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按照国家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我国年均占用土地达600万亩。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这是很好的措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最不严格”的问题。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应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确保耕地红线不突破。国家应设立耕地保护补偿专项基金,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8,(6):111-112
10月下旬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强化土地宏观调控。规划期内,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相似文献   

3.
谭衷 《半月谈》2020,(7):8-9
《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下称《决定》)印发,引起各界关注。《决定》指出,要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有人开始担忧:土地监管放松了?耕地红线还要吗?又为房地产用地松绑?  相似文献   

4.
《青海政报》2016,(4):42
青政[2016]1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2015年,各地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实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积极实施全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努力完成建设任务,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实现了全省810万亩耕地和651万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目标。根据省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检查考核组综合考评结果,决定对2015年度耕地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伟 《中国人大》2011,(19):17-20
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土地问题处理好了,“三化”会同步推动,处理不好,会顾此失彼。认真分析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现状,理清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进而形成符合国情的土地管理制度,对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维护好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政报》2008,(1):8-9
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第一条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第三条 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为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政策取向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智 《桂海论丛》2002,18(6):70-72
文章概述了广西耕地保护和土地整理的现状及问题 ,并提出今后搞好土地整理工作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苏是闲置土地数量较多的省份,据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情况统计,现有已征用或已开发而未被利用的闲置土地4330.48公顷,其中不能复耕种的废耕地728.12公顷,可耕种或可恢复耕种的可耕地674.08公顷。造成土地闲置浪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认识不到位,土地忧患意识不强,片面考虑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不能正确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二是宏观调控不得力,现行建设用地管理沿用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分级限额审批制度,土地供应科学性、可操作性亦存在欠缺,加之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导致土地供应失控,重复建设增多,项目设计用地宽打宽算。三是违法用地屡禁不止。四是土地管理机制不完善。五是建设用地无标准。导致热衷于上项目,搞大马路、大广场、花园式工厂、别墅式住房等,造成大量耕地闲置。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头等任务,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我省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人均耕地只有0.94亩,大大低于全国  相似文献   

10.
李如海 《群众》2022,(9):34-35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关系着老百姓的“口粮”和“饭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我们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耕地保护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了以用途管制为核心,以耕地保护责任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土地整治制度、土地执法检查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07,(19):18-1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5]52号),在全省建立市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张正贤 《创造》2001,(3):14-15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土地问题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解决好土地问题,尤其是保护耕地问题,关系到全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对土地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土地专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土地问题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涉及面广,本文仅就永平县非承包耕地管理的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国务院提出的18亿亩耕地底线保护的目标,必须要有具体的配套保护政策,其中首要的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中的耕地占用问题如何解决。我国东部地区面临的土地指标紧缺,与其说是指标的增量问题,倒不如说是土地占用的存量调整问题。如果国家能够在土地政策上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则国家的耕地保护目标有希望实现。中国要向西部布局城市和工业建设用地,要提出在中国西部建立若干个"洛杉矶"的战略性大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近年,全省耕地面积持续保持1.189亿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1.034亿亩以上,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7月28日上午,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汇报了全省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同时,他也坦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
二○○八年八月二十一日宁政发[2008]15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我市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十分紧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坚持依法、合理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集约节约用地,是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  相似文献   

16.
论坚守耕地红线的内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8亿亩耕地红线是农民生活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正确理解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目标,更要重视质量目标,必须关注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和耕地健康问题。不仅如此,正确理解和坚守耕地红线,还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重视耕地基本形态的重构,重视提高耕地利用效率;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崇高目标,重视耕地生态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设和保护;要以建设促保护,让土地整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亮 《江西政报》2008,(8):40-4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在保证增量建设用地需求的前提下达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重要的问题就是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问题。笔者根据安远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就如何做好当前的土地整理工作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对耕地保护漏洞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半月谈》2004,(18):40-42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然而一些地方非法滥占耕地现象仍是愈演愈烈。在大量违法用地的案件中,有相当部分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所为。他们为何敢于屡闯耕地保护“红线”?主要原因在于违法占地的“成本”太低,而“收益”太高。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一些弊端也为他们提供了违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共同责任机制的建立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切实保障中国的耕地资源产能安全,该文在分析中国耕地质量等别现状、特点、面临问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耕地质量破坏鉴定机构、补充耕地等别的国家督查制度、耕地等别和产能年度报告制度、耕园林草大土地整治模式和占用耕地综合效益年度报备制度等五条落实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共同责任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鉴于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功能的高度依赖性,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和农业生产者,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是绝对不能动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