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相对于智育、德育而言的。与德育和智育一起共同承担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这一伟大的历史重任。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古典诗词的特殊魅力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姜献生 《传承》2008,(24):64-65
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主动施教与学生被动受教过程、学生主动寻教与教师引导服务过程、德育效果反馈过程相统一的动态的循环发展过程。这种模式的根本特点在于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这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主动施教与学生被动受教过程、学生主动寻教与教师引导服务过程、德育效果反馈过程相统一的动态的循环发展过程.这种模式的根本特点在于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这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秦红岭 《前沿》2007,(3):91-94
信仰教育的弱化和缺位、认知式德育与信仰式德育的失衡是当前高校德育陷入知行脱节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的重要原因。为克服这一问题,应确认信仰式德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独立地位,使学校德育过程实现认知导向与信仰建构的有机统一和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5.
政治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统一的学科,教书又育人,让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都提高则是它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寓品德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因此,无论是学期复习、学年复习,还是毕业复习,都不能忽视其德育任务。通过复  相似文献   

6.
理论摘要     
和谐德育的特征乔万敏、邢亮在《教育探索》2006年第10期撰文指出,和谐德育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创造规律。德育只有…  相似文献   

7.
和谐德育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目的在育人,和谐德育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在教育目的上,突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在教育对象上,突出个体价值、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遵循科学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创造规律。德育只有遵循科学规律才能和谐有效。  相似文献   

8.
韦秋杰  梁素琴 《传承》2008,(18):52-53
在新世纪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世界史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对比中外同类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启迪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自己国家的决心;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的观点,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永恒主题获得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9.
在新世纪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世界史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对比中外同类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启迪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建设自己国家的决心;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统一的观点,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永恒主题获得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10.
张革华 《前沿》2002,(7):71-73
德育科学化 ,是指按照科学理论、原则和方法来做好大学生德育的工作 ,使之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以便最有效地实现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为了实现大学生德育科学化 ,本文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确立德育遵循客观规律的指导思想大学生德育全面地遵循客观规律是实现大学生德育科学化最基础的要求 ,是大学生德育科学化实质所在。因此 ,在搞好大学生的德育时 ,首先要确立这样的指导思想。那么 ,学生德育应遵循哪些客观规律呢 ?一是要遵循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发展规律。这是因为 :德育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工作 ,它…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审美活动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美育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和德育、智育、体育密切地联系着,尤与德育的联系更为密切,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和丰富化。德育主要是晓之以理,美育是动之以情。我国最早提出美育的蔡元培先生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可见,美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它具有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科学,是德育、智育、美育的结晶,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其科学性、思想性与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能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示范性、实效性。一、树立师表美,发挥教学的示范性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将课程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应该注意道德生活的"知易行难"的特点,严于律己。使自己的道德人格朝师表美的标准靠拢,使潜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不只是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它必须承担传递人类基本价值观的使命,必须让个体在情感上认同、接纳这些规范,用生命去体验、内化这些规范。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品格和价值观主要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深入分析探讨学科价值有利于在学科教学中更好地进行价值观教育。思品课的学科价值目标应侧重德育目标,并力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素材要具备教学的价值目标,这是思品学科自身学科特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新 课程 改革 不断 推进的需要 中小学 德育教学 急需开 ,拓 创新一些新的路径与方法 其 、 。中 在德育过程中突出情感教育目 ,标 实施情感德育教学就是时代的 ,呼唤 教育发展的使然 、 。 一 实施情感德育教学的意义 、 情感德育 教学 是培 养学 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内驱力 是实现德育 ,教学目标的主渠道 所谓情感德育 。教学 就是指教师有 目的 有计划 , 、地对学生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 促 ,其在情感领域发 生特定方 向上的变化 表现出新的品 质 导致新的 , ,道德情感的形成 和…  相似文献   

15.
从事高中毕业班政治课教学已十五年了,最大的感受是:指导复习的方法对头.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化事倍功半。一、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政治课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而我认为并非如此。在教学中,我抓住政治课是智育基础上的德育课,是德育指导下的智育课,是智育课和德育课的完美结合这一特点,告诉学生.学好政治课不仅能学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增长才智.而且还帮你做人,这种双重效应是其它任何一科无法比拟的。通过启迪,首先使师生心灵呼应,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  相似文献   

16.
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也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才的需要。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那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如何增强教育性,发挥德育功能? 一、强化德育目标教学所谓强化德育目标教学,就是:1、在教学思想中要增强德育意识,时刻牢记思想政治课在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2、充分发掘教材中思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多种的,其中,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要任务。《公民》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教材。《公民》课的教学,必须与学生思想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在《公民》课的教学中,试行了几次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写学习心得体会(在三个班共写了三百七十多篇),收到了较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8.
德育内化是培养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实现内化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的教学任务不仅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肩负着学生德育内化的重任。长期以来,由于受评价方式的制约,在教学中,更多注重的是知识教学,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德育功能的发挥,影响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中学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概括地讲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这三者是有机的统一。能力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但知识又必须转化为能力和觉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改革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和中心环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从1998年秋季开始 ,我们高密市教委、教研室就决定对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彻底的全面改革 ,提出了“站在全国教改前沿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的目标要求。我们认识到 ,应试教育、应试思维下的思想政治课存在两大症结 :一是本来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学科被异化为“抓分工具” ;一是使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的与德育目标相脱节 ,被“异化” ,形成“两张皮” ,造成了学生知行不统一的“双重人格”现象 ,从而扭曲、背离了政治学科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为拓展政治课教学的空间 ,寻求政治课教学与德育整体有机的配合 ,力求通过三条线 ,即活动教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