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司法体制改革和应用型职业教育建设的背景下,针对体育运动促进戒毒人员体质康复的特殊运动形式和行政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管理)专业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体育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戒毒人民警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为要素的《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教学方案,旨在为司法类国控涉警相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司法警务专业执法类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司法警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专业培养的是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主要面向法院和检察院,能够胜任保障司法审判安全、司法裁判文书强制执行等的高素质实战型警务人才。为充分体现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法”与“警”的双向特征,[1]以《法院执行实务》课程为例,从课程定位、建设现状和立足“法”和“警”双向度建设等方面探索执法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结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特性和SPCA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将SPOC教学模式引入《治安案件查处》课程教学,形成"SPCA+SPOC"教学模式——借助SPOC平台进行教学,以学生自学、老师讲授、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内化知识为主要教学要点,形成教师"导"和学生"学"对分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课程资源整合、线下课程设计、评价体系多阶段构成的"三步走"策略将《治安案件查处》课程体系重构,为学生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课程安排,实现了任务驱动型教学,完成了以学习成效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并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实效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司法警察执法实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司法警务专业的主干课程。从培养目标上看,司法警务专业主要培养适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警务工作需要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同时体现“法”和“警”的行业特征。“法”,是培养目标未来的工作服务对象,“警”,是培养目标未来从事的职业。因此,要建设好“司法警察执法实务”课程乃至司法警务专业,必须立足于“法”和“警”的双重向度,对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实训环节、教学方法等进行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5.
Linux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重要考核课程。针对前期入门的理论知识枯燥,学生不敢去学、不愿意去学等实际教学情况,传统教学模式仅仅依赖课堂时间教授理论知识远远改变不了这一现状,无法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动性。而基于学习通平台线上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片段化,学习过程化、帮助学生阶段化的学习内容,减轻学生压力,增加学习趣味性;教师通过学习过程性考核实时了解教学情况,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职扩招生源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分析当前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基于MOOC学习的弊端,将SPOC和传统课堂的优势互补,构建了基于SPOC的高等数学混合教学模式,并设计了“线上导学-线下研学-线上践学”的教学流程,完成了知识的“认知-强化-内化”过程。该教学模式既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又发挥了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为高职扩招背景下其他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疫情期间,各高校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以《JavaScript高级编程》课程为例,从线上教学总体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成效、教学特色及反思与改进五个方面研究"互联网+线上教学",探索适合计算机专业《JavaScript高级编程》课程的线上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袁小萍 《公安学刊》2014,(5):101-104
根据自主教学模式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结合浙江警察学院《经侦总论与措施策略》课程改革实践,以及警学结合"公安实战型"自主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色,应通过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整合优化"课程单元模块、编制适应性导学方案、建立课程教学资源平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进行学业考核评价等六个方面来构建警学结合"公安实战型"自主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社区矫正》作为司法警官院校核心课程,其相应的配套课程在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起步较晚。其主旨是通过系统的社区矫正知识传授和社区矫正实践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具有与社区矫正工作岗位要求相匹配的技能。因此,在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必须加强与当地司法行政机关特别是社区矫正机构的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全国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刑事执行资源库,构建符合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应用型的《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10.
正借助网络技术拓展司法公开便民,已成为一种趋势。时下最具人气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也成为法院推动执行工作公开便民的新尝试。2月2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中级法院层面,率先启用了"执行事务中心网上辅助系统"。作为法院运用新媒体手段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的又一形式,系统通过线上咨询、预约和查询等方式,实现线下诉讼案件执行的推进,为社会公众带来法院执行工作新体验。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4.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论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事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法条和司法解释内容规定的不明确性和不完整性,需要对虚假诉讼罪中"捏造事实"的含义进行进一步解释。虚假诉讼罪是单一行为犯,利用他人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的,也构成虚假诉讼罪。篡改部分民事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也属于虚假诉讼罪中的"捏造",成立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不包括不作为,隐瞒他人已经偿还债务的事实依然进行民事诉讼的,是积极地虚构事实,理应认定为"捏造事实"。若捏造的事实不会影响法院的公正裁决,不能定性为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规律观的立论基础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经典科学,其理论内涵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面临的理论困境日益凸显;传统规律概念的界定,偏重事物的内部联系,一定程度地忽视了事物的外部联系,使之走向绝对和机械;由此产生了传统规律范畴的先验性、宿命性悖论,并且衍生出人类真理认识上的悖论。  相似文献   

18.
数据库法律保护的若干争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资料汇集的数据库对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引起了是否应对数据库予以法律保护的严重分歧。关于保护方式也众说纷纭,有版权法保护、邻接权保护、特殊权利保护、专有权保护、不当得利理论等意见,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最能维持数据库制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是最佳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9.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公开性是该罪认定上的难点,也是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其中的相关问题应得到进一步明确。首先,公开性的本质是宣传对象的不特定性,即针对不特定多数的人进行宣传。其次,公开性与社会性存在交集和重叠,同时也各具独立价值。第三,在口头传播的性质认定上,应区分是否为集资人授意及集资人对集资信息的扩散持何种心态。第四,公开性不以虚假宣传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