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江东去:沉浸在历史中的思索──对晚唐咏史诗的一种描述成松柳(一)咏史这一诗体最早见于班团赞美孝女缇萦的《咏史》。但那从本质上来说,不是诗。“质木无文”,毫无诗意。魏晋六朝间,咏史诗“渐渐多了起来,《文选7)中已专列《咏史卜一类。此时也出现了不少佳作...  相似文献   

2.
怀古诗的诗学本质及其精神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现实生活与人审美感知指向多元而多端,但中国古代文学怀古主题却在其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较为恒定的表现形式。有的学者认为,“怀古”是就其在诗中地位而言,在“咏怀”和“咏史”之间,“咏史诗是有感于某一历史事实,怀古诗是有感于某一历史遗迹。但历史事实或历...  相似文献   

3.
余霞  夏菁 《求索》2011,(9):209-211
自《玉台新咏》后,中晚唐诗成为解读晋代名妓苏小小的早期资料。中晚唐诗中的苏小小形象既具娇关之特质,又具坚毅之性情。该形象以一种悲情的格调,成为江南文化的典型符号。中晚唐诗人开始大量吟咏苏小小,形成一股引人注目的“苏小小热”。江南文化的浸染、齐梁诗风的复兴以及咏史风气的盛行等多重复杂因素促成了这一现象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对绘画之“境”的深化与追求,贯穿着整个绘画史。而“我”的表达,则是创造“境”的支点。“我”赋予独立人格、主体意识与客体高度融合,是一切真正艺术家成功的先决条件;“境”则是情理形神诗般的结合,是审美情感与自然精神的和谐统一。不同人群、不同时代对“我”与“境”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谭顺来 《求索》2013,(9):123-125
中国古典关学的理论基点是先秦哲学。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概念.“意境”的哲学基点大致有以下几种学术观点:其一.意境源于老庄哲学.该观点是基于对中国美学思想渊源的整体考察而得出的:其二,美学“意境”说深受禅宗佛学的影响,认为意境之“境”就是禅宗心学中的“禅境”;其三,美学“意境”源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该观点强调艺术“意境”是一种基于儒家诗学之上的,融入道家之“超然物外”之境并深受佛教“静穆体悟观照生命”之“妙境”。我们认为,从本质上看,意境包含着主客合一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融合互渗状态,意境生于意象,而缘于情思。意境作为艺术审美理想,要获得自身质的规定性。必须回到意境的创造中去。创造才是艺术意境实现的现实环节与中心论点。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都市小说“病相”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从文都市小说中大量的关于疾病的意象,不单纯是人物生理上的一种疾病,它们是作家运用隐喻这一艺术思维形式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学意象,它们的背后隐藏着某种价值判断。本文所关注的是沈从文都市小说中的疾病意象及其背后的文化隐喻意义。一沈从文笔下的“城市”是一座充满病态的意象化的城市。肺结核、精神病、失眠症、肥胖症、性无能、神经衰弱等是他都市小说中人物的常见病。在沈从文看来,“城里人与病人是同等意义的。”[1](P91)在小说《三三》中,沈从文曾借人物之口说:“城里人欢喜害各种病,所以病的名字特别多。”在其它时评性的文字中…  相似文献   

7.
曹禺将传统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到戏剧创作之中,“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在戏剧作品中具有整体象征意味意象的运用,突出地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且形成了戏剧结构的二重维度,扩展了戏剧表现的艺术张力。曹禺戏剧中的整体意象从根本上讲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和意象“原型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李建国 《理论月刊》2002,(10):124-125
“云雨”与“猿声”是中国文学传统中比较常见的两个意象,而它们的形成又与三峡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将运用原型研究的方法,对这两个意象的意义形成历史做简略的梳理,力求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红字》中人物的圣经原型与意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蓉 《湖湘论坛》2006,19(2):60-61
霍桑的象征主义名作《红字》因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一直倍受读者追捧。通过对该小说情节和主要人物命运的剖析,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中隐含的圣经原型与意象,即“亚当—夏娃”原型、“圣徒”原型、“基督—替罪羊”原型及珍珠的意象。正是这些圣经原型与意象的巧妙运用,使《红字》呈现出一种灵性的光辉,成为超越时代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10.
高蔚 《求索》2008,(8):128-130
诗性情感并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生命情感,而是心灵的意识活动对自然生命情感的“意象综合”,是艺术创造过程中“与创造性直觉融为一体的情感”,是一种艺术情感。它以直觉为基础,是一种直觉认识,是直觉的物化,并以意象创造为特征。它具有一定的结构,能赋予诗以艺术的形式感。它表现的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意识本身的逻辑”。它的作用就是直接展示情感活动的结构模式。它的形式轨迹与艺术的表现形式之间,具有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刘卫平 《前沿》2008,(9):78-81
苏州古典园林精妙绝伦,将建筑、山水、花木高度融合,化自然与人和谐统一,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出融多种意象群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既是诗意栖居的地方,又是隐逸文化的中心。本文试从造园立意的文字隐逸审美意象、建筑陈设隐逸文化审美意象、山水隐逸文化审美意象、植物隐逸文化审美意象分析入手阐述苏州古典园林中蕴涵的深厚的中国传统隐逸文化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2.
谭德晶  ;高颖君 《求索》2008,(3):185-187
戴望舒的诗作有一种古典美的精魂气质,其在诗境营构、意象选择等方面都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或显或隐的联系。“秋”、“青色”、“夜”的意象,以及女性、花草及“飞升”意象都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原型有着渊源关系,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戴望舒在向“现代”寻求的过程中,对古典诗歌传统的某种倾心与复归。  相似文献   

13.
翁里 《公安学刊》2006,(6):42-44,53
改革开发以来,义乌已发展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多民族、多国籍居民聚集的“移民”城市。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义乌市公安局在公安工作中创造了许多先进经验,如构建了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出入有境、服务无境”、“境外人员融入社区”等涉外警务管理模式等。正是由于义乌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两个关注、两个尊重,”即关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尊重文化多样性,才形成了本地人与外地人、本国人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和谐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游戏与文学的关系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如几何游戏《纪念碑谷》中角色的设定、情节的建构以及文学意象的运用就体现了游戏与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在电子游戏的形式下,《纪念碑谷》包含一系列如“英雄”“乌鸦”“成长”“循环”“水”“梦”等文学意象,游戏与文学构成了内容上的联系。探究这一关系,寻找电子游戏与文学的契合点,分析游戏蕴含的文学意义,让游戏成为文学的载体,有效发挥其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谈到意境 ,大多认为这是诗歌创作的专利 ,是属于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的论题。即使有人在文章研究中谈 ,也都是称之为“文境”。而且论“诗境”者多 ,谈“文境”者少。其实 ,散文作者和诗人一样 ,也追求一种情和景、意和象的艺术融合与统一 ,也期望创造一种主观内情与客观物境交织渗透而构成的艺术境界。所以 ,有无意境 ,意境的深浅 ,也是决定散文粗细高低、俗雅品位的重要因素。作为散文的意境 ,与“诗境”有相通相似之处 ,也有自身的审美特质。一 散文意境的审美特征刘勰说 :“神用象通 ,情变所孕。物以貌求 ,心以理应。”当作者的“情与景…  相似文献   

16.
诗由时间的音乐性转向空间的意象性,这是诗的历史演进的必然.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头30年,从闻一多《诗的格律》对韵律节奏的注重,到戴望舒《诗论零札》的反音乐性以及对纯粹“诗情”的膜拜,再到“九叶诗派”唐湜的《论意象》对诗的意象的高度推崇,可以看出这一演进的轨迹.究其原因,这是诗从“传唱形态”转到“印刷形态”,由口诵耳聆的听觉性转到符号形义的视觉性,在当代中国诗学中回响的余波.至40年代末,海峡割裂了一体化的中国现代诗学,但台湾诗论家们仍沿上述的流程,继续对诗学中意象概念作出宝贵的探寻.  相似文献   

17.
赵欣 《求索》2008,(6):171-173
唐代诗僧皎然的诗学思想其论述范围之广、探讨问题之细致都远远超过当时纷繁驳杂的诗格类著作的水平。其对于“境”与“意”的精准阐述在中国传统诗学史上影响深远。此种对“境”与“意”的分别论述更为清晰地显示出禅、玄理论对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生发意义,并进一步呈现出中国诗学中意境理论的初始状态。分别考察皎然的“境”、“意”理论可以一窥唐代诗学,乃至中国传统诗学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切优秀作品的制作,离不了手与心,也许还是培养手与心的那个‘境’。”从沈从文的文论和书信中,可以析出:静境、心境、情境,是其创作过程的三个层次:①静境层。静味自然,陶冶性灵,更新人格,反照人生,是作家步入创作境界的序曲。“静静的与自然对面”,即可慢慢得到一个“清虚寥廓”的境。创作要“幻想”些人世所“没有的东西”。幻想、想象,人在清静时最活跃。静境的求取,往往仰给予大自然;创作的蓝图,往往酝酿于静境层。②心境层。澄  相似文献   

19.
《周易·系辞》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虽然这里的“象”指的是卦象,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或图形,但已与当今抒情诗领域中言及的“意象”有几分相通之处。最早把“意象”二字连用于诗论中并且提出艺术思维以意象为中心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的创作总纲“神思篇”中认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后以“意象”论诗者逐渐多起来。在古代文论中,意象表现为情景物的交融,是艺术锤炼的结晶。而现代抒情诗对于意象艺术的重新认识和深入探讨则更多地有赖于西方象征派和意象派对意象的鼓吹与实践。意象派诗人认为意象是“呈现于瞬间…  相似文献   

20.
杜梅 《前沿》2013,(17):199-200
李贺和龚自珍是我们所熟知的著名文人,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后世文人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有着某些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两位文人诗歌创作过程中运用共有的意象——“神鬼”和“剑”。本文的中心在于探究两位文学巨人诗歌意象的相同之处,同时作为文学独立的个体,两位诗人的文学作品又“同中有异”,因此意象的相异性也当成为文章比较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