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结来 《公安研究》2010,(6):57-61,76
基层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在办案中经常遇到信用卡诈骗罪不够追诉标准如何处理、刑法意义上的信用卡范围如何确定、恶意透支期限如何起算、有效催收方式和催收送达如何理解、持卡人使用多张信用卡套现资金如何处理等常见实务问题,通过刑法学理论对上述问题的法律适用进行阐述,对于拓宽侦查视野、有效打击银行卡犯罪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用卡诈骗犯罪从无到有,犯罪手段从简单到复杂,信用卡诈骗案件的日趋高发性和多样性,严重破坏我国金融管理秩序,扰乱市场经济的运行。侦查机关要认真研究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实践,对信用卡诈骗案件的侦查方法进行研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作为经济犯罪的一部分,近年来受到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目前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现状为:刑事案件数量上升趋势较快;犯罪类型高度集中;连续性犯罪和跨地区犯罪现象较突出;共同犯罪、单位犯罪较多;案件专业化、智能化程度高;通过信息网络实施和具有涉外因素的犯罪案件不断增多。为更好地打击此类犯罪,应转变侦查理念,坚持精确打击、全程打击的执法策略;苦练内功,提高侦查技能,强化侦查力量;加强调查研究,严格掌握法律政策界限;积极拓展渠道,加强信息沟通,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信用卡业务迅速普及发展。利用信用卡诈骗的案件与日俱增,信用卡诈骗犯罪依托信用卡这一新兴的金融工具,在犯罪手法、侦查策略上都有别于传统刑事犯罪,给各级公安经侦部门的侦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针对信用卡诈骗案件的现状与成因,本文分析了一些实际办案过程中可以运用的侦查对策,以充实本罪侦查方面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犯罪是伴随着信用卡业务而滋生的一种犯罪,文章详细阐述了信用卡犯罪行为的认定,为正确开展侦查提供了前提条件。随之提出了侦查中应注意的六个环节,为破获此类案件提供了侦查方向。  相似文献   

6.
曾军 《公安研究》2008,(1):41-44
便衣侦查作为一种重要的侦查模式,与传统的侦查模式相比,侦查主体具有隐蔽性、侦查对象具有不确定性、侦查行为具有主动性的突出特点。当前多发性侵财犯罪的高发,新型犯罪形式的不断出现,需要公安机关不断丰富侦查模式,实现侦查模式和打击模式的多样化。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创立了以侦查防范理论为指导、以情报信息为依托、以精确研判警情为导向、以精细经营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的便衣侦查机制,在打击多发性系列侵财犯罪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犯罪日益突出,其犯罪的隐蔽性和高智能性有别于其它刑事犯罪,并对传统的犯罪侦查方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黑客在网络犯罪的犯罪主体中占了很大比重。在打击网络犯罪的工作中,侦查部门应对黑客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在网络犯罪侦查中充分利用黑客资源,使侦查工作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普及,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实施犯罪行为或者实施联系犯罪同伙、网上销赃等关联行为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网络上蕴含着大量的犯罪信息。侦查机关应当进一步提高从网络中获取犯罪信息的能力,以期更有效的打击、预防犯罪。刑侦基础工作的任务是挖掘犯罪信息。侦查机关通过履行日常管理职能积累犯罪信息、对重点人员和重点空间进行有效监管,以期达到收集犯罪信息、打击和预防犯罪的侦查目的。  相似文献   

9.
信用卡诈骗案件的立案应谨慎,严格刑法入罪,对信用卡透支到期不还的行为不能都以犯罪论处,刑法重在打击恶意透支行为。侦查机关应分析犯罪分子作案规律,严密布控,伺机抓获现行,或从涉案信用卡入手挖掘侦查线索。侦查人员应注重现场勘查,从犯罪分子遗留信息如监控录像记录、指纹、通信和住宿登记信息等入手突破案情。还可以通过对POS机商户的业务进行排查,发现可疑线索,集中查处一批信用卡诈骗案件。侦查中,应注意针对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进行证据收集,如伪造的或作废的信用卡、催收记录等。  相似文献   

10.
李劲鹏 《公安教育》2023,(11):42-46
<正>自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的第一张信用卡后,我国信用卡发卡数量稳步上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全国开立银行卡数量已达95.73亿张。近几年,信用卡诈骗犯罪是公安机关打击金融诈骗类犯罪的最主要类型,而恶意透支占全部金融诈骗犯罪案件的七成至八成。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程序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信用卡诈骗罪呈现多发态势,尤其是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虽然这只是个罪,但其影响已经超出个罪的范畴,且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在刑事审判实践中,通过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主客观方面构成要件的解读,发现了这一个罪解读中存在的两个悖论。其主要原因是该罪的入罪门槛过低,刑罚权的干预范围过大,同时法律条文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修订该法条,可以借鉴德国立法模式,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行为从信用卡诈骗罪中剥离出来,独立成罪。  相似文献   

12.
信用卡诈骗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类新型犯罪。对于假借信用卡非法获取财物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是否一概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犯罪,国内外理论和立法并不统一。以我国信用卡交易的实践及其交易规则为基础,分析我国信用卡诈骗犯罪的行为构造;在借鉴、考察国外相关立法和未来信用卡发展趋势等的基础上,提出:作为一种现代新型犯罪,我国刑法中的信用卡诈骗罪兼有传统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双重属性。由此,可以有效避免实践中对相关犯罪行为定性上的分歧,并能适应未来信用卡犯罪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台湾居民恶意透支我国大陆信用卡后逃回台湾的案件呈日趋增多的势头,然而由于两岸刑事法律规范对此行为规定存在差异,台湾地区并未将此类行为界定为犯罪,由此给大陆司法机关办理此类案件造成极大困扰。因此,只有建构台湾籍大陆银行信用卡持有人实施“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防控机制,才能有效遏制这一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4.
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五)》)的新增罪名。它的出台结束了我国刑法领域长期以来对于以信用卡信息为犯罪对象的行为无法适从的局面,这将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日益猖獗的信用卡诈骗犯罪活动。但是由于本罪名出台时间较短,司法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再加之无相关配套的司法解释,造成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如何认定本罪出现了很多分歧和争议,导致司法实践行为的不统一。本文从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信用卡信息的内涵与范围以及接受他人无偿提供信用卡信息行为的归罪问题三个方面对当前司法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备受关注的许霆一案,使人们开始关注刑法中有关信用卡的犯罪。冒用他人信用卡是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之一,也是认定犯罪的难点之一。刑法仅规定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而没有规定对其他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如何认定。应考虑到行为人实行前一非法行为的方式,及与后一冒用行为的关系,来确定行为的性质与罪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用卡的运用也逐渐普遍起来,而犯罪分子更是瞄准了信用卡制度的不完善和法律的漏洞,使信用卡诈骗罪也在近年来逐渐成为金融诈骗罪领域中的一项主要犯罪活动,而实践和理论的分歧使此项犯罪的司法认定存在诸多的争议,作者拟就此问题作详细的解释,为防范犯罪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7.
金融犯罪发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部位和动脉系统,所以,比一般经济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和经济破坏力,尤其是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的频繁发生,成为近年来发生在金融领域内波及面广泛、社会危害性严重、在金融犯罪中增长最快的高频犯罪。文章从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多个层面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有利于金融机构完善信用卡管理与防范制度、有利于公安机关提高侦破诈骗类案件的破案率。  相似文献   

18.
智能卡诈骗犯罪,是全球经济犯罪的全新类型,更是有组织跨国犯罪团伙关注的焦点。文章介绍了智能卡诈骗犯罪的犯罪途径,即主要通过信用卡、透支卡和储值卡实施犯罪。并介绍了目前澳大利亚防治智能卡诈骗犯罪的三项策略:智能卡发行商策略,商家策略和技术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