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商即情绪智力商数,它表示情绪智力的水平。“情绪智力”指的是个体监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且识别运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也可以说情绪智力是通过对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识别、控制,在调节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具体说来,它包括:1.自我意识。是一个人既觉知自我的情绪,又意识到自我对此情绪的看法,是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这是情绪智力的基础。调控自我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它建立在自我觉知的基础上,是一种有效摆脱焦虑、沮丧、烦恼、悲伤等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侵袭和自我安慰的能力。这一…  相似文献   

2.
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与社会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鑫 《前沿》2008,(5):59-61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反映,它可以分为个体自我意识和群体自我意识。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它可以分为个体自我评价和群体自我评价。社会舆论,是民众自我评价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指群众的言论,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自我意识可以说是自我评价的基础,而自我评价对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个体自我评价是民众自我评价的基础,社会舆论是一种重要的民众评价活动,因此,自我评价对社会舆论同样有重要作用。人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当中,必然受到各种社会舆论的影响,因此,社会舆论对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自我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自我意识指的是人对于自己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检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等形式。自我意识与一般意识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意识总是通过“自我”对外界的反映体现出来的。但是,自我意识与作为“自我”的个体又是  相似文献   

4.
自我意识使侦察主体象了解外部世界一样了解自己成为可能,并使侦察个性心理各种成分趋于和谐状态.侦察主体的自我意识有三个特点,即:社会性、自反性、高度的自觉性.影响侦察主体自我意识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接受他人的观点、人际交往、自居作用.侦察主体自我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个性心理和行为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借助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备课卡片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几种表现 1.要求自我尊重。开始以自我的眼光观察社会、认识人生、学习知识、选择榜样,评价自己与他人,追求个性的丰富和完善,希望自己的才能、特长得到他人认可。2.渴望成才。他们迫切要求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进而升学深造或拥有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和文化领域的交流,自我意识也成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相当多的人把“尊重自我”当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个性、争取人格独立和尊严的口号,而把“实现自我”则看作是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真谛。但是,自我意识并不完全是西方的舶来品。关于个体对自身意义与他人或整个社会关系的认识,我国哲学家在很早以前就有过极为精到的见解。本文就试图探讨一下孔子这位影响中国和海外数千年的思想家是如何建构其自我意识的。  相似文献   

7.
自我意识是指人们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对自己身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四肢活状态的 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在个体发展 中具有导向作用、动力作用、调控作用等。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交往活动 中,随着语文和思维的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自己我认识、自我评价、 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这四种心理成分为基本因素的自我意识体系。一、不识庐山真面目━━自我认识问题1、案例。李某,女,18岁,高中三年张学生。该生自幼表现很强的自尊心,不服输,学习 成绩…  相似文献   

8.
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相对地讲,依附性减少,自主性增加,这就要求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客观地评价自我,严格地控制自我,积极地发展自我,以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第一,正确进行自我评价。人在生活实践中,如何对待他人和自己,主要依赖于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感觉、观察、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的,同时又是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基础,因此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最重要的是自我评价的标准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既有共同遵守的一致性标准,也有不同的集体所遵守的规范,还有针对特定领域的具体要求。对于领导者来讲,一个领导者的德与才,集中地反映在对人民的贡献上,只有按贡献大小来  相似文献   

9.
人用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来自建立在健全的自我意识基础上的完整的自我.青年期是人的自我意识由幼稚走向成熟,人的自我由浑沌走向升华的关键时期,笔者认为青年期个体"自我"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正确走向是由五个阶段衔接构成的连续过程,本文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逐渐弱化。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尊重的反映表现得极为迫切与敏感。首先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考虑工作、生活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党政机关干部作为上层建筑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超出一般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但进入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这一责任也受到了强自我意识的冲击。现实生活中党政机关干部表率作用不强,为民办事不积极,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来源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和哲学思想,是以情感为定向的道德教育理论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卡尔·罗杰斯,戈登·奥尔波特,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本主义教育家们一开始就提出了不同凡响的道德教育目标,认为道德教育乃至全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自我实现”,道德教育就是一个促使“自我”或“人格”形成的过程。这里的“自我”概念,指个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中所具有的特性(如经验、需要、情感、理想、理智和能力等),以及与他人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即个体对他自身特性及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理解。正是这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长发育和心理方面的逐渐成熟,对自我的关注就越来越强烈,使自我意识得到高度发展。当感到胜任愉快和受到别人敬重的时候,自己就会给予自己积极的评价,形成相应的态度体验。这种对个人值得尊重的程度和重要性所做的评价就是自尊。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于自尊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自尊包括四个方面:自我评价、自信心、成就感和理想自我。这其中的每一个方面又包括四个因素:身体和外表因素、能力和学习成绩因素、个人的品德因素和社会交往因素。就是说,个体依据于这些方面和因素来对自己进行评价和认知。我们在…  相似文献   

13.
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的研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当前新形势下学校德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个性发展,包括个体的自我意识、主体地位、个性心理品质及个性特长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主体的自我认识。一个人只有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才能调动起自身内在的教育激励机制,产生成就欲和自我教育的要求,才能意识到自己在集体、社会中的地位,从而努力按照社会、集体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相反,自我意识的混灭,主体地位的失落,会带来个性的扭曲、变态,形成自卑心理、依附心理及双重人格,表现为对周…  相似文献   

14.
一、“自我”概述所谓“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包括对自己的生理、心理、行为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个体内心世界的统治力量,是联系个体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惟一纽带。因此,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心理的自我比真实的自我更重要。二、认识“自我”中学生在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错误的肯定”或“错误的否定”。由于他们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因此往往目标超越现实,对自己期望过高却又达不到,为此自卑…  相似文献   

15.
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春芳 《前沿》2004,(3):76-78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和教育 (指他人教育 )相对应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 (群体 )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 ,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 ,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主体性、自控性、内向性、社会性、终身性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自我认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认同是指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中,通过与他人及社会进行能动互动,个体通过内在参照系统形成自我反思,使行为与思想逐渐形成并自觉发展成一致的状况,表现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现实性反思和生命价值的深层次追问.结构化理论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体建构和社会塑造互动的过程与产物,自我认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生产"过程,具有经验反思性、连续一致性与主观适宜性.自我认同能为个体的社会生活提供方向感和幸福感,从而实现个体的生活目标,为个体的社会认可提供实现条件,推动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总伴随着一个内在的"本我"边缘,它决定了先验自我意识具有"作为事实存在"的存在论结构,这种结构暗含着一种先验存在论的可能。这种可能被海德格尔和萨特敏锐地捕捉到了。海德格尔通过"此在"的意向性结构揭示了存在的时间性,揭示了此在具有"先验存在"的时间发生。萨特通过寻求胡塞尔面向世界、面向他人意向性的超越性,把胡塞尔的绝对自我意识改造成了一种对他人、对世界的焦虑意识,这种焦虑意识反过来说明了先验自我是有"孔洞"的失败意识。自我意识早已被"为他意识"所超越。总之,通过对胡塞尔先验自我意识中"本我"维度的存在论解读,可以更好地认识海德格尔和萨特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意识现象学如何发展为一种先验存在论的现象学。  相似文献   

18.
诚信缺失导致了失信者对受害者的否定、受害者对失信者的怨恨、第三者对社会的怀疑,后果是社会关系的日渐消解;试图避免他人知晓自我利益、阻碍他人获取合理利益、方便自我实现不当利益等错误的主体价值依据,决定了诚信缺失的主体自利任性本质;矫正诚信缺失,内因上需要培育认同他人的价值个体、外因上需要形成人人都是目的的文化氛围、保障上需要健全社会诚信的制度机制,实现人我利益的共同关切。  相似文献   

19.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大一的新生刚刚从“黑色七月”中冲杀出来,成为一名大学新生,面临着自我角色的改变,需要重新认识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的关系。但是由于每个大学生各自的心理期望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在大学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同等因素,在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这个大学生身份  相似文献   

20.
自主管理是指具有自主意识的个体或群体,对外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进行选择、吸收与内化,并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自我认知和评价、自我激励、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主动规划和控制自己的活动,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完善和调解自己的心理,从而实现行为效益的最大化以达成目标的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