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南方稻作民族的农耕祭祀链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泽  洪颖 《思想战线》2001,27(1):58-62
哈尼、白、傣三族是中国南方典型的稻作民族,至20世纪50年代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形态各异的农耕祭祀链,成为其稻作农业中重要的节令依托及操作性文化事象,并衍生出农事节令歌谣、祭仪神话等观念性文化事象.三族农耕祭祀链的形态本身则从侧面反映了农业文化积淀期的久远及其他文明因素的渗入.  相似文献   

2.
世代生活于南方的“越人”是稻作文化的创造者,现今依然穿着蜡染服饰的“百越”民族后裔,世代耕种水稻。从稻作文化投射于蜡染艺术中的深层内含,可窥视古代农业社会发展轨迹、农耕文化心态及其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火耕水耨”的方式种植水稻在《史记》《汉书》等文献典籍内早有记载,其后一直到唐宋时期的文献中还有所提及。此农耕模式跨越了人类早期社会与有史料可凭记载的不同时空范畴,对探讨稻作文化的起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纵观此前有关稻作文化起源方面的研究,对“火耕水耨”的相关记载与考古发掘的取证相互联系不甚紧密,使得有关稻作文化起源研究长期处于久疑不决之困境。若能借助民族学有关文化类型演替的理论与方法,在此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做出有价值的突破便可期可待,我国南方各族先民在稻作文化起源中所作出的贡献亦可获得可信验证。  相似文献   

4.
云南稻作农耕祭祀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神灵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农耕不仅是一个生产技术体系 ,同时也是一个由各种农耕仪礼和农耕神灵组成的祭祀信仰体系。文章认为 ,在漫长的稻作实践中 ,云南各民族由于受“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 ,将影响稻作生产的诸多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人格化”而顶礼膜拜 ,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天神、土地神、山神、祖先神、牛神为核心的稻作农耕神灵谱系和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5.
贵州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框架 ,贵州的经济文化类型在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之下 ,表现为“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和“丘陵稻作农耕”三种类型 ,其各个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文化标示自成一体。千百年来 ,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在发展过程中 ,在完善自身的同时 ,也在不断发生更替或转型 ,它们共同丰富了贵州的农耕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苗语中丰富而细密的农耕文化词语的简要分析 ,论述苗族是我国最早从事农耕的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7.
傣族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核心的稻作民族。围绕稻作农业的祭祀是傣族各个村寨常见的文化事项,在傣族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傣民族为了获得稻谷丰收,适应稻作农业的周期性特征及对节令、历法的需要,产生了对应于农事生产各个阶段、环节的神灵祭祀活动,并呈现链式或阶段性分布,进而形成农耕祭祀链。与各个阶段相对应的祭祀活动侧重点各自不同,体现着祭祀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布依族多居处于河谷平坝地区,依山傍水是其显著特点,因此过去有所谓“水仲家”之称。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作为农耕民族的布依族以稻谷的种植为其主要内容,从而稻作文化在布依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学术界曾从整个百越史的角度揭示了布依族悠远的稻作文化源流。然而,对布依族的稻作文化木身似乎没有人进行过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论述。这对完整地认识布依族文化面貌无疑是一个缺陷。笔者不揣浅陋,就布依族稻作文化试作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9.
于涛  ;王婷  ;田茂军 《求索》2014,(7):182-186
苗族鼓舞经过长期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以“击鼓而舞“和“击鼓伴舞”的音乐舞蹈特征,是苗族人民特有的音乐舞蹈,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以其形象动作描绘、模仿、模拟苗族人民的农耕田园日常生活情景的苗族鼓舞,艺术上具有群众参与的娱乐性与竞技性,在音乐上具有神秘的祭祀性与节奏性,舞蹈语汇上具有生活性与生产性。审美上具有内涵美,社会美,运动美,音乐美与服饰美。  相似文献   

10.
"饭稻羹鱼"--水族传统农耕文化的主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今天生活在贵州南部黔桂边境地带的水族同胞,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饭稻羹鱼"的稻作农耕文化思想,得益于历史上他们在广东、广西邕江流域长期的渔猎与采集的经济生活,在"垦食骆田"时代形成的稻鱼共生共获的生产格局,在他们辗转迁徙定居黔桂边境之后,演变成了"稻田养鱼",从而使"饭稻羹鱼"的传统农耕文化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1.
日本及中国的稻作文化与祭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两国历史久远的稻作文化及相关的祭祀,虽有地域、民族的差异,但也有不少类似之处.这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不无关系.通过实证性、复合性的比较研究,可以阐发东亚稻作文化的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
贵州苗族芦笙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笙文化是苗族世代沿袭下来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古老文化.在贵州苗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芦笙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在祭祀活动中,它是祭器也是法师;在社会教育中,它是件具有语义性的教化工具,在文化生活中,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乐器,它以历史赋予的特殊身份和多种功能,作用于苗族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为当今贵州苗族地区的文化、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13.
李子贤 《思想战线》2001,27(2):44-49
属于祭司阶层、曾受琉球王国册封的神女,至今仍活跃于日本冲绳诸岛的民间祭祀活动中.通过与云南少数民族中至今仍存留的祭司及相关宗教民俗之比较,可探寻到东亚这一鲜见的民俗事象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苗族同胞以自然万物来歌颂对女性神的神秘生殖力量崇拜,在贵州苗族刺绣作品中,可以发现大量对母体生殖繁衍力量的隐喻与崇拜。在这些作品中,受到崇拜和隐喻的母体或化身为植物,或化身为动物,或化身为自然界的其他物象,通过刺绣把对大母神及其生殖繁衍力量的崇拜以借喻、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在具体的苗族民俗传承中,这种崇拜体现为对生殖意念的张扬和人丁兴旺的渴求。  相似文献   

15.
蛇王节·闽越文化·稻作习俗--浅谈闽北樟湖的蛇王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彬 《思想战线》2001,27(3):112-115
闽北樟湖蛇王节的民俗事象,其文化内涵显示了蛇信仰的文化遗存.再深入一层,从稻作农业结构的文化氛围入手,可以得知,此种活蛇崇拜起源于稻作习俗中的祈年祭和祈雨行为.  相似文献   

16.
苗瑶民族传统宗教中的祭鬼与汉语典籍<周礼>中的血祭,在主要内容以及多种方言的读音上都有相似之处,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为苗瑶民族的来源研究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百越族系稻作神话初探--以壮族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子贤 《思想战线》2003,29(1):67-71
近年来考古发掘实证资料证实 ,我国南方已有上万年的稻作栽培史。剖析、比较以壮族为代表的百越系诸民族活形态的稻作神话与相关民俗 ,并结合古越人的文化特征进行综合审视 ,可以初步确认百越系诸民族及其先民古越人的稻作神话 ,当属东亚、东南亚最古老的稻作神话。  相似文献   

18.
椎牛祭:从历史的记忆到现实的操演--以小茅坡营苗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牛祭是苗族最盛大的祭礼活动.回溯小茅坡营苗族椎牛祭祀仪式的变迁,表达此仪式在其生存中的重要意义.21世纪该仪式在小茅坡营村的重新操演,表明了民族文化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汉、苗族亲属称谓文化特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苗亲属称谓是汉、苗民族制度文化某种层面的反映。汉族的亲属称谓丰富庞杂 ,体现出汉族社会家庭的多分性结构、等级观念、古婚制习俗等 ;苗族亲属称谓共同语较多 ,反映出苗族社会的鼓社制、舅权、姑舅表婚等传统习俗  相似文献   

20.
论彝族毕摩的性质及历史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毕摩是彝族社会中从事原始祭祀的祭司 ,其中不少毕摩又是彝族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作者对毕摩的源流进行了探讨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毕摩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贡献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