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阐述"和而不同"思想的历史渊源并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在跨文化交流中坚持"和而不同"应做到立足本国文化传统,不搞文化霸权主义,求同存异,和谐共处。就当今世界来说,各国同处"地球村",都在谋求发展,更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评析亨廷顿"文明冲突论",阐述中华文明之精髓—"和而不同"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和而不同"理念为化解文明冲突提供思想来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文明多样性的和谐世界的构建,它不单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不单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今天特别需要用大智慧把它弘扬开来。这里的关键词是两个:一个是"和",人人都乐于接受而向往的境界;另一个是"不同",那是"时物",那是世界本来的样子,那是创意的源泉,美的出发,充实而光辉的起点。中国文化倾向于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弄得那么紧张,不主张世界上的事都那么不可调和。"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这个世界的总原则,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和"的关键,首要在承认不同。如果都相同,就无所  相似文献   

4.
张立文 《人民论坛》2013,(28):26-28
和排名:第7位得票数:5751得票率:52.6%精华阐释:"和"的本意可以理解为:人人都有饭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没有饭,天下就乱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已经把"和"落实到生活中,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家庭内部有"家和万事兴"之说,人与人之间讲"和气致祥",做生意讲"和气生财",国家之间讲"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5.
文选德  ;周建刚 《求索》2014,(11):4-10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中"是指"执两用中"、"无过不及","和"是指"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强调均衡、稳定、差异共存。"中""和"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原生性智慧,发端于上古,逐渐由原始的宇宙观、自然观演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对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和"思想在今天为解决当代世界纷繁复杂的矛盾仍然能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以毕节试验区区情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求实、创新原则,提出推进毕节试验区扶贫攻坚思维定式的"三变"——变"要致富先修路"为"要致富先会做",变"扶贫先扶智"为"扶贫先扶市",变"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为"寻求市场订单"上。  相似文献   

7.
自2016年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投入使用以来,教材逐年进行较大修订成为常态,内容的"新"与"变",成了《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特色。要正确认识教材修订的内容之"变",就要深刻理解教材修订中的"不变",明确思政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根本宗旨,把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坚持教材与时俱进的一贯追求,在辩证把握"变"与"不变"的基础上,用好每年的《道德与法治》"新"教材。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民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品质。今天,"和"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和平的思想已经深深地积淀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之中;"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人类构建命运共同体应有的文化基础、共同的文化底蕴。只有"和而不同",才能最广泛地凝聚和发挥一切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凝聚用之不竭的巨大活力、提供取之不尽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要把长效机制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确保"慈孝"化虚为实,变"软"为"硬",变"个人行孝"为"集体行孝",使慈孝文化建设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抓手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把建设慈孝文化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李佐军 《小康》2004,(11):18-18
在所有规 划中,最重要的 规划应是制度 变革或体制改 革特别是其中 的政府职能转 变规划,因为制 度是个"纲", "纲举"则"目 张",将制度变 革规划好了,其 他规划的实现 就有了依托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13.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8.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侦查虚拟化”、“虚拟侦查”是伴随智能犯罪高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侦查而来的新名词.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究竞何谓虚拟化?虚拟化这个概念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否得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从“虚拟”一词的本源词义入手,对当前学界中的“侦查虚拟化”等观点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揭去“虚拟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