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守智 《长江论坛》2011,(5):41-47,93
制度是与人类的有限理性紧密关联的,调节各种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行为规则的集合。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我国当前的民生问题,可以从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两个层面加以研究。在教育、就业、医疗保障、住房、社会保障等正式制度以及社会习惯、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中所存在的不合理和不协调之处,困扰着我国当前民生改善的进程,也滞缓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大学章程的实施是基于文本逻辑的执行,从而指向行为人的观念意识及行为的过程。因此,为防止大学章程实施的形式化和虚化倾向,引用非正式制度理论的解释框架,研究作为非正式制度重要形式之一的大学组织文化在此过程中是如何生成的,具有重要意义。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以及逻辑与意义的视角建构出大学组织文化生成机制:学术信念的习得,制定规则与有效监督,及落实责任与行为习惯。从所建构的理论模型中获得两条政策建议:处理好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系、政策推动力与文化生成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黎芳 《思想战线》2007,(1):109-113
利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单位在人才招聘中选择行为的生成机制,可以得出招聘中男性偏好现象的形成是由于组织认知定型化和正式制度虚置化所致。组织认知定型化是由非正式制度即传统性别文化塑造而成的,而正式制度虚置化则归因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的不相容、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无效。如果要改变单位的选择行为,就要强化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层公共服务合作生产面临一系列治理难题和现实困境,如何通过“数智之治”推进其化解突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技术-制度互构视角,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数智之治”强化基层合作生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智之治”以技术赋能和制度嵌入推动基层合作生产,且技术与制度的互动关系呈现时序权变特征。技术工具通过主体增能、权力赋能和结构重塑等赋能基层合作生产,制度嵌入则分化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股潜在力量。其中,正式制度以成文条例嵌入合作生产过程,实现规则更新、机制革新和模式创新;非正式制度以“网络-认同”机制发挥调节效应,通过价值导向、惩戒监督与传递内化等途径嵌入基层内部,促进技术工具与正式制度交互耦合。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自下而上型"的民间商会,温州商会在初始阶段的合作机制主要是"关系合约","关系合约"的有效性建立在产业集群网络中的非正式规则基础之上。随着商会规模的发展和稀缺资源的出现,"关系合约"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效,从而需要借助于正式规则的制度支援。  相似文献   

6.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时,体现为习俗规范、社会价值观、制度伦理等.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比显得比较无形和隐性,因而常常不受重视.然而,事实表明,非正式制度对一个法治社会能否建成起着根基性作用.可以说,不同信任特质的非正式制度,或推动或阻滞法治现代化.一般说来,以普遍信任为特质的非正式制度有利于法治现代化,以特殊信任为特质的非正式制度阻滞法治现代化.非正式制度由特殊信任特质向普遍信任特质的转变与改善,是法治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与不可或缺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中国农村针对孤儿的社会保护制度,重点是正式和非正式的儿童保护制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国农村的孤儿保护方面,主要的福利提供者为国家和家庭或扩展家庭。其他非政府组织力量基本缺位。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三种情形:错位、互补和正式制度的缺位。在错位和正式制度缺位的情况下,国家对孤儿群体没有提供足够的保护。农村孤儿承担了制度保护不足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8.
刘志国 《前沿》2007,(6):42-44
本文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中制度的基本构成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的建设、完善与不断发展,以及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对可持续发展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在于进行一种能最大限度降低单位交易费用的制度创新。和谐社区建设进程中的制度创新,是社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不断变迁、打破既有路径依赖性的过程,其路径应该在民主公正的前提下进行,以促进合理分工为主线,以非正式制度创新为重点,协调好生态、社区、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国有企业的制度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二者是相互生成、共同发挥作用的。优化制度结构是促进吉林省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制度供给数量,提高制度供给质量;摆脱非正式制度滞后现象;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般将由各种需要形成的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正式团体是为了组织的目的正式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非正式团体是相对正式团体而言的。其主要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约(ELTONMAYO)提出,梅约的理论认为,非正式团体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有自己的规范和领袖,它是性  相似文献   

12.
基层治理的制度性变迁是驱动协商治理等多元治理模式创新的基石,其变迁过程中基于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基层政权等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路径依赖对基层协商治理的生发具有直接影响。在正式规则方面,基层协商治理与基层治理变迁的制度性契合是其生长点,而自身的制度功能缺陷又严重限制了其发展;在非正式规则领域,基层协商治理的价值旨归和伦理意蕴与基层治理变迁三大张力之间的耦合或冲突以渐进、内生的方式改变基层治理的格局;基层政权能否推动基层治理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协商转变,主要取决于其实际能力和意愿,前者毋庸置疑,后者则视替代优势、治理成本、关键变量等元素的博弈结果而定。撬动基层治理变局的内外动力杠杆与路径依赖三大元素间的复杂关联构成宏大的基层治理场域,其具体走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层治理的制度性变迁是驱动协商治理等多元治理模式创新的基石,其变迁过程中基于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基层政权等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路径依赖对基层协商治理的生发具有直接影响。在正式规则方面,基层协商治理与基层治理变迁的制度性契合是其生长点,而自身的制度功能缺陷又严重限制了其发展;在非正式规则领域,基层协商治理的价值旨归和伦理意蕴与基层治理变迁三大张力之间的耦合或冲突以渐进、内生的方式改变基层治理的格局;基层政权能否推动基层治理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协商转变,主要取决于其实际能力和意愿,前者毋庸置疑,后者则视替代优势、治理成本、关键变量等元素的博弈结果而定。撬动基层治理变局的内外动力杠杆与路径依赖三大元素间的复杂关联构成宏大的基层治理场域,其具体走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建东 《文明大观》2003,(10):34-34
坚守诚信意味着对通行社会规则的遵守,完善的诚信环境是一个良好的非正式制度体系。经济发展理论已经证实,良好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非正式制度中,诚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任何一项交易都是建立在信用和信任基础上的。诚信体系不健全,会导致一系列不利后果:其一,为了交易,人们不得不花费资源来证明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公安机关的改革和发展中,历来是追求对正式制度的变革,但不应否认的是,非正式制度在公安机关组织内部也客观存在并对组织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一定的影响。非正式制度中既包括优良传统的保留,也包含着阻碍组织发展和变革的负面因素。公安机关要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变,必须正视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和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力争与正式制度的变革形成合力,促进公安机关职能的顺利转变。  相似文献   

16.
郭明 《前沿》2013,(15):102-105
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它约束与调整着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本文从经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梳理并总结出“惯例说”“交易成本说”“博弈说”“社会秩序说”“伦理说”和“关系说”六种非正式制度理论流派,并对各个流派的观点进行了比较与评论.意在打破单一学科和理论范式的束缚,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与理论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制度的正式约束指国家的政治经济模式、宪法和法律、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规定及条例、单位纪律规定、公司和社团章程、合同和契约、社会和民间性公约、委托代理规则和契约、遗嘱、公证等等;而正式约束的实施机制则为政党、国家、政府、中介机构、其他社团、村屯、其他企事业单位,它们形成实施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组织系统,虽然在一个国家里,上述正式约束与实施机制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成为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治中往往会用特殊的反腐败措施来进行纠偏,让精英产生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也就是让正式选拔规则压制住非正式选拔规则。理解了这种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互动过程,就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中国政治精英产生的现实机理。  相似文献   

19.
"乡镇干部-村干部-村民"三重权力互动分析框架能够更为清晰地揭示"乡村干部利益群体"内部所具有的非正式结构的特点.取消农业税前,在税费征收过程中,乡村干部因为相互需要形成了一个"乡村干部利益群体",这一群体的运作机制呈现出非正式规则以正式规则的姿态运作而正式规则却非正式运作的特点.取消农业税后,这一群体并未随农业税的取消而自行瓦解,而是表现出强大的自我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弘政 《桂海论丛》2005,21(5):14-16
制度创新本身既包含正式制度的演化,也需要相应的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与联动。制度创新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易于引发一系列社会不和谐问题与人们的心理冲突,因此,制度和谐与社会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应当创设利益均衡的制度保障社会和谐,推动非正式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