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近几年,女大学生犯罪愈演愈烈,其所涉及的犯罪类型的多样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调查研究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将女大学生犯罪分别与女性犯罪、青少年犯罪、男大学生犯罪进行比较。以此研究女大学生犯罪原因,并根据所分析的原因思考相关的防治对策,提出了女大学生基本理念的“再教育”和社区矫正制度的创新应用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本来应该是“天之骄子”,是“高材生”的代表,是知识分子,然而,近些年以来,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屡屡出现,使得许多人开始关注大学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高智能犯罪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高智能犯罪的类型与特点◎大学生高智能犯罪的原因分析◎大学生高智能犯罪的预防和控制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人们在越来越多地享受高科技给社会带来财富和好处的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高智能犯罪活动也越来越多,令人深思的是大学生高智能犯罪成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学生是社会中优秀的群体,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中,那些利用高科技犯罪的大学生更是“高材生”、“拔尖人才”。如此“优秀”的人才不为社会做贡献,而去犯罪,实在令人痛惜!所谓高智能犯罪,是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尖端生物技术或其他…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犯罪是否应该“以营利为目的”,学界有“取消说”和“保留说”,我国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哲学依据是“激励理论”和“社会规划理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著作权犯罪必须具备“以营利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洗钱”犯罪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犯罪,并呈发展趋势。由于各国在立法上对“洗钱”犯罪的界定不同,因而在司法实践中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与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相比较,我国对“洗钱”犯罪界定的涵义狭窄,并缺乏专项立法,导致对“洗钱”犯罪打击的力度小。为此,应吸取国际社会相关国家的先进经验,实施专项立法,并加强国际间合作,增强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6.
夏吉先 《公安学刊》2002,(3):8-8,42
用静态的方法研究相对“静态型”的犯罪 ,用动态的方法研究相对“动态型”的犯罪 ,二者均不可或缺。随着社会动态型犯罪的不断增多 ,有必要加强用动态方法研究动态型犯罪的力度。而这其中 ,揭示犯罪成因 ,寻找犯罪源头 ,对占领预防犯罪的“先机”、“制高点” ,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透视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文忠 《公安教育》2002,(11):33-36
大学生一直被人们视为“天之骄子”,大学校园被人们视为圣洁的象牙塔和培养人才的热土。按常理说,大学生的行为,不仅不应当与违法联系在一起,更不应该与犯罪相联系。但是,一方面,由于违法和犯罪现象具有社会性的特征,而大学生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总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参与社会、接触社会。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手段的进步,信息交流的频繁,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思想鱼龙混杂充斥着人们的大脑,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对其接触也往往是最早、最快、最多的。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天之骄子们也开始分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正以惊人的速度逐年上升,这是新形势下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文章就大学生违法犯罪逐年增多而且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性质严重化、作案手段智能化,尤其是女大学生犯罪比例的增加等特点入手,分析出引发其违法犯罪的个人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且积极行动起来。家庭、学校、社会都应想办法找途径,预防大学生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9.
黄宇 《求索》2013,(10):205-207
由于“富二代”犯罪主体身份地位的特殊性.使得“富二代”犯罪现象不仅危害了当前我国社会的安全稳定.而且对社会道德和司法公信力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对“富二代”犯罪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治理方法,对社会安定和法学理论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犯罪发展的研究中,社会失业率的高低历来是社会犯罪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相关因素。所以,不管是哪一个社会的统治者,在犯罪对策的研究中,都将解决失业问题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对策。谁都无法否认的一个规律是:如果一个社会失业率高,那么肯定不会很稳定,其社会犯罪率也一定是高的。譬如,“文化大革命”之前社会犯罪率所以那样低,在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中,高就业政策的实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婷婷 《人民论坛》2014,(5):119-121
社会转型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变化,也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高等院校规模的扩大与社会就业不协调发展造成了大量学生毕业后待业的状态。学生在待业状态产生了诸多不安定因素,特别是大学生犯罪问题。文章针对大学生的犯罪问题展开深层次的分析,欲探讨建立和完善待业大学生犯罪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2.
犯罪的社会病理性与有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绍瑛  马荣春 《求索》2007,(3):116-117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证犯罪的原因最终是社会因素,并指出把犯罪看成是社会“有病”,文章对政策调整和罪刑相适应原则贯彻的重大意义以及犯罪对于社会进步的有益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但在我国现行的有关犯罪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故此,很有必要从法理上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界定,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期对其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国家相继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8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7%。并且我国的“老龄化”社会还具有“未富先老”的特征。长期以来.理论和实务界对青壮年犯罪给予了比较多的关注,但对老年人犯罪关注甚少。但现实中由老年人引发的犯罪却屡见不鲜,并有逐步增长的趋势。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生存状态与目前提出的“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社会的建设休戚相关。因此,以老年人犯罪为切入点,探寻预防老年人犯罪的对策。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女大学生犯罪也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她们犯罪的类型中,财产犯罪的比例又居首位。通过对女大学生财产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女大学生财产犯罪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犯罪根源论     
犯罪根源是犯罪学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在罪固体系中,按照它们于犯罪结果发生所表现的作用程度与方式,有四个不同的层次──犯罪根源、犯罪原因、犯罪条件与犯罪相关因素。犯罪根源是犯罪因果链条中的最终端,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犯罪形态和变化规律,可称为“原因的原因”,或犯罪的“终极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把私有制看成是产生刑事犯罪的总根源,这是犯罪根源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误解,以马克思主义犯罪观为指导,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深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将发现,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才是犯罪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其整合对策” 和“当代科技革命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课题组,曾于2001年分6大区,对全国在校大学生10000余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在知识经济到来和社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是非常重视的,然而“偏科”现象却十分严重,这种现象表明,当代中国大学生确实存在忽视甚至无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应有重视和人文关怀的倾向,“半个人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事实。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后有了前科,往往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纸犯罪记录,成了他们身上一生都卸不掉的包袱。无论升学、就业还是与人交往,“犯罪标签”始终与失足未成年人如影随形,成为其回归社会最大的障碍。刑事污点限制公开制度的探索和试点,为消除失足未成年人“标签效应”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19.
东方 《两岸关系》2002,(9):35-36
假期打工挣钱,是全世界学生通例。在刚过去的暑假里,台湾大学生也“各尽所能”或“各显其能”,在职业场里品尝一番酸甜苦辣。 学生打工的变迁也是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台湾大学生打工的主流“工种”虽然还是做家教、在超级市场大喊“欢迎光临”、在餐厅端盘子、沿街发广告页和上门推销图书等  相似文献   

20.
“入世”在使我国经济得到空前迅速发展的同时,犯罪也随之发生巨大的震荡,犯罪形态呈现出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态势。“入世”初期对我国犯罪形态演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犯罪的国际化趋势、犯罪的组织化趋势、流动人口犯罪呈高发态势和犯罪的高科技化趋势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