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其基本精神就是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内在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列宁指出:“我们已经看到,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1937年,毛泽东同志为了从认识论和宇宙观的高度去分析和批判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写了著名的《实践论》这篇光辉著作,科学地解决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是对我国十四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谈话”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充满了务实、求是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统一。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如何根据本国  相似文献   

2.
刘娟  陈淑琼 《前沿》2012,(6):57-58
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的哲学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实践论》《矛盾论》从认识论和辩证法上为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中国化作了哲学的论证,是沟通欧洲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之间的理论桥梁。  相似文献   

3.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理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虽然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却并非照搬照抄,而是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紧密联系起来,再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最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用于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实践论》中结合中国实际所阐述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观点,一直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原则。《实践论》发表距今已经有75年的历史。这75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充分论证了《实践论》的正确性。如今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仅对于领会、贯彻十八大的重要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1987年7月23日,湖南省哲学学会召开了纪念《实践论》、《矛盾论》发表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就“两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两论”的科学价值、“两论”研究的发展方向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 一“两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关系 与会者认为: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产生于中华民族处于严重危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从理论上反对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危害,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仅  相似文献   

5.
1理论联系实际从1930年写《反对本本主义》,到1937年写《实践论》、《矛盾论》,到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同党内的教条主义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正是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经过延安整风,在全党,首先是在高级干部中间,形成了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概括起来,就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6.
实践观与干部工作张东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法宝,也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干部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实践论优劣、论升降、论奖惩、论得失、论效果,是搞好干部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环。在实践中发现和选拔干部。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活...  相似文献   

7.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8.
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要取得比较完全和正确的认识,都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逐步深化。这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正确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崭新而复杂的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正值此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发表80周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重温历史、重读经典,学哲学、用哲学,意义重大、非常必要。《实践论》主要解决的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问题,《矛盾论》主要解决的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问题。"两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中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路线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的思想 ,阐述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论 ,提出了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从理论维度看,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是由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的整体。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对当今时代主题、时代特征、时代潮流做了精准判断,并认为时代具有相对性、变化性和层次性。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观察和分析时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观察时代、把握时代的理论方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致力于通过实践活动引领时代潮流,促进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实践观,实践的观点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文章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一种崭新的马克思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了认识论中,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3.
耿秋兰 《传承》2009,(16):68-69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提供了哲学基础。我们要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途径,从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4.
周志刚 《群众》2007,(11):65-66
近年来,我们无锡供电公司大力倡导广大干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用辩证的思维认识事物,指导实践,分析矛盾,解决问题,提升管理能力。公司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靠全体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业绩。今年是毛泽东同志《矛盾论》和《实践论》发表70周年,回顾公司发展历程,我们深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是我们解决困难和问题、提升管理效能的思维之本、工作之本。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提供了哲学基础.我们要认真践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途径,从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6.
吕晓丹 《前沿》2007,1(3):3-5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始终,是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它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几个一脉相承的思想理论来体现和概括,那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7.
叶俊  赵俊良 《传承》2014,(8):28-29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基础,其理论原则指导我们踏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实现民族独立,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是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哲学概括,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邓小平同志的科技观指导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实践毛禹功博大精深的《邓小平文选》对于科学技术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技术观,成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大发展。邓小平同志的科技观对实...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黑格尔实践观中关于人类劳动的能动性思想、实践的中介性思想、实践高于理论的思想以及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的思想,都对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认识论的创立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成为“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0.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和立足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提出的实践概念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这就是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再到实践唯物主义,这几个发展阶段,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实践观的确立过程。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具有客观性、能动性、革命性、历史性、社会性的基本特征,正是实践所具有的这些基本特征,才使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有别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实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理论传承和实践创新,当今我们党全面深入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实践观的精髓实质,科学地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充分发挥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使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彰显出强大的当代中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