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推进,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新型政府治理工具,在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实践过程中既表现出其管理主义导向下政府绩效治理功效,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全新的政府责任治理内涵。然而,由于受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实效性不足、结果运用功能弱化以及配套制度整合性不够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政府责任机制存在结果导向理念淡薄、行政问责机制不健全、绩效责任落实较难、责任结构欠协调等问题。当前,亟需通过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完善行政问责与责任追究制度,实现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的制度整合,来解决好这些问题,加快推进政府责任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在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后,最近有陷入评估困境的趋势。同体评估是困局之源,其解决需要在理论层面有所突破。从评估对象界定切入,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性质进行分析,提出及解释了"管理评估"和"治理评估"两个范式,并尝试提出了"异体评估"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以人大为主导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结构的理论框架。基于人大的异体评估路径切合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及其肇兴的体制改革诉求,有望建立起适合中国实际的政府绩效评估动力机制,进一步释放评估活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缺陷和不足,而治理和善治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思维与研究范式。治理与善治理论表明,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在于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与新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种种不适应而产生的社会张力。防范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药方在于创建社会善治模式,主要策略有:培养公民价值与公共利益至高的价值理念;制定一套共同认可的善治制度规则;推进政府改革,提升善政能力;壮大公民组织,夯实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府把工业化社会的官僚制政府范式变革为新的政府治理范式,改变着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业务流程、行政权力结构。信息时代政府治理范式创新的特点在于:无缝隙的政府治理、以公众为中 心的政府治理、交互性的政府过程、“一站式”政府服务。建构电子政府的治理范式必须从国家统治向政府 治理转变、创新公共服务程序、建构电子政府绩效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公安研究》2012,(1):44+77+92-94
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范式与实践逻辑 陈潭、黄金在《学海》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基于公民本位、崇尚服务理念、追求公共利益的现代政府模式,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改革中的热门话语。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在委托代理理论、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理论的基石上,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正与平等、效率与竞争、廉洁与透明、民主与参与等公共价值,建设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回应型政府和企业型政府成了必然的路径选择,这亦是实现善治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府是信息社会政府治理的核心模式,其实质就是把工业化社会的官僚制政府范式变革为新的治理范式.官僚制是最适应工业社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电子政府是对官僚制的创新与超越.以公众为中心、顾客至上、政府绩效是电子政府治理的基本理念;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网络化、公共权力行使分散化与民主化是电子政府治理的范式要求.  相似文献   

7.
邓文  王琦 《长江论坛》2018,(2):55-58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目前,我国基层政府治理面临着治理理念落后、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治理职能不明确以及多元主体协调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为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必须从树立现代化治理理念、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基层政府治理职能、提高基层政府与多元主体协同共治能力等方面入手,促进基层善治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政府绩效的提高始终是政府改革与追求的目标,而绩效评估则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完善。本文从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地位入手,分析了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现状,对如何加强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顾客满意"是政府绩效管理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全球化政府绩效改革和世界警务绩效评价趋势的推动下,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安行政必须积极探索新型的警务绩效评估机制。而构建顾客导向型警务绩效评估机制正是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其路径选择包括树立顾客导向的警务绩效评价理念、建立公众满意绩效评估体系和完善以公众评价为主导的警务绩效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周琼林 《传承》2008,(14):44-45
伴随着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要求政府治理的价值理念相应的发生转变。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必须首先构建和谐社会的善治理念。从和谐社会和善治理念的内涵来看,和谐社会与善治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一致的,善治是和谐社会的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卞菊 《前沿》2006,(8):147-149
“更少的统治,更多的治理”,以此为座右铭的治理理论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对全球治理、国际政治、国内行政以及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良好的治理”的善治理念及其要素则对当代中国的政府管理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善治标准为标竿的政府管理改革,实际是政府、社会、公民以达成多元共治的良性互动状态,建构多元共治网络为目的的递进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提升政府信任机制,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是政府管理改革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报告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绩效评估是现代政府管理的前沿课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国家为应对科技进步、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环境条件,解决财政赤字和公众信任问题,普遍实施了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理念的政府绩效评估。有的国家将这一举措作为政府改革的突破口。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绩效评估作为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真研究、制订全面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以正确政绩观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是在政府行政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本报告简要阐释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理念和功能,论述了我国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建设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要求政府治理的价值理念相应的发生转变.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必须首先构建和谐社会的善治理念.从和谐社会和善治理念的内涵来看,和谐社会与善治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一致的.善治是和谐社会的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政府绩效评估,是在西方国家市场化、法治化发达的行政生态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管理理念和方法。但国外理论模式如果缺乏对中国具体国情的关照,缺乏对自身运行的内在逻辑分析,就很难对现实具体环境产生有效的指导力。所以,要顺利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首要的前提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其自身存在的内在困境。从根本性和长远性角度出发,要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理念困境、动力困境、路径困境和技术困境进行深入分析,使我国推行政府绩效评估的努力成为一种可能的制度变迁,进而深化我国政府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范围内,治理和善治理论已成为行政改革的全球性、国际性话语语境和分析背景,其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正在成为中国行政改革的前导性话语和有效的分析范式.着眼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新要求,在治理理论的语境和分析范式的解读下,新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应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以公共性与治理性有机统一的公共治理型职能模式为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杨镪龙  许利平  帅学明 《前沿》2010,(1):137-141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公共治理就开始成为整个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众多的治理学说中,"善治"一说最具代表性。在和谐社会协同治理视阈环境下,多元治理主体摒弃零和博弈,达成了互动合作的正和博弈关系。我国协同治理范式遵循政府主导、多元协同治理格局。政府与公民社会共同作为公共生活治理主体,是相互制约、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互助共赢的基础上谋求具有善治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政府绩效评估,是指基于特定的价值取向,运用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政府部门的效率、效能、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度,以及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和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的过程。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行政府绩效评估,不仅是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实现公共责任机制、增强服务效能、改善府民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和外部动力。然而,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却深受评估文化、理论研究、行政体制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制约和阻滞。因此,需要从改进评估文化、加强本土化理论研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四个方面,为政府绩效评估营造良好的评估环境、提供有效的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武汉市要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在全面准确理解服务型政府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以服务型政府价值理念为导向的政府行政效能绩效评估体系,以评估促改革,以评估促建设,加速推进武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两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中央政府规模无序膨胀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中央政府层面改革的成效,最终依赖地方政府.因此,相对落后于中央层面的地方政府必须以善治理念作为终极价值取向,优化政府规模.善治理念就是要以实现公共服务目标最大化,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作为优化地方政府规模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公共治理就开始成为整个学界关注的热点。在众多的治理学说中,“善治”一说最具代表性。在治理和善治理论中,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着深刻变化:命令与控制的被动管理网络被平等、弹性、柔化的网络组织结构所取代;传统的采用管制与禁止的单一治理范式进化为激励和促进的多元治理手段。在和谐社会视阈环境下,公共治理多元主体摒弃零和博弈,达成了互动合作的正和博弈关系。我国协同治理范式遵循政府主导、多元协同治理格局。政府与公民社会共同作为公共生活治理主体,是相互制约、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互助共赢的基础上谋求具有善治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