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婚姻是每个人的事情。古往今来,关于婚姻的论说举不胜举,但有关婚姻契约的话题却有些少见,而具体阐述婚姻契约关系的文章几乎没有。众所周知,婚姻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因此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婚姻完全寄托在社会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救济上。笔者认为,在社会制定婚姻法律制度保障个人婚姻权利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每个人更应该认清婚姻的本质,正视自己在婚姻中的权利义务,对自已的每一个行为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认真对待(或者经营)自己的婚姻。本文就是从社会契约(本文所指社会契约都仅指民商事领域)的角度来分析婚姻关系。笔者认为,婚姻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既有作为契约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时,婚姻关系也是一种心理契约关系,它于无形中制约着婚姻中的男女,这种制约导致了许多规避婚姻法律的社会现象,因此,笔者强调,婚姻契约关系应由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2.
婚姻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法律的概念,应该历史地、有条件地、相对地予以把握.婚姻在本质上属于民事契约.婚姻是两个主体人格的升华,具有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婚姻关系应该予以权利化.婚外性行为可以导致违约责任甚至侵权责任的产生.婚姻自由与婚姻责任必须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3.
贾静 《青年论坛》2003,(5):102-103
传统“婚姻”概念是指男女两性间的一种社会关系 ,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越来越多特殊的婚姻问题得以涌现 ,如变性人、同性间的关系等 ,对此是否能称之为“婚姻” ,我国无明文规定 ,各国对此观点也不尽相同。笔者统称这些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为“特殊婚姻” ,仅作法律意义上的前瞻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婚姻身份协议正以越来越丰富的形态出现,中国民事立法尚未对其效力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对其效力认定不一。婚姻身份协议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契约,它是饱受家庭暴力、婚外情等行为困扰的女性自我保护的一种救济手段。但建立在性别不平等基础的婚姻身份协议必然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这些受侵害女性的权益保障命题绝不仅仅通过婚姻身份协议就能够完成,它需要国家公共政策主要是法律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造运动是围绕《婚姻条例》的颁布、实施展开的,尽管存在一种婚姻绝对自由的偏差,但总体上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这场运动既以妇女解放为目标,又是引导妇女参加革命的重要手段。它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曾琼  ;何文燕 《求索》2008,(2):149-151
我国在2001年的婚姻法修正案中正式确立了婚姻无效制度,并对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效力、财产、子女及时效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反映了新的制度设计理念,这是我国婚姻立法的一大进步。但作为我国婚姻立法中一项新的制度,不仅自身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而且还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7.
婚姻契约视角下我国婚姻法的缺陷与建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新  刘洁 《求索》2010,(3):161-163
本文从现代婚姻契约本质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2001年婚姻法在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离婚损害赔偿、探望权、共同财产分割等问题中的不足,提出完善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制度,健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设立亲权制度,改善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度,以及增加保护第三人合法权益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强烈的男孩偏好传统,以及近年来持续上升的出生性别比失调,导致了婚姻市场上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农村地区的婚姻挤压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全面展示了青海省HY县S乡的婚姻现状,发现当地婚姻市场已经失衡,男性婚姻挤压严重,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西北农村地区婚姻的真实现状.  相似文献   

9.
赖晓凡  刘晓  向月波 《前沿》2011,(4):71-73
法律学家认为,婚姻是由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所确认的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结合,是以男女两性关系为基本内容并为一定社会所认可的一种社会关系。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对婚姻的目的、婚姻资源稀缺性、婚姻的成本与收益、婚姻的效用、婚姻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当代单身群体的大量出现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英国:风气变了;俄罗斯:同居者众,独身者多;美国:实行契约婚姻?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传统中,生育子女是婚姻的目的,婚姻则为生育子女的手段,但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婚姻价值的重新定位以及节育技术的逐渐完善,婚姻与生育的统一渐渐被打破,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而与之相适应的立法却略显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当前的社会目标,也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方向。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婚姻家庭问题可以找到市民化的可能突破点。由于社会流动、婚姻挤压、双重边缘人的身份尴尬、婚姻策略的盲目调整等方面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婚姻家庭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特性,丰富了婚姻内涵的同时又带来了很多的社会管理难题。因而以婚姻家庭为突破口,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分层化、专门化研究,探索在新型城镇化和市民化的进程中如何缓解成婚难问题,改变婚姻迁移循环式流动的窘境,减轻抚幼赡老维持家庭的经济压力,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2001年4月28日新《婚姻法》颁布实施,然而适用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立法机关、执法机关予以高度重视。作者针对以下三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即一、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方面;二、经济帮助方面;三、强制证人作证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理论的构想,力图使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更加周密、严谨、公正地保护民事立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三代船民的婚姻都呈现出同质婚姻的很多共性,这也验证了布劳的同质交往原则的适用。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方离婚率迅速上升的情况下,船民却仍然保持着非常低的离婚率,而船民们保守稳定的同质婚姻和稳定的家庭结构或许能给高离婚率背景下的人们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承认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 ,才能更好地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婚姻家庭秩序 ,保护事实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主要从定量的角度对土家族传统婚姻文化在当代的变迁进行研究。认为,当代土家族婚姻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族际通婚和通婚的空间范围有所扩大,近亲婚配在逐步减少;未婚比例大幅度下降,而有配偶率则大幅度上升;早婚有下降的趋势,初婚年龄则呈上升趋势;离婚比例有所增长;择偶标准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具时代特征;婚姻仪式简约化;等等。土家族婚姻的变迁带来了家庭的一系列变化,但并未动摇传统家庭的基本结构,传统家庭的相对稳定是土家族社会在当代保持稳定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7.
章立明 《思想战线》2004,30(5):21-26
傣泐是实行从妻居的民族,傣泐男子婚后暂时或永久地从妻方居住的模式,至今仍然盛行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泐村寨中。从傣泐历史上的封建负担、习惯法、姓氏制度等文化适应方面能够阐释从妻居形成及延续的原因,批驳了古典进化论关于从妻居是母权制遗孓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8.
海外研究中国女性史的典范著作《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一书选取最常见的婚姻及家庭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娴熟地运用女性视角,生动客观地重构和展现了宋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并通过考察宋代妇女的婚姻与家庭,指出了宋代妇女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康娜 《青年论坛》2008,(1):95-98
面对同性婚姻的挑战,西方社会对于婚姻制度的走向可以分为三种意识形态阵营,第一个阵营相信婚姻制度的毁灭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方式,认为传统婚姻制度不能适应同性婚姻的需要;第二个阵营相信婚姻制度能够改变,认为如果接受同性恋婚姻将使婚姻制度转变得更有生命力和更加公平;第三个阵营喜欢婚姻制度保持现有状态,认为包容同性恋婚姻将会改变婚姻现行的显著特征并且最终毁灭婚姻。婚姻出现了“身份危机”,面对这种危机,作为中立的法律应该综合考虑婚姻法的道德复杂性及婚姻中的国家利益,在保证不违反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婚姻制度应该接受多元化,进一步走向宽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