌芽状态,很容易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他人",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一些大学生中"失落感"有所蔓延,并引起人们愈来愈多地关注.本文试就大学生失落感产生的原因作一探析.1、自我意识分化,产生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反差,打破了大学生的心理平衡.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正是人的一生中自我意识高涨,开始探索和确立真正自我的时期.大学生较高的智力水平给他们的自我概念带来了复杂性.近年来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多样化趋向,又给这些涉世未深、学识尚浅的大学生确立自我选择参照系带来了困惑,促使其自我意识分化,出现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矛盾和对立.一方面,大学生较优越的自身素质及特定的生活环境,促使他们的自我意识急剧发展,他们把探索  相似文献   

12.
曾琰 《前沿》2013,(19):168-171
榜样是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具有价值引领的先进典型,并由各类社会群体评定而取得其外在合理性.在现实层面,自我评价则促进了个体学习榜样这一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一是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完成了榜样的确立,通过个体的内在需要和榜样外在先进性形成对照完成了评价标准的选择问题,并构建了指引自身发展的价值体系;二是自我评价中的榜样学习确立了主体的存在方式.因此,如何解决当下榜样文化建设的问题不能够、也不应该逃离自我评价研究视域.同时,榜样产生和个体学习榜样的过程是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忽视社会评价之于榜样学习的重要意义,也不能在个体学习榜样的过程中用社会评价取代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3.
自觉是意识内在矛盾发展的质变,扬弃自身的意识转变为自我意识,一个新圆圈的起点。自我觉醒的自我明白地自我实现:在与自身共现的精神空间中,自由地多重化"自我游戏",游戏的本质即自我与时—空的共源性。未觉意识和自我意识实现方式不同:未觉意识时刻置身于无间状态;自我意识时刻置身于有间状态——将自身实现的过程否定为可见的历史性空间。根据自我与时—空的共源性阐明《精神现象学》中的整体性转环据点之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4.
田耘 《理论月刊》2005,(11):157-158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缺陷、大学生内在心理需求和外在行为的主动性特征,以及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自我观的重要性,探讨了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我意识是指人们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对自己身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四肢活状态的 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在个体发展 中具有导向作用、动力作用、调控作用等。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交往活动 中,随着语文和思维的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自己我认识、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这四种心理成分为基本因素的自我意识体系。一、不识庐山真面目━━自我认识问题1、案例。李某,女,18岁,高中三年张学生。该生自幼表现很强的自尊心,不服输,学习 成绩…  相似文献   

16.
现今时兴“自传”的写作方式,但是在立“传”的时候,怎样客观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梁启超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确模式。本文从《清代学术概论》里梁启超关于自我思想的评论出发,结合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用详尽的事实来评述梁启超为自己立“传”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叫听到“精神病人”四个字,就敬而远之,更别提可能挥刀动粗的”武疯子”;很多人也不了解,一般特殊的公安民警,身着白大褂,在—个叫“安康医院”的地方,从事着鲜为人知的事业。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特别是近代以来心理学的发展,对于健康的理解一直在深入。二十一世纪的心理健康,要求一个人人格完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客观,智能良好,情感健全,意志坚强。这一切对于处在科技爆炸式地发展、世事急剧变迁、时刻承受巨大社会压力的现代人来讲,似乎是太难了。精神疾病,是指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下,大脑机能活…  相似文献   

18.
段慧兰  陈利华 《求索》2010,(11):122-124
道德自我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它以感性生命为存在前提,又包含意识与人格的综合统一,在总体上表现为身与心、天与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互融,并内含着时间中的绵延同一。作为生命的存在,道德自我具有个体性的规定,表现为身与心的统一;作为现实的存在,道德自我又具有社会性的规定。它所具有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规定,在社会历史的现实结构中进一步展开为自我之间、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自我在实践中以道德自律为存在方式,以道德人格为外在形态。就其特点来说,具有完整性、可塑性、自主性、实践性和自我同一性。此外,它与道德主体、自我意识、良心等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现象、历史现象与生命现象的文化,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正确评价文化,掌握文化内涵,挖掘文化软实力,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文化评价的真正标准,在于一种文化是否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推动历史进步与实现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否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凝聚力与全面发展的活力。辨清文化的优劣、先进与落后,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学员也是现代军校的重要责任。心理科学认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群体,其心理健康标准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军校学员应具备的健康心理素质应符合以下标准: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坚强;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强;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