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我国立法多数决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现代民主立法程序的核心是“共同议决”。如果说,审议中的“合议”是通过表达、冲突、妥协和整合各种利益以体现民主合意的话,那么,在充分平等合议基础上的表决则将根据“多数决定”制度所作出的“共决”来实现民主合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政企分开”决不是“政企彻底分家”·林岗·“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实行这一原则,才能消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包揽企业经营管理造成的种种弊端,使企业取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独立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地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3.
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它是国家权力机关权威形象的真实体现。然而,我们看到在一些地方人大工作中,尤其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决定权的行使还缺乏主动性和真正的“多谋善断”。与这些地方形成鲜明对比,本期刊出的湖北省松滋县人大常委会运用决定权规范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一文,体现了该县人大常委会高屋建瓴,把握全县经济发展命脉的善断能力。他们的实践再一次说明,决定权贵在“决”,在于用法律赋予的职责和权力去行动,争取主动性,树立权威。 “所谓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权,就是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和范围,按照法定的程序,对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或决议,并用国家强制力保证贯彻实施的权力”(《现阶段的地方人大》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明确“权限和范围”是决定权行使的前提,“按照法定程序”是决定权行使的合法性要求,“对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或决议”这里就体现出一个具有主动性的“决”,“用国家强制力保证贯彻实施”是“决”后效应的保障。由此,从整个“决定权”的内涵来看,关键是如何把握“决”,科学地运用“决”,而不是被动地“定”。  相似文献   

4.
综观海外台独势力提出的所有理论,当为“台湾自决论”影响最大,曾以其为主导形成了一个系统,囊括了一系列台独论调。80年代以后“台湾自决”主张在岛内流行多年,喧嚣一阵。某些人士强调“台湾自决”原根在本岛,并非由海外移植回来,也许他们的理由是日据时期台湾抗日民族运动就提出“自决”主张,殊不知这一“自决”主张与光复后的“台湾自决”主张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二次大战结束后“台湾自决”主张最初出现于海外,并且是由某些帝国主义分子提出的,海外台独分子的“自决”主张几乎与之同步。至于岛内“自决”主张是自发的,或是移植姑且不予究评,但必须指出的是二者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对汉代司法中经义决狱产生的时间、原因、司法实践及其原则、历史评价等问题作了新的系统、深入的认识。文章认为,经义决狱的产生是在西汉前期,伴随着经学从边缘走向政治中心,为了促进儒学的政治化,经义决狱由此在汉代兴起。经义决狱受经学刑德观的支配和影响,并由此形成体系,对后世封建法律制度的制定,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稳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韩非子·五蠢》中“鲧禹决渎”一句,自古至今,未得确解。今不揣愚陋,试作索解如下。谬误不当处,尚祈海内外方家不吝赐教。 现今各种《韩非子》注本与选本,有的对此未作解说,有的将“鲧禹决渎”理解为“鲧和禹疏通河道”。他们还特别强调:“韩非把鲧列入‘圣人’之列,说他是治水有功的人”。“韩非认为鲧也疏通过河道,所以说鲧、禹决渎”。 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懂古文辞例、望文生义而作的误解。因为韩非在这里虽说“鲧禹决渎”,其实际意义却只相当于“禹决渎”,这“鲧”字只是行文时的连及之词,我们决不能把它理解为实有其  相似文献   

7.
严霞 《中国青年研究》2023,(1):44-51+78
本研究通过对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劳动管理制度和从业青年的工作经历的调查发现,工作的不稳定性不只是节约劳动成本、提升用工灵活性的灵活雇佣策略产生的后果,也是控制知识劳动的重要机制。互联网企业的相对绩效考核和“优胜劣汰”的劳动赏罚制度构成了一种新型内部劳动力市场,即“莫比乌斯环形”劳动力市场。在缺乏工作保障和资历存在高贬值风险的“莫比乌斯环形”劳动力市场,“优胜劣汰”的劳动回报制度使工作岗位兼具“致富梦”和“青春饭”的两极化属性。互联网“大厂”青年被卷入无止境的绩效竞争中,在追逐“致富梦”和担忧工作沦为“青春饭”的双重驱动下自主提升劳动效能。不稳定性构成驱动知识劳动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是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是“单保护”还是“双保护”是劳动合同立法中争论的一个“焦点”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在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采取“单保护”原则,旗帜鲜明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近期,有媒体刊出题为《如何规避竟成劳动合同法培训班卖点》的报道,报道称,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在一些人力资源网站上,各类名目的培训从去年7月一直排到今年。培训“科目”也从最初对劳动合同法的解读,“拔高“至如何规避劳动合同法等“高难度”、“技巧性”动作,比如企业如何应对工会组织与集体合同谈判、企业如何最大限度地运用人事外包及劳务派遣、企业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如何利用诉讼程序、调解程序等等。  相似文献   

10.
多数决规则是现代民主决策的基本形式和普适规则。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和制度取向的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决策中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这充分体现了现代民主精神和集体决策规律。但在党内决策实践中,常会出现少数人甚至一把手垄断决策权以至于造成决策失误的现象。从公共选择理论、决策民主论等视角对多数决规则本身进行多维化分析,进而展开关于优化党内民主决策的理性思考,有益于执政党提高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里,有一个“黄豆选举”的雕塑。在一张方桌前,一位农民手指前方。另一位农民在桌子上做记录,其他包括抱孩子妇女和小脚婆婆站在桌旁,看着桌子上的碗和压在下面的字条。1940年1月,美国记者史沫特菜到鄂豫边区访问,先后在湖北京山县天山头、八字门一带亲眼目睹了边区民选活动盛况:选民在自己“中意”候选人背后的粗瓷海碗里投黄豆、  相似文献   

12.
体面劳动离不开合理报酬,而体面劳动的实现也不能止于“加薪”,“体面劳动”必须成为企业价值观。近来。一些企业不约而同地给职工加薪,引起普遍关注。在呼吁和推动关爱生命、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大环境下,提高职工的劳动报酬,不仅是对职工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的一种缓解,同时也是对体面劳动理念与潮流的积极顺应。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对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的战略。毫无疑问,“放小”有利于“抓大”,但决不是为了抓“大”把“小”当包袱甩掉,放任不管,而是要把它作为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攻坚战的一个突破口,通过优先推进国有中小型企业改革,探索实现公有制的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已达到省级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和企业,2009年开始将“体面劳动”纳入创建的内容,与提升创建质量。那么“体面劳动”的起源、主要内容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常凯 《时事报告》2010,(6):42-43
4月27日,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在此之前,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提出要实现“体面劳动”。一时间.“体面劳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副司长董平去年底在深圳表示,很多单位和企业采用的“末位淘汰制”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劳动合同法》中企业解除合同的情形中没有包括“末位淘汰制”。  相似文献   

17.
创先争优关键在一个“争”字。“争”体现着一种精神.透视出一股干劲。“争”决不是干成啥算啥的无所谓态度。它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搏精神;“争”决不是推诿不愿担当的态度,它是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争”决不是“小成即满”的意识,而是一种“勇于超越”的工作干劲。只有“争”才能使活动彰显活力,形成百花齐放、生动而见效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迫于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压力,部分企业采取多种方法在劳动合同上做文章,试图“规避”《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义务……  相似文献   

19.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制定适合自身生产和经营特点的规章制度是法律赋于企业的权利。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部法”,是企业管理的主要依据,它体现了企业所有者、管理者的意志。但并不是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有效的,企业管理者的意志要服从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制约。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规章制度的“规矩”与“方圆”又在哪里?规章制度的制定首先必须符合一定的“规矩”才具有法律效力,这个“规矩”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之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此规定确定了规章制度有效性的三个基本原则,即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经过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公示,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必然导致规章制度无效,在劳动争议的申诉或起诉中败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劳动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国内的用工背景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更加有效、规范地处理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就显得格外关键。2010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2010中国企业员工管理管理高层论坛”上,本刊记者围绕企业在这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劳达集团/劳动法世界laboroot.com创始人魏浩征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