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关注民生的伦理学依据是"以人为本";政治学依据是保障和促进民生属于国家的社会职能。新时期民生问题凸显,其经济根源是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政治根源是我国的政治层面的改革整体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腐败以及由此形成的"权力资本"对社会利益不合理的瓜分有关。改善民生,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是关键,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改善民生的公共体系;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重在培养社会自身"造血"功能;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发挥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要看人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当前,社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易发期,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在这个关键时期,要解决好社会矛盾,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笔者认为,人大干部要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适时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思想政治工作具的指导意义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我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时期的特殊阶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是改革的攻坚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正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在思想文化领…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09,(3):93-93
张健在《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6期撰文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弱势群体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权利贫困。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权利贫困的主要表现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立法不完善,其政治参与成本较高且条件比较苛刻。因此,解决弱势群体民生问题,就要加强有关政治参与立法,使弱势群体的政治权利得到保证;完善政治参与制度建设,为扩大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证;建立政府支持系统,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提供能力和素质基础;健全社会组织,为弱势群体政治参与奠定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5.
法治的实现必须以对权力腐败的有效遏制为条件 ,权力腐败现象的根治又有赖于法治的建设。权力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担任公共职务的国家公务人员 ,利用其特殊身份 ,违反权力运行的规范要求而滥用职权 ,谋取私利 ,使公共权力产生异化或嬗变的行为。它比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对实现依法治国的影响都更直接、危害更大 ,成为依法治国的严重障碍。权力腐败直接动摇着实现依法治国的社会政治基础。要顺利实现依法治国 ,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 ,离开稳定 ,一切都无从谈起。当前 ,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的深层…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0,(5):92-92
何平在《江淮论坛》2009年第6期撰文认为,从法理的角度看,民生问题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等社会权利能否落实的问题。当前,解决民生问题,需要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建立社会自我纠偏机制,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完善社会立法体系,是解决民生问题、使民生得以长久保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夏月华 《传承》2014,(10):112-113
当前,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任务艰巨。它要求我们从历史、现实、国际等视角全方位地把握我国现阶段的矛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战略。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迅速城市化的农村中国家与社会的紧张关系集中表现在土地征用问题上。政府征地所引致的后果已远远超出经济领域 ,扩展到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因此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征地已成为一场政治层面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而限制公共权力、保障农民权利则为争取改革成功提供了一条可能性思路。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既突出了关系国家稳定的政治性问题 ,又为解决这些问题准备了日益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七条:在民生理论创新中解决民生问题;在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在革命和改革中解决民生问题;在"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中解决民生问题;在构筑相关制度、体制、机制过程中解决民生问题;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运用科学的民生工作方法中解决民生问题;在借鉴前人和别国经验教训中解决民生问题。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当前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和谐警民关系视域下的民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政府最基础的工作,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公安机关处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前沿,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力量,又是重要的保障力量,解决好民生问题,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利益表达的价值在于面向社会,而不是在自家客厅里的自说自话。如果说"表"是利益主体的自在行为,那么实现"达"就应当是利益相对人的自觉行为,也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期,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期,社会矛盾凸显多发期,与之相伴,社会各方面也处在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  相似文献   

12.
汪业周 《传承》2007,(8):82-83
贫富差距问题既是当代中国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既然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就应当从政治的视角来认识,从政治的层面来解决。从政治哲学的视野,贫富差距问题具有天然的政治逻辑。在当前,如何在公正理念引领下合理确定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权力边界是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民生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民生问题,格外重视民生事业,不仅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而且明确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路方法,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实践指南。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14.
县政运作的权力悖论及其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县级政权在政治运作中,存在着有限权力与无限责任的结构性矛盾.为了破解县政运作的权力悖论,各地进行了许多改革探索.但在没有解决县委书记授权来源这一根本问题的情况下,这次改革能走多远、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还要拭目以待.中国县政改革的方向,应是建立在行政分权和政治分权基础上的民主自治.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简政放权改革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权力下放在上下级政府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如何调整和分配。结合对社会组织的行政审批权的改革,寻求行政权力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地方行政审批权力的配置会寻求法律法规及其原则的支持或者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授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会对权力配置的改革进行政治风险与社会压力的权衡。这种法律与政治的博弈是影响地方行政权力配置的重要力量。这对新时代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中进一步解决层级政府之间与部门之间权力配置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升为党和国家最重要的任务,改善民生的条件已经具备,民生问题也成为社会矛盾凸现的基本原因,更是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民生问题是具体的历史的,大量地表现为现实利益。民生不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中近期应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7.
坚持与时俱进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以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正面临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铁路改革也进入深层次攻坚阶段,并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和严峻的挑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更有效地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的机制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公共权力的运行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公共权力的扩张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公共权力的不合理增长及一定程度的失控却是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促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并进入攻坚阶段的社会发展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如何继续推进,如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权力制约机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所谓权力制约,就是公共权力所有者运用民主与法制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公共权力行使者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能否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共权力制约机制,事…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事关百姓福祉和发展大局,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课题组通过对淮北市扶贫攻坚工作的调研,从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坚持分类精准施策、加快发展集体经济、推进子女孝道扶贫和落实扶贫攻坚责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问题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改善和保障民生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而且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改善和保障民生是我党长期艰巨的奋斗目标和奋斗过程,要把民生问题作为一项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