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刘英 《理论月刊》2013,(9):52-55
探究汉娜.阿伦特"思维"理论的思想渊源,应包涵苏格拉底对自返性思考能力的关注、康德"人是目的"实践理性思想、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以及卡尔.雅斯贝斯无限沟通能力的公共理性理论等。汉娜.阿伦特的"思维"理论具有重要的伦理学意义,在理论上,它揭示了人类道德行为产生的精神机制;在实践上,它提供了分析当下社会道德冷漠现象的一个视角。这种思维能力通过自返性的对话及与他者共在的沟通,实现了对他者存在的理解与同情,必然也就能够实现康德所希望实现的"不把他人仅仅当作手段的"的这种人类共生状态,那么所有非人道的底线行为就无从产生,生命相互尊重的共生状态就能够得以建构,道德冷漠也便无处遁形。  相似文献   

2.
张丽霞 《前沿》2013,(15):48-50
当下时代,人们特别重视技术的进步,并没有足够地意识到,技术异化已经成为导致意义逻辑丧失的根据,而意义逻辑则是人类生存的价值所在.美国思想家尼尔·波兹曼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对尼尔·波兹曼技术批判思想进行哲学基础的剖析应该从技术的主要特征、技术的深层本质和分析技术的思维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从技术的主要特征看,尼尔·波兹曼技术批判思想的哲学前提是技术的双重属性;从技术的深层本质看,尼尔·波兹曼技术批判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道德哲学;从分析技术的思维方式看,思辨哲学的批判观念.  相似文献   

3.
霍克海默工具理性批判思想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克海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工具理性批判思想直接源于韦伯的"合理性"观念,他认为通过启蒙精神的张扬,工具理性得以膨胀,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并由此创造了巨大的工业文明,但是工业文明的进步却是以人的异化为代价的,因此,他对技术理性主义文化精神和工业文明弊端给予猛烈批判.同时他的思想也引起了颇多争议,毁誉相加.  相似文献   

4.
云南 后5·12     
《创造》2008,(7)
在人类地震灾难史上,"5·12"是一个坐标。它从已知和未知的所有层面,警示人们——防震抗灾救援的行为准则。云南作为地震多发地区,在后"5·12"时代,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因为"5·12",《创造》将目光瞄准了云南省防震减灾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地震预报到应急避难,从城镇建筑到乡村民居,从民政保障到紧急救援,等等。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灾难发生及救助过程所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及其折射出的道德的、观念的、精神的价值,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郑晓江  郑瑶 《中国减灾》2011,(11):32-33
经历过大灾难而产生严重生死问题者,遇到的往往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自己所持守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现实遭际之间的观念冲突或意义冲突,因而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困顿问题。找到这些生命困顿的解决出路,需坚持从生命的完整性,从人之身、心、灵、社会四个层面关注生命本身,寻找意义,重整价值,重建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7.
傅伟勋建构了"生命的十大层面及其价值取向"模型理论,完成了他对人之生命存在整全意义的探索和追寻,为重新审视中西文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坐标。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本主义城市化进行了前瞻性的三重批判和无情的揭露。从历史维度来看,"圈地"运动实现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从逻辑维度来看,城市化的本质是以资为本,遵循资本逻辑原则;从价值维度来看,虽然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与城市化发展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注重人的发展,但资本占有劳动,资本统治人,人始终只被当成城镇化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城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力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化批判思想对当下我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亦有重要的启示:摒弃资本逻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的发展作为城镇化的根本出发点,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全面发展与城镇化、乡村振兴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9.
侯冬梅 《人民论坛》2012,(17):178-179
近年来理论界对齐美尔现代性思想的研究较广泛,涉及文化、宗教、审美等多种领域。但从哲学层面对其思想的审理还未受到关注。文章试图对齐美尔生命哲学思想进行理论概括,揭示其生命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反观其现代性批判理论。进而指出生命维度是齐美尔进行现代性批判的哲学维度,现代性批判是齐美尔生命哲学的时代论说。  相似文献   

10.
就伦理转换而言,常态的竞争伦理向灾难中的互助伦理的转换是人类理性中集体生存和回复常态的理性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人们从地震中走出以后,除了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和感激之外,一定对社会层面在灾害时刻呈现的"互助伦理"有了深刻的体认,这是我们矫正常态社会伦理的重要契机.同时,从灾害中的法律定位来看,中国经验里的"政治动员"模式代表了一种整体性的国家伦理,在应付灾难方面具有显然的优势,但其实际效应却随着救灾进程的推进而逐步衰减,并日益依赖于成熟的法律机制的配合.必须确认国家伦理性的有限性,并重视重建过程的法律机制建设,正当回应国家和社会的法律化需求,促进灾难状态的正常化恢复.  相似文献   

11.
段然堂  喻源 《传承》2008,(22):52-53
"5·12"汶川大地震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灾难发生及救助过程所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及其折射出的道德的、观念的、精神的价值,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三形态说"是贯穿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核心理论构架,以具体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关系为研究视域,论述了三种社会形式下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样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依附性存在的生命政治表现为政治统治权对人的自然生命的惩戒,构成了传统社会政治治理的主导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存在的生命政治呈现为资本权力对人的独立性的一种规训:既包含对种生命的惩戒也蕴含着对类生命的调节;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个性的生命政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究其实质而言,马克思"三形态说"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视角勾勒出的正是一幅从"人的依附性"到"物的依赖性"再到"人的自由个性"的生命政治学图绘。  相似文献   

13.
娄新艺 《前沿》2012,(22):181-182
简·坎皮恩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女导演.虽然她并不是一个多产的导演,但是她的影片几乎都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塑造了多个不同的女性角色.既带有传统,又不乏激进的立场.本文从她的几部电影来看他对女性形象和女性思想的描写.  相似文献   

14.
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首次阐发了自己对共产主义的深刻见解。从发生学意义来看,《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大体呈现为两条出场路径:一是显性路径,即马克思以"私有财产的扬弃"为中心议题,在对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二是隐性路径,即马克思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这一核心命题的批判性分析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国民经济学批判、近代形而上学批判、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批判之间的贯穿与融合。马克思《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蕴含着现实性与理想性之间的内在张力而真正具有思想的原则高度。  相似文献   

15.
翟传鹏 《求索》2012,(5):120-122
《白银时代》作为"反乌托邦"小说,以未来虚拟世界来结构故事、表达情感,并将历史与现实的因子融入到未来场景,反思与批判意义凸显。王小波借鉴福柯"全景敞式"监狱的理念来建构未来场景,探讨的是权力话语如何从三个层面上对个体进行规训与惩罚的过程。通过对权力话语的批判、反讽与解构,作者对生命和自由的渴望与追求也同时得到了凸显与张扬。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主要鉴于他强调人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把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从马克思肯定"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为出发点,到以实践活动为核心,把内含着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确定为人的本质特性,及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都可充分体现其深刻的区别于其它人本主义学说的科学的人学思想,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法律和道德两者在价值层面上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这是对法律进行道德批判的前提。但在事实层面上,特别是在执法、司法领域又切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从人的社会本质即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来看,用由人的社会必然性直接引申出来的道德准则对法律进行批判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石沙西 《求索》2022,(1):66-72
沈从文一生中对命运的思考、对存在的体验和感悟,与尼采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契合性。沈从文在新文化运动与西南联大时期,对尼采思想都有所接触和思考,这使得他对尼采的哲学思想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借鉴。然而沈从文与尼采思想的关联又具有某种斑驳性:他从冰心的作品《悟》中初步接触到尼采哲学,但直到创作《如蕤》《都市一妇人》《一个女剧员的生活》等一系列都市批判作品时,才与尼采的生命哲学有着内在的接近。与此同时,他又在《知识》中对尼采有所批判,并最终在"重造"思想中与尼采分道而行。  相似文献   

19.
在阿多诺的理论视野中,其哲学批判的支点之一就是弗洛伊德"心理美学"对社会进行心理学式的批判。阿多诺一边解构弗洛伊德"心理美学"思想,一边又建构了自己的"心理美学"批判思想,该思想在艺术本体论、艺术认识论、艺术方法论和艺术价值论等方面均有论述。阿多诺边解构边建构的运思模式又产生一个无法回避的"内在矛盾":他一方面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美学思想,另一方面又无意识间论述了哲学式心理美学思想。从总体来看,阿多诺的"心理美学"批判思想在心理、生活与革命等方面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而言都有启发性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5,(10):29
人们对"75·8"洪水造成的沉重灾难和巨大损失至今记忆犹新.一些水利专家及有关人员从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设、防洪管理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宝贵建议和意见,对做好防洪减灾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