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博 《求索》2014,(9):75-79
海德格尔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与西方哲学的重大转折有着密切的联系.海德格尔以自己批判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世界中,“形而上学”已经是存在者的真理的象征,并从“意识”的逻辑演绎转向对“此在”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的分析.海德格尔以“生存论的存在论”作为批判的出发点,基于对存在的追问,进而从近代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进行深度的探索,从而探寻了拯救“时代精神状况”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湖北社会科学》2016,(4):112-117
海德格尔将《存在与时间》导论及全书的第一节命名为"突出地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在该节中,他从有关的阐释姿态、历史线索、问题论证三个方面出发,表明存在问题已被人们长久地遗忘了,因此我们要重新提出这一问题,并以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方式来追问存在之意义。  相似文献   

3.
追问存在的意义是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问题。海德格尔后期走入语言,敢语文-存在思想。他通过词这分析揭示了存在与语文的源始统一性。语言的本质在于存在之言说即道说。思存即思存在现象学地展现和给予亦即存在之历史,存在历史在思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亦是此在的家,存在在语言中生成并保持其本真历史。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分析,见出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与存在论所提倡的思想道路之间的区别,而《论无原则批判》遵循存在——思想——语言的脉络,较为成功描绘出了一种存在论的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5.
终结形而上学或者说拒斥形而上学是二十世纪哲学的响亮口号。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柯拉柯夫斯基的"形而上学的恐怖"、具有社会学家与哲学家双重身份的哈贝马斯提出了"后形而上学思想"等,都以自己的理论路径出发来拒斥形而上学。马克思、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人在终结形而上学的事业上也做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创造。但是,形而上学一次次被宣告终结了,又一次次以顽强的生命力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哲学在不断塑造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塑造着属于自己的时代,它是以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理论方式所表征的人类性的生活方式与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二百多年前,西方精神终于在整体上亲临虚无的深渊;作为一起历史事件,尼采将它表述为上帝死了。其内涵有二:一是隐藏在现象世界背后的超感世界被取缔了;一是作为一切过程特别是人生过程最终归宿的至善目标丧失了。尼采主要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来理解虚无,他把价值视为存在的根据。海德格尔则在前一种意义上来理解虚无;把虚无定义为对存在的否定。在他看来;尼采把存在的根据归结为价值的设置,从而“把存在给干掉了”。然而,在海德格尔那里,根据的领域最终成了天、地、人、神游戏的所在。存在的深渊到底还是由臆造的东西来填充。形而上学似乎不可克服。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恢复希腊的生存论是通过"在的语法学考察"和"现象学直观"两个环节实现的。在《形而上学导论》中为恢复希腊的生存论思想,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外在之路"——"在"的语法学考察。但它的意义却在于:通过这一考察,初步探询了希腊的生存论态度,并提示出恢复生存论的"内在之路"——现象学直观。通过这两个环节,海德格尔完成了相对于传统形而上学的"生存论转向"。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把现代技术看作是现代性的典型特征,认为其哲学根基在传统形而上学之中。因此,在他看来,只有将对现代技术的批判和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结合起来,才可能为人类寻求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在论及"哲学的终结"时,表达了他对马克思的看法和态度。他根据形而上学的历史来解读马克思,将马克思哲学视为对形而上学的颠倒。这种判定集中指向马克思与黑格尔观念论的关系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基于海德格尔的责难,尝试从马克思本人的语境出发,澄清马克思思想中"消灭哲学"、"颠倒"黑格尔、回到"现实的人"的真实涵义与意义,以此来回应和反驳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牟宗三沿着康德哲学的"超绝的形而上学"来重构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以此来建立他心中的道德的形而上学。基于这个理论动机,他对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作出了五个判定,指出海德格尔的思想存在着不通透和误置形而上学的倾向。本文试图指出,牟宗三的这种解读恰恰是"误置"了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他在吸收康德批判工作的同时又落入到了康德所反对的"非批判的、独断论的陷阱"。  相似文献   

11.
混沌理论的哲学启示与理性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新 《求索》2007,(5):138-141
本文通过对混沌理论哲学意义的探索,试图为海德格尔的“在世之在”以及解释学循环提供一种存在论说明,并提示一种从科学自身源泉出发的理性重建。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其实,哲学史上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所拒斥的实际上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论海德格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所选择的不是批判而是神话”,哈贝马斯在《马丁·海德格尔:巨大的影响》一文中作出这样的断言。虽然海德格尔影响非凡,但是他偏离了自十八世纪以来哲学家们通过批判来克服危机的道路。神话式的海德格尔哲学同社会实践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对作为经验源泉的生活现实也就不具有批判性。哈贝马斯认为,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从此在的历史性和整体性出发从其自身寻求人类此在的根据,追寻所有存在的第一起点。此在在所有存在之中具有存  相似文献   

14.
白刚 《长白学刊》2004,2(1):64-68
传统哲学为了确立最高的"统一性原理",一直追寻着理性形而上学的梦想;现代哲学虽然认识到了理性形而上学的缺陷,"拒斥"形而上学,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实质上是在"回归"形而上学;只有马克思哲学,从形而上学的"根基"入手,彻底"颠覆"了整个传统形而上学,并为哲学的未来发展开辟了道路--走向人类解放的后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与他对人类本真家园的追寻是一致的。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问题,也就遗忘了人类的本真家园。克服形而上学之危机本质上乃是对存在与家园的回归。这条回归之路只有在“乡愁”意识层面才是可能的。因此,海德格尔对乡愁的讨论契合了自身对存在问题的深刻把握。这条基于“乡愁”意识而迈出的回乡之路,同时体现出海德格尔对语言的本质领会。语言作为方言,乃是对存在的真正的领会,而方言本质上是家园之音,也是人类家园之所以可能的见证。通过“乡愁”,人类在思的经验中认识到了存在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海德格尔思想主题的存在贯穿于其艺术之思,并因此使得海德格尔的艺术思想既联系又区分于传统艺术观念。告别形而上学是海德格尔艺术之思的基本出发点,而语词的区分则成为海德格尔告别形而上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霍克海默的形而上学批判为批判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批判实现了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型。霍克海默的形而上学批判包含一种对传统形而上学、逻辑实证主义、启蒙理性的否定性逻辑。哈贝马斯试图用"希望"替代"绝望",展现了一种构建后形而上学的努力。两种批判路径都隐藏着"悖论逻辑",霍克海默的批判倒向了"否定"的形而上学,哈贝马斯的批判走向了"话语伦理学"的乌托邦理想。  相似文献   

18.
将红 《思想战线》2003,29(4):13-16
对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是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对笛卡儿以来的近代思辨形而上学的批判最早源于休谟。现代西方哲学由批判形而上学走向了对哲学存在价值的怀疑和否定。马克思扬弃并最终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马克思对形而上学本体论隐秘的二重含义进行了准确的区分,把以纯粹理性思辨为特征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从哲学本体论中剥离出来,以实践为基础辩证地否定了前者,从而焕发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巨大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的技术观对发展伦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在追问"技术之本质"时指出:技术时代的"危险"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作为此在的解蔽之"命运".由于技术这种解蔽方式遮蔽了其他方式,因而此在的"存在"被遗忘了.这种回到人的本质处去思考技术的做法,对发展伦理学的启示在于:生存危机并不在于技术本身.发展伦理学不直接批判技术,而是以发展观问题为核心,对人类自身行为根据进行价值批判.  相似文献   

20.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源远流长,近代认识论哲学虽然摆脱了古代形而上学的朴素直观的独断的思维模式,但依然传承了对同一性、绝对性、确定性与必然性的迷信.究其根源,就在于传统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现实性的哲学.当代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尤其是经过马克思实践观与胡塞尔现象学这一环节,才真正使得传统形而上学逐渐成为了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