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由之路。目前,武汉市的社会组织还未能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顶层设计缺失;社会组织自身生存能力弱;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界定不清。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和参与社会共治,政府一要强化党建工作在发展社会组织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二要优化顶层设计,三要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加强培育和扶持,四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五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分类管理,六要加快建设智慧社区,为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搭建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
谢俊贵 《思想战线》2012,38(2):26-30
按照社会学、人类学先辈们关于熟人社会和生人社会的社会类型划分,当前我国已渐入生人社会。熟人社会是以情感关系为主导建构的社会,生人社会则是以利益关系为主导建构的社会。进入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顾度会明显降低,社会冷漠现象日益明显。互联网上对这种生人社会的社会冷漠给予大为不同的评论。要提高我国生人社会的社会关顾度,关键是要扎实进行社会建设,其中以法律制度建设和新型社区建设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社会风险急剧加大,社会稳定形势严峻。中国要有效地防范大规模的社会动荡,需要一系列社会改革。一是要走出稳定思维的误区,建立维稳缓冲机制;二是以县政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基层公共服务型政府;三是建立合理的社会利益表达和博弈机制。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社会参与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进步,表明了一个国家人文关怀的深化。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它有助于深化和谐社会的民主理念、发展理念和平等理念。围绕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积极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要有效发挥慈善机构的援助作用;三是要构建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陆莹 《桂海论丛》2018,(3):108-112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顺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社会现实。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才能实现突破。首先,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科学配置社会治理治权,整合社会各方利益诉求,推动社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运作机制。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德法共治,运用法律和制度规定理清各社会治理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职责范围,要加强和巩固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再次,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实现社会治理手段的与时俱进。最后,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全方位构建社会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谢正富  江省身 《求索》2013,(2):224-226
中国当前社会管理陷入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社会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所以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社会管理创新不但要学习西方管理经验.更要汲取本土社会管理实践的营养。近代汉口不但创造了历史上中国的商业奇迹.也形成了以社会自治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管理模式。近代汉口的社会管理模式的形成及其在社会管理中功能的发挥将会为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社会的整合与和谐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但是,社会的整合是以社会的分化为前提的,社会的和谐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的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建构一方面要有合理的国家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要有充分发育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公民文化的状况以及公民的行为方式、价值态度,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认为社会稳定是一种能力而非状态,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维护中央的权威;要维护农村的稳定;要通过国家对社会的积极控制来实现社会稳定。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方人大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要千方百计推进政府坚持预防矛盾和化解矛盾并重.来增强社会稳定性、提高社会和谐度。首先,要坚持预防为先。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重点要推进政府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维稳预警水平.切实减少因决策不当而引发社会矛盾;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对此,胡锦涛同志就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此,如何形成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应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更是管理者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邢荣 《学习与实践》2008,(8):117-123
马克思从“市民社会”这一“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入手,剖析了西方现代性进程: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是现代性确立的重要标志,同时,市民社会又是承载现代商品经济和大工业生产的实践领地,其内部又蕴含着巨大的矛盾,因而必须超越市民社会走向人类社会,即从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有鉴于此,中国目前的社会建设首先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次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培育公民社会;最后要促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克服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向延仲 《前沿》2007,(8):13-14
社会是充满矛盾的,社会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存在,社会和谐正是建立在普遍存在的客观矛盾基础上的。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树立辩证的矛盾观点,社会矛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要树立社会的和谐性是社会矛盾同一性体现的观点:再次要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得以实现的,矛盾的分析方法仍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5年之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必然对公安机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公安系统必须积极地探索加强自身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思路,从而真正担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护航的角色。一、构…  相似文献   

14.
公民社会研究应强化中国特色与问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研究,要建立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及其资本主义批判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要特别识别扣批判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下的市民社会理论,要突显中国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其社会结构,突显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问题意识,将公民社会建设的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内在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是我国社会稳定结构深层次的心理文化背景,它对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为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结构的有效运行,一是要发展民族经济,构建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提倡文化兼容,为我国社会稳定结构营造良好的心理文化环境;二是要多管齐下,坚决打击和遏制"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的统一,从根本上清除极端性民族社会心理孳生的土壤;三是要加大对民族间社会心理差异和冲突问题的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6.
高江涛 《传承》2014,(7):96-9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取得了较快发展,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彰显出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它的意义和创新点在于把原来政府对社会单向管理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发展为政府管理同社会自治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7.
刘诗河 《传承》2012,(8):18-19
社会管理是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系统中,以谁为主导、谁为核心是首先要明确的事情,明确党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新的时期,要真正发挥党在社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就不但要坚持党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还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完善党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屠春风 《传承》2012,(22):84-8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各级政府都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但实践探索有余,理论研究不足。什么是社会管理、为什么要管、谁来管、为谁管、管什么?理论是实践先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在理论上厘清以上几个问题,才能确保实践探索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滕志朋 《前沿》2010,(9):177-180
在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中,会展属于一种社会景观。它制造传播表象、影像取代现实世界和真实生活,鼓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是社会分化和断裂的推手之一。会展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在会展文化建设上以消除景观化为主题,控制会展举办频率,讲求朴实倡导绿色低碳,限制展会规模规格,推行网络会展等;另外,会展人要提高认识,展会要具备人文关怀,在消解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弥合社会断层方面有所思考并戮力而为。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管理的误区、选择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我国农村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机制,最为根本的是要创造与实现保障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社会条件和社会机制。农村社会管理应以农村社会建设为工作轴心和基本内容。农村社会管理要有明确的顶层设计,以促进农村社会体制改革、确立良性社会机制、保障社会民生、规范社会事业建设、促成社会结构优化为目标,紧紧围绕社会建设进行制度上的整体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