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血迹是命案现场上常见的痕迹之一。在整个破案过程中,分析案发现场的血迹,研究其规律特点,揭示同案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确定案件性质,认定杀人凶器,分析作案过程,揭露现场伪装,寻找杀人现场,刻画犯罪嫌疑人,肯定和否定嫌疑对象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一起失踪人员疑似被害的案件为例,通过案件的回顾与详细分析研判,以期为疑似失踪人员案件的现场勘查与侦破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命案现场勘查中血迹的综合分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迹是指血在物体上留下的痕迹。命案现场中的被害人或犯罪分子只要出现开放性损伤 ,现场中就会遗留血迹。血迹在命案现场中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广泛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通过对现场血迹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排列、高度、颜色、形态的研究和血液检验鉴定对判断案件性质 ;分析作案过程 ;分析作案时间、地点、工具、人数 ;刻画作案人 ;直接认定人身等具有重要意义。破案实践表明 :运用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方法论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解读血迹中所包含的一切犯罪信息是侦破案件的一个重要环节 ,甚至成为破案的关键和突破口。   1 解读…  相似文献   

3.
命案现场血迹勘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迹是指血在物体上留下的痕迹。命案现场中的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只要出现开放性损伤,现场中就会遗留血迹。血迹在命案现场中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广泛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通过对现场血迹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排列、高度、颜色、形态的研究和血液检验鉴定,对判断案件性质,分析作案过程,分析作案时间、地点、工具、人数,刻画作案人,直接认定人身,进行血迹追踪并抓获犯罪嫌疑人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暴力犯罪的案件现场通常会遗留有血迹。现场血迹的形状、物理性质、遗留位置、分布特点等,都是血迹形态分析和犯罪现场重现的重要信息。分析和重现工作并非都在现场完成,而是需要将现场搜集的资料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勘查人员掌握和利用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制图、现场照相、现场录像等方法,客观、完整、准确地记录犯罪现场的血迹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迹,作为杀人现场常常出现的痕迹物证,是证实犯罪的重要依据,也会成为作案人极力掩盖和重点清洗的对象。因此,在被清洗过的杀人现场,寻找残留血迹等痕迹物证时,应从现场分析重建入手,巧妙地利用作案人的各种思维漏洞,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现场勘验。  相似文献   

6.
地理画像是一种新颖的刑事侦查辅助手段和方法,它不仅可以运用于某些系列案件的侦破,而且还可以应用于某些杀人碎尸案件的侦破中。杀人碎尸案件通常由一个分尸现场和多个抛尸现场构成,并且具有空间上的分离性和地域上的关联性。运用地理画像方法侦破杀人碎尸案件,可以通过对各个抛尸现场在空间上所形成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推断杀人分尸现场最有可能所在的空间位置,为侦查人员指明排查嫌疑的地域范围。  相似文献   

7.
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通过案件现场反映出的所采用工具的手法特征来进行串并案,可以分析作案人的人身特点及习惯特点,能为侦查破案提供一个可靠的抓捕条件和依据,从而加快破案速度,提高破案效率。本文将对工具手法特征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做一个全面的阐述,分别将对现场中作案工具的同一、破案课题的动作、习惯、位置的一致、现场遗留痕迹物证的同一及与其他常规痕迹综合分析的手法特征串并案件,作了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重要任务就是搜集破案证据与寻找破案线索,其能在现场物证中客观地反映出来。发现实物物证和案件现场的关联性,或者说发现现场实物物证指向的某些范围人群是我们分析现场实物物证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高坠案件现场勘察在死亡案件中比较特殊,本文通过两个案例中对高坠现场的血迹检验、分析从而发现重大隐情的情况,说明在高坠案件现场勘察中不仅要重视传统的"两点一线",更要关注血迹检验这一细节。  相似文献   

10.
现场勘查是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人身和物品进行勘验检查,是侦查破案的第一步,它为案件的定性、认定犯罪嫌疑人、证实犯罪等提供了大量的客观证据,并跟嫌疑人口供等其他证据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在整个案件的侦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场勘查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刑事案件的侦破与否。作为战斗在基层刑侦第一线的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现场勘查实践,通过分析各类现场勘查案例的成功和失败之处,笔者认为,在实际现场勘查中存在以下常见问题:1重“大、要案”,轻“小案”,不善于在“大、小案”之间相互串并在实际现场勘查中,杀人、爆炸…  相似文献   

11.
现场重建作为全面再现案件经过的科学方法,在揭露和查明犯罪,排除犯罪嫌疑,保证侦查准确性和保障人权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愈来愈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比西方国家发达的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和技术,我国犯罪现场重建仍属于起步阶段,有关概念问题仍存在争议。文中就犯罪现场概念问题以及犯罪现场重建的启动和结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认真、细致、全面、系统地对命案现场进行勘查与检验,是侦破命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效地对各种命案现场中提取到的痕迹物证进行分析和运用,不仅可以确定整个命案案件的性质,据此判断出"当事"现场是否为第一现场,确定犯罪嫌疑人在整个现场中的作案过程,还可以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区分犯罪嫌疑人的主次,从而为侦查破案提供必要的方向和范围,为诉讼审判提供强有利的证据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戴手套作案现场的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犯罪案件现场存储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对戴手套作案的现场,会因为犯罪嫌疑人戴手套而使指纹等大量的痕迹物证隐匿起来,从而影响刑事技术人员对现场的勘验。捕捉、提取、分析和利用这些隐匿的信息,对侦查破案和起诉犯罪嫌疑人至关重要。在现场勘查时,应把常规痕迹与微量物证、有形的痕迹物证与无形的现象并举勘验;另外,还要注意尽力寻找指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刑事案件题材影视作品的增多,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也越来越强,作案手段和方法日益狡猾,在犯罪现场很难提取到明显的痕迹物证,因而微量物证的作用日益突出。文章就两起典型案件阐述了微量物证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及微量物证在基层应用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赤脚足迹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犯罪现场,依据遗留的足迹和鞋,尽快认定和排除犯罪嫌疑人是非常重要的。赤脚足迹的形态比对,在刑事侦查中是十分有价值的。此项研究表明:从众多嫌疑人中提取的赤脚足迹,通过轮廓线条的测量显示出巨大的差异性;从同一嫌疑人提取的多个足迹却显示出很大的一致性。这项研究所精选的足迹测量的系列标准已得到证实。作为个人特征识别的一种统计规律,它的测量精度正在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犯罪侦查,以现场、物证、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为中心。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刑事案件其侦查与鉴定遭遇更多的困境,导致无法将案件与犯罪嫌疑人联系起来侦破。目标轨迹概念在犯罪侦查上的运用,不仅可突破传统的侦查限制,更扩展了痕迹物证的搜寻范围,对于提升侦查效益有莫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修改案的实行,法律赋予了犯罪嫌疑人更多人权的同时,给公、检、法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就证据的形式,证据的获取途径以及证据链等关于证据的法律效力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形形色色的案件层出不穷,而真正留在现场的完整指印将少之又少,如何对现场手印进行分析和判断为侦查提供重要线索,文章结合实践总结出对现场手印分析的工作步骤和方法,以便锁定犯罪嫌疑人成为法庭审判予以采信的重要物证同时也能成为犯罪情报资料的重要来源。手印作为七种证据之一,在今后的打击犯罪和参与刑事诉讼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手印仍具有实战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肯定了交通肇事罪中"自首"的存在空间。不能因为行政法规规定了报告义务而认为排斥了刑法评价中的自首情节,行政法上规定的义务不能够简单"移植"到刑法中。把交通肇事后报警并保护现场的行为作为自首情节的评价不仅不与行政规定冲突、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也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还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和节约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19.
论侦查信息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侦查信息化导致了侦查时空观的历史性发展与变革,提高了破案效率和效益,同时提 升了侦查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及整体破案质量。全面推进侦查信息化,必须加强对全国侦查信息平台的 整体规划,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水平,条块结合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区域范围的扩大和全国侦查信息联查平 台的形成,加强信息分析研判队伍和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网上侦查的基本形式包括:网上锁定预备实施犯 罪的人员;网上并案;网上摸底排队;网上控制赃物;网上缉控涉嫌人员;网上认定犯罪嫌疑人;网上追 捕在逃犯罪嫌疑人;网上扩大战果;网上综合侦查等。为了进一步提升侦查信息化的整体功能与效益,应 当以侦查信息平台整合现有的各项刑侦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的新形势下,侦查审讯工作需要转变观念,将审讯模式转为对嫌疑人心理操控和强制为主的新模式。供述中嫌疑人自我服务偏见是嫌疑人在供述情境下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引导是必要的。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自我服务偏见这一心理现象的研究发端早,形成的理论体系较为成熟完善。要研究供述中犯罪嫌疑人自我服务偏见的诊断与引导,需要先以社会心理学对自我服务偏见已有的研究为基础,将其纳入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研究范围内,明确供述中犯罪嫌疑人自我服务偏见现象的特殊性及其作用形式,然后在具体审讯实例中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和正确引导,以达到顺利讯问,获得真实供述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