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在一些文件中看到,也常听一些人讲到:反“左”反右应当实事求是,有“左”反“左”,有右反右。这样讲,从一般思想原则上看是对的。但止于此就不够了。因为一般原则只能作为观察问题的向导,而代替不了对矛盾特殊性的认识,对实际工作起不到具体  相似文献   

2.
我党在七十年的领导工作中,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全党注意,这就是反对“左”的错误倾向后出现右的错误倾向,反对右的错误倾向后又出现“左”的错误倾向。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反对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后来却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反对了这些“左”倾错误后,抗日战争初期又出现了王明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错误,1957年开始了反右派斗争,后来却出现了反右斗争扩大化,经济建设“大跃进”直至“文化大革命”等“左”的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批判了“左”的错误,但在1986年和1989年却出现了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为什么会反“左”出右、反右出“左”呢?  相似文献   

3.
“文革”十年,是“左”的极致,造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大灾难;发生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由学潮到动乱直至北京反革命暴乱,是右的极致,造成了又一次惨痛的损失。痛定思痛,人们难免进行这样的哲学思考: 怎样才能既不“左”又不右?怎样才能既反“左”又反右?通过学习唯物辩证法,我认为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正> (一)主要防止“左”,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今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考察时,明确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从原则上讲,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所当然的是有右反右,有“左”反“左”。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右与“左”有不同的表现,对反击的重点,应当明确。虽然有的时候,挑战来自两方面,既有右,也有“左”,但更多的时候,挑战主要来自一个方面。邓小平同志“主要是防止‘左’的思想”,大致产生于“文革”后期。在这之后,他一直坚持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5.
陈家瑜 《新东方》2004,(7):16-20
列宁在建党实践中始终坚持同党内出现的“左”的和右的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他在1910年3月发表的《论政论家的短评》中,首次把这种斗争概括为“两条战线的斗争”。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两条战线上开展斗争,既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又反对“左”倾机会主义。列宁还指出,“左”倾和右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和互相补充,在反“左”时要注意防右,在反右时要注意防“左”,以  相似文献   

6.
<正>左、"左"、极左、右、极右;反右,反"左",反"形‘左’实右",反"左"防右,等等——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些词、这些事;半个多世纪的政治史,在相当程度上也就是"左右"这两个字的历史。凡是有政治头脑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严肃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就提醒我们:只有开展深入持久的反倾向斗争,尤其是反“左”倾斗争,才能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 ,相对于右的错误倾向而言 ,其“左”倾错误的危害更大 ,往往纠而复生 ,反“左”斗争则成为党内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近80年的历程中反“左”斗争的情况 ,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屡犯“左”倾错误的总根源和社会历史、思想文化根源 ,并从五个方面总结和归纳了反“左”斗争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整整20年了。在这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回顾一下我国思想战线上反右和反“左”的历史轨迹,对于我们更好地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是大有好处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鲜明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左”倾的错误,使我们国家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  相似文献   

10.
防“左”反“左”首先要破除“宁‘左’勿右”的思维定势,而分析并掌握这种思维定势形成的原因,则是破除“宁‘左’勿右”思维定势的重要前提。本文在三个重要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探讨:一是在国际共运和我党历史上形成的“‘左’比右好”的观念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向;二是认为“左”倾的社会根源是小资产阶级,比右倾更容易博得谅解和同情;三是建国后人们在“左”的氛围中生活了20年,体验深刻。持续不断的“左”倾思潮的猛烈冲击,在人们的头脑中层层打上“左”的烙印,从而形成“宁‘左’勿右”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1.
<正> 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发表后,全国掀起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新高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党的组织部门必须进一步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摆脱各种旧观念、旧框框的束缚,更新用人观念,大胆大批量地选拔德才兼备的经济人,充实列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真正带领群众走改革创新之路的坚强的战斗集体。破除拘谨求稳的“顺当”观念强化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大胆选拔敢闯敢冒的干部长期以来,组织部门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左”的思想禁锢,在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上,习惯于宁“左”勿右、求稳求顺的思维定势,宁可“保守”一些,而不愿背“用错人”之嫌疑,对那种谨小慎微、墨守陈规,遇  相似文献   

12.
年前,笔者有幸率一科技代表团赴波兰访问10天,并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停留3天。耳闻目睹波、匈这几年风云变幻、世道沧桑的历史踪迹,不由引起一番深思。早在50年代,“波匈事件”就曾引起轩然大波。我国的“反右运动”,同此也不无关系。这既说明他们早在40年前,就敢对原苏联的“指挥棒”说“不”字;同时也说明,西方反  相似文献   

13.
“左”倾思潮的性质是什么?人们长期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左”是方法问题,右是立场问题。“左”比右好,宁“左”勿右成了人们政治生活的基本的思维定势。实际上,“左”和右一样都是立场问题,是站在一个事物的两个极端,实质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否定和背离。“左”尽管比右在认识上显得更复杂更艰巨一些,但它同右一样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执政风险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犯错误的风险;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不力的风险;精神污染的风险;腐败变质的风险;脱离群众的风险以及西方国家威胁、制裁与和平演变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的基本对策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5.
涂光群 《同舟共进》2009,(11):46-50
【周恩来、陈毅连续讲话,文艺界迎来"乍暖"之春】经过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跃进"、1959年的反右倾、1960年初的反国际修正主义,自1960年下半年起始,中国走向了全面调整时期。文艺界重申贯彻双百方针,广泛团结作家。  相似文献   

16.
《春秋》1998,(1)
兴师问罪1958年,继反右斗争之后,在山东“左”的思潮迅速升温,认为政治思想战线的斗争还不彻底,问题搞得还不深不透,胜利还不够伟大,必须再来一次运动,叫做“整风补课”。在当时的大气候下,所谓“右倾”成了最主要的大敌,而“左”的一套则是最革命、最时髦的东西。本来已经“左”得要命了,还是认为“左”得不够。于是,一场疾风暴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不久前深刻地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相似文献   

18.
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到实处,就迪庆州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要认真抓好落实。首先,要将十四大精神落到自己的思想实处。就迪庆州而言,通过学习,必须使大家弄清反“左”防右的重点问题;姓“社”姓“资”的是非标准问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同时,要敢想、敢干、敢闯、敢冒。迪庆各族人民从不同的社会形态一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站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上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客观实际就已决定在迪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几乎没有任何可照搬的东西,唯一的出路是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在实践中闯出道路,在探索中干出经验,在开拓中冒出模式。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党的十四大报告重申:“在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上,在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防止“左”,就必须对“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对“左”的认识有偏差,从而使防止“左”往往不能彻底。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左”的实质与危害。  相似文献   

20.
1992年1月下旬,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在深圳发表重要讲话,推动改革开放的步伐以更快的速度前进。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旗帜鲜明地反击了“左”的思潮,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他告诫我们:“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针对一段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中姓“社”姓“资”的问题,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