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了“微博问政”的出现,微博为公民表达民意、进行利益诉求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渠道,作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形式,“微博问政”推动了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的觉醒,同时,公民通过微博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也需要理性、规范、有序地参与.  相似文献   

2.
公安微博的兴起与发展与我国转型社会制度贫弱的现状密切相关.公安微博作为制度贫弱的体制外补充形式,其应在利益诉求表达、网络问政参与及警务信息公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公安微博的发展应在明确其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将传播内容主要围绕警务信息公开、推动网络问政及服务互动群众三个方面展开.通过抽样调查及对公安微博文本内容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公安微博的传播内容结构不合理,并且发布与编辑方式也有待完善.可以通过调整传播内容结构、实现网络问政的规范化、改善传播内容的发布及编辑手段等完善公安微博传播内容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金毅 《中国青年研究》2012,(12):28-31,42
理性包容的政治文化是公民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要求,而政治参与盲从则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心态的反映。网络信息的可操纵性,公民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性,"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的恶意引导,"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以及一些管理机构和人员对某类信息的刻意放大,都会使民众的政治参与理性大打折扣,导致盲目参与、跟从和非理性政治参与的扩大。要构建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文化,打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文化基础,就要树立自主表达与自我约束的政治参与意识,运用公开、透明、包容的网络管理方法,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对网络治理的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4.
公安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重要形式,影响着我国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的进程,它在反映社情民意、丰富信息内容、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公安微博问政中存在一些问题,完善公安微博问政应做到:明确公安微博服务功能,增强微博的互动性,讲究语言表达技巧,建立健全公安微博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使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公民权利的呼声和维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希冀借助新兴的参政工具和手段来直通"决策圈",使得微博参政成为信息时代公民个性体验的"新宠";然而基于身体现场缺失和匿名性带来的责任缺失,加之现实手段对网络监管的错位和落伍,致使微博参政在满足公民个性内在感官体验的同时,也给网络社会公共秩序的规范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保障公民理性地使用微博参政,寻找在公众网络个性体验与网络公共秩序规范两者间的利益均衡点,成为数字化时代政府监管网络效度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6.
邹新 《前沿》2012,(5):44-46
微博政治参与所具有的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参与主体的平等性使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是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增强社会活力,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微博政治参与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加强网络伦理建设,注重培育公民的政治理性,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时代,公安微博推动着公安网上群众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了警务公开、服务群众、化解矛盾、舆论引导的目的。然而,网上群众工作仍有待于完善,应该发挥微博力量,构建网上公民社会;同时,打造"龙头"微博,形成公安微博的群群效应,以推动群众工作,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8.
公安微博是公安机关或者民警以真实身份开设的网络平台。公安工作面临巨大网络舆论压力,用新技术来对付因新技术产生的新问题是公安微博产生的基础,也是公安机关在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创新。公安微博是公安机关的网络延伸,各公安微博功能定位上存在着差异。公安微博在应对网络舆论、工作方法与机制创新、增强民警平等意识、和谐警民关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粉丝效应局限性、网络随意性、微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9.
善治做为一种良好的治理模式,有其历史必然性,将成为治理的一种趋势。善治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搭建了一个理论平台,发挥着具大作用,并且二者在目标及本质方面存在着价值终极意义上的共性。在善治理论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政府自身治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培育公民社会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通过善治,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美国民众的权利意识觉醒,人们为维护个体或群体利益而采取行动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被动"或"服从"公民观逐渐转向"主动"公民观,主张以一种积极和理性的态度参与社会和政治公共生活,以满足民主制度的合法性要求。"主动"公民观对美国公民教育理念与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主动"公民教育理念提倡在多元化的美国社会,通过实践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形成公民权责意识、养成公民品格,并掌握"对话与合作"等公民参与技能。在联邦政府推动下,美国逐渐形成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1.
微博具有参与主体和受众广泛、信息内容鲜活、传播高效等特点。公民通过微博发表呼声更便捷、政治参与热情更高涨、接受反馈更及时,微博使得公民政治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兴利除弊,合理引导,正视微博的消极影响,通过将微博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增强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深化微博在政治领域的研究实践等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是近年来政治学研究的新热点。作为微博最为庞大的使用群体,青年的微博政治参与问题更加值得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大学生搜集实证资料,对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现状、价值判断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程度仍然较低,但是存在参与高涨的可能性;除了微博自身因素外,政治环境、社会心理和个体特征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3.
盛捷 《江苏政协》2011,(8):45-47
<正>协商民主理论形成于20世纪末期的西方政治学界。它是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主要是指在政治共同体中,自由与平等的公民通过公共协商而赋予立法、决策以正当性,并经由协商民主达至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其核心是公共协商,其实质是以理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善治理论与公安人口管理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治理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前沿治国理念,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的一种趋势.目前我国公安人口管理法制建设存在法规滞后、法规效力层级较低、程序性规范欠缺、自由裁量权过大、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以及缺乏有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监督和责任的规范等问题.以善治理论为指导,完善我国公安人口管理法制建设应当明确公安人口管理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指导原则,在稳定性、统一性前提下,加强我国公安人口管理法律规范的废、改、立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微博侵权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的侵害。微博缺少严格的把关机制,网络的匿名性致使对微博侵权难以认定,微博用户法律意识淡薄等,是导致微博侵权现象的主要原因。我国应完善与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微博侵权的惩治措施,实行微博注册实名制,建立微博信息发布把关机制,提升公众法律意识,倡导理性文明使用微博,以防范微博侵权。  相似文献   

16.
新浪微博社区治理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社区治理,不同于传统的公司治理或政府治理,是一种混合型的"共同民主治理"。这种模式由"政府—企业—网民"三种力量联合构成,不同的治理机构各司其职、共同合作。其中,社区委员会主要负责维护社区基本秩序,实施社区治理;同时,国家机构参与监管,打击网络违法行为,公司也进行监督,保障微博正常运作;重要的是,每一个网民也实施自我约束和自律,由此创造出一种自治型的互联网社区。"共同民主治理"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互联网治理模式,发挥了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作用,也逐步培育了理性与协商精神,最终促成微博社区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于伟  ;李天博 《前沿》2008,(7):67-69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而当前对于国内的研究大多是从介绍产生于西方国家的善治理论的角度进行的,对于公民社会对善治的促进作用则研究的相对较少。因而,该文拟从这一角度展开研究,首先分析善治理论的产生及主要代表性观点,继而引入公民社会对中国实现善治的促进作用,以期能够有所发现。最后,提出一个尚需深入探释的问题,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和善治的核心价值,而公民参与意识是自主性公民参与的必要前提。本文从实证角度考察了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意识的关系。研究发现,参加志愿组织具有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和社区参与意识的功能;参加官办组织和社会宽容只激发政治参与意识,而信任对两种公民参与意识均没有促进作用,信任熟人反而不利于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因此,我国应积极推动公民参与网络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志愿组织的发展,推动适用于现代复杂社会的社会性信任,在全社会推广社会宽容和和谐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当下我国司法领域面临着深刻的信任危机,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司法运作是实现公民参与权等相关权利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具有正当性。但公民参与司法运作的权利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公民的言论自由与司法权存在着冲突,公众的知情权与个人的隐私权也存在着冲突。公民的网络参与一方面增强了司法的民主性,另一方面网络舆论所形成的压力还影响着司法权威的生成。因此,司法机关也应建立起理性的回应机制,对网络舆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引导和应对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媒是一种公民参与的新载体和新途径,孕育着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新型沟通模式.但是,网络信息的复杂性、网络文化的解构性、网络立法和网上身份认证技术的滞后性,容易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网络时代政府对信息集权控制的隐蔽性,可能导致"技术官僚为民做主";"数字鸿沟"现象、政府部门网络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强等因素,制约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沟通.基于此,应积极构建政务公开的法制环境、公民网络有序参与的保障机制、"数字鸿沟"的技术防控机制,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公务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充分地利用网络传媒与公民社会进行有效沟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