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方政府过度举债、风险累积和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出现了过度举债现象,表现出债务形式日趋复杂,规模大幅扩张,余额增速明显,结构相对失衡的特征。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原因在于分税制改革后的不配套、地方干部任命与考核制度、决策机制不完善、法制约束力不够等。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迅速扩张势必诱发各种风险,进而阻碍地方经济发展。为此,文章针对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及其风险累积,提出兼具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宁红伟 《前进》2010,(9):39-40
<正>2009年12月28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审计摸清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情况,揭示和反映存在的问题和运行风险,促进各级地方政府规范债务管理。这是审计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增强服务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一、摸清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现状,确定  相似文献   

3.
李晗美 《前沿》2015,(3):114-118
所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债务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对包括其自身在内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本文就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结合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现状以及统计资料及数据,加之与国外地方政府债务处理方式的对比,归纳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和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风险,总结出防范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对我国的经济生活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整体规模相当庞大,其附带的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也对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通过分析地方债务产生的原因,借鉴国际上其他国家地方债务管理的方式及特点,提出完善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防控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6.
《桂海论丛》2021,37(3)
2015年起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及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地方政府债务"开前门、堵后门"成效明显,法定债务规模及风险得到较好控制,但受政府职能定位、政绩考核、预算软约束、融资平台转型发展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形成的隐性债务不容忽视。面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中的风险挑战问题,要时刻关注、及时研判,从财政可持续发展出发,统筹财政发展和安全,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资产资金配置效率并强化绩效考核、规范推动债权债务融资融合发展,抓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化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经达到了有史以来地方政府的债务顶峰,全国除54个县之外,绝大部分县都得了债台高筑综合征,这成为国人热议和担忧的重大问题。应当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巨大债务,要有高度的危机感,但大可不必生出"危机恐慌症"。要正视并认真分析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严峻形势和全局性风险,认真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大多对债务问题讳莫如深,既不愿说,也说不清楚。随着一些地方机构改革的实施,各地对政府负债进行清理,发现各级政府负债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地方债务课题组负责人魏加宁指出:“债务风险对于政府威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是直接的,目前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发布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与风险进行评估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的债务接近28万亿,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19.94万亿(2013年12月25日人民网)。该报告的发布再次把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推入大众视野,引发人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总体担忧。从权力监督制约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黑洞"的形成,凸现了人大监督的缺位,显示了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不足。审查和监督财政预决算,是人大发挥监督职权的应有之义。政府债务目前虽未列入财政预决算范围,但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要求,各级人大应主动介入政府债务监督,真正做到"政府怎么花钱要对人民有个交代,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百姓看得明明白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以来,国家审计署连续两年披露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债务问题成为热点,引发了人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总体担忧。从权力监督制约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黑洞”的形成,凸现了人大监督的缺位,显示了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不足。南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消解地方债务的风险隐忧已成为共识。鉴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属性,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理应成为对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中最具正当性的、最基础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小康》2012,(8):6-7
专家点评处理好地方债考验政府智慧曾康华: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系主任、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教授地方债的问题由来已久,2011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第35号公告显示,从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到发展的进程来看,早在1979年,我国某些地方政府就进行了举债。然而,引起地方债急剧扩大的时期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4年分税制改革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财力,而事权的重心却在下移,由于县级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造成县级政府财力的紧张,这是形成县级地方债务的体制原因。时至今日,县级地方债务面宽、量大,已经严重影响着县级财政的运行机制,尽管总体上县级地方债可控,不少县级政府面临债务风险却是事实,如何化解县级地方债问题,已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经达到了有史以来地方政府的债务顶峰,全国除54个县之外,绝大部分县都得了债台高筑综合征,这成为国人热议和担忧的重大问题。应当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巨大债务,要有高度的危机感,但大可不必生出危机恐慌症。要正视并认真分析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严峻形势和全局性风险,认真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得到多方关注,但整体来看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成因,但都与发展型政府内在的扩张机制及政府预算约束的缺失有关。理性看待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全面辩证系统地看待地方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树立起防范化解风险的信心。要全方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守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底线,为高质量发展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的关系,从根本上切断地方政府的企业债务融资通道;加快预算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的约束力和全口径预算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超过10.7万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27%,其中60%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部分地区政府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这些问题暴露出在公共财政制度和地方政府治理上还存在漏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年7月,国务院已部署把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列为各项整改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意味着,中央已决心化解多年积累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那么,应采取哪些措施使地方债实现软着陆,进而避免引发财政整体危机?本刊特邀相关专家把脉地方债实质,开出相关处方,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对我国的经济生活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税关系,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债务规模、偿债能力和财政压力三个方面,通过均值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政府债务进行区域间和区域内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区域分布具有很大差异性。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负债率低、财政压力小,中部地区偿债能力强,西部地区债务规模增速快,东北地区偿债能力堪忧等区域特征。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空间分布特征的经济因素主要是区域经济体量、经济增速和财政赤字率。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绩效管理,实行区域差异化的债务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政府性债务规模急剧扩大,各级政府财政偿债压力加大,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受到影响。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西部民族地区省以下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规范对各类投融资平台的运营管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与风险监控,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改革和完善政绩考核制度与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地区适度的政府债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经济建设职责不断加重,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政府通过举债建设,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严重障碍。为此,对辽宁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及成因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地方债务本质的认识,对帮助解决地方债务问题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洪丰 《公民导刊》2011,(10):26-27
地方政府在债务管理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举债融资缺乏规范,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管理不规范,部分政府性债务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等。如何控制地方政府举债搞建设的冲动?"必须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作用。"众多学者如此认为。  相似文献   

20.
李丽虹 《求索》2012,(8):46-47,43
本文构建了一个财政分权视域下地方政府债务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机制与转轨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机理及当前的财政体制改革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利用2010年财政部门统计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截面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省、市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最主要推动力;对县级政府而言,财政收支压力是驱动其负债的重要因素。未来的财政分权化改革应是结构性的调整和优化,而非地方政府财权的整体性持续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