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杨骏 《公安研究》2014,(1):60-65
公安微博已经成为公安机关与民互动、传播信息、塑造形象、应对舆情及突发事件的重要网络平台。从警察公共关系长远建设、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现阶段警察公共关系实践情况来看,警务"微公关"或将成为警察公共关系发展新方向。警务"微公关"远景发展策略,应以形象塑造为重,加强品牌建设;以素质提升为重,加强人才建设;常规与特色并重,加强服务建设;以多向互动为重,加强合作建设;以把控节点为重,加强危机公关建设。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网络公关是警察公共关系在网络时代下新的表现形式,是公安机关为了塑造组织形象,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借助互联网络、电脑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等传播、沟通手段来实现警务工作目标的管理活动,是对传统警察公共关系的拓展和延伸。公安机关通过网络媒体,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沟通,赢得公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通过与相关网站的良性互动,加强舆论引导,培养良好的公关环境,从而增强公安机关的美誉度和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不真实、不适当的信息传播,甚至歪曲事实的舆论导向,给公安工作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给警察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故而,警察形象危机公关已成为当下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仿循传播学鼻祖拉斯韦尔"5W"模式建构一个警察形象危机应对模型,能够了解社会转型期舆论传播者特别是"意见领袖"的特点和影响、提高警察的媒介素养,从而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提高对舆论的影响力,赢得传播受众,做好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4.
公共关系在公安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关系(简称公关)是一种使某一特定组织的决策、活动和措施符合公众的要求,争取公众对自己的理解、信任、好感和合作的管理艺术。人民警察既是人民的公仆和卫士,又是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建立良好密切的警民关系,有必要利用公共关系这一手段沟通警民之间的联系,促使彼此信赖,共同合作。文章阐述了警察公关意识的内容,与企业公关的区别,警察公关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陶建钟 《桂海论丛》2011,27(3):85-89
政府危机公关必须从当前政府管理实践出发,在现有管理体制内探索有效的机制、原则与方法。一个有效的整合传播机制包括树立对于媒体的正确认识,建立媒体传播渠道整合机制和建立媒体传播受者整合机制。整个政府危机公关的过程,可以综合运用包括稀释焦点、议题引导、诚恳致歉、信息给喂、权威委托和网络互动等六个方法。  相似文献   

6.
崔庆 《公安研究》2011,(3):83-86
德国警方在公共关系建设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经过长期探索,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工作机制,较为规范的机构设置,较为成熟的策略方针和较强的人员配备,在实际工作中,有清晰的公关目标,全警公关意识浓厚,公关活动形式多样,并高度整合了内部资源,形成强大公关合力.目前,我国公安机关正积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实践,德国警方的公关工作对于当...  相似文献   

7.
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型的警民沟通渠道,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对称和警民互动,有可能带来和谐的警察公共关系并实现双赢。公安机关应培养网络公关意识,加强公安网站建设和推广,充分发挥网络公关在警察公共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的局限、困境及其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地方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执政能力意义重大。目前地方政府危机公关普遍存在着如公关意识缺乏、信息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沟通模式不畅通等局限。同时,地方政府危机公关也存在诸多外部困境。因此,提高政府危机公关绩效,根本途径在于建立一个具有预见性、回应性、灵敏性的危机公关机制,包括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灵敏的信息应急机制以及有效的媒体整合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9.
《公安教育》2010,(9):78-79
<正>2010年8月6日下午,北京警方首个公共关系建设培训基地在北京西城公安分局揭牌成立,今后基地将围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形象危机处理等重点公共关系问题,分层次、分批次开展上至公安分局党委下至普通民警的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公正、公平、公开、公信、公益"的警察公共关系。成立公共关系建设培训基地意在培养全警良好的公关意识和形象意识,建立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警察专业公关队伍。  相似文献   

10.
警察公共关系是警察及其公众之间"关系"的管理,这种管理以传播为手段,以促成警察—公众之间的合作为目标。"公共性"是警察公关的本质属性,即警察公关是警察与公众以公共价值为共同诉求,在公共领域以公开的传播手段彼此建构交往互动关系。警察—公众关系建立在"关系理性"基础之上,是警察与公众在冲突中寻求合作的情感关系,是社会性、流动性的关系,是在传播过程中建构的具有主体间性的平等关系,是一种需要进行管理的关系。警察公关的主要职能是辅助决策、传播管理、形象管理、危机管理和合作管理。  相似文献   

11.
关于警察组织与媒体公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媒体是警察组织重要的外部公众,是警察组织和其他社会公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对于警察组织传播信息、塑造组织良好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警察组织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警察组织与媒体关系之间存在的误区,重点提出了重视和协调好与媒体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中指出了新时期加强警察公共关系的背景,强调了我国警方在公关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如何构筑警察公共关系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侦查工作变得越来越透明,一方面这种变化有利于人权的保障,但另一方面却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侦查过程中敌暗我明的态势,使传统侦查措施遇到了困境。为了使侦查措施能够破冰前行,本文引入了警察公共关系传播的概念,尝试在保障民众知情权与侦查措施保密性之间寻求博弈的平衡点。最后,本文提出警察公共关系传播的引入必然需要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人才,从传媒手段和人才培养入手,讨论了如何构建适合当前警察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4.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成果丰厚,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实践中存在规范化不足、制度化缺失的问题,这与警民关系建设没有规范的顶层设计、未能建立稳定独立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很大关系。从各地公安机关警民关系建设的实践出发,以国外警方的先进经验和全球行政改革的理论为依据,当前警民关系建设应转入规范化建设阶段,应从目前较为粗放的管理方式转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从而实现警民关系建设的组织管理系统化、工作任务具体化、工作机制常态化。  相似文献   

15.
公安传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面世拓展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分析《公安传播》在与公安新闻、警察形象、公安舆情引导、公共安全事件、公安典型宣传等多向度的对接与审视中彰显的学术特色和价值,特别是其中的三个亮点:公安传播的平民化视角、警方立场和文化纬度等,对于公安传播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著者具有多方面的学术渊源,论著体现于严谨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社区警务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引起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整合机制重大变革的产物 ,与社区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是社区建设的组成部分 ;整合社区社会资源 ,是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新形式。确保社会的警务实施的关键 ,一是要深化公安机关的体制改革 ,二是要转变公安工作的运行机制 ,三是要提高社区民警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公安机关重大而光荣的使命。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公安队伍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抓好公安队伍建设是开展各项公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安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针对具体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搞好公安机关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和管理是关键。要健全完善公安工作的运行机制和队伍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完善公安工作保障机制,从优待警,为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推行警务广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警务广场的提出是公安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一项创新。它的实践意义以及理论上的积极价值都是值的我们去深思,值得我们去深入剖析其精华所在。同时,警务广场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必然也有它要克服的难题,这些难题就是它在推动过程中影响其有效实施的因素。比如它是否会受到诸如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情况、民警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有待思考的。因此,通过对警务广场的价值及影响其有效实施的因素的研究,可以获得对警务广场更加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的管理机关,新闻媒体担负着对各行各业实施新闻监督的职能,公安机关的执法、服务活动、队伍管理以及警察的个体行为均处于其监督之列。随着政府政务公开力度的加大,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越来越大,各地公安机关逐步认识到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有意识地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面对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媒体,公安机关在应对媒体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实现公安机关与媒体良性互动?本文从基层公安派出所的警务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实现警方与媒体的良性互动,以期提升警务人员的新闻宣传素养和媒体应对能力,从而对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公共关系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郴州交警限速罚款败诉案为例,分析、反思了该案中警察公共关系意识缺失的教训,探讨了警察公共关系意识培育的科学途径——理论指导、全员培训、专门推行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