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述《论语》中“道”的含义 ,对古今注解进行对比分析 ,去发现孔子“道”的另外一个世界 ,以期引起学术界在进行《论语》的诠释和研究时 ,深入到孔子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2.
○为○政○之○道○在○于○正□徐松竹为政之道是什么?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各有千秋。其中一说,乃孔子在《论语》中回答子张、子路等弟子所云:“政者,正也”,意即为政之道在于正。孔子这一为政的基本思想,对于几千年来的政治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是个高度概...  相似文献   

3.
为政之道在于正徐松竹为政之道是什么?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各有千秋,其中一说,乃孔子在《论语》中回答子张、子路等弟子所云:“政者,正也”,意即为政之道在于正。孔子这一为政的基本思想,对于几千年来的政治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是个高度概括的词,正派、正...  相似文献   

4.
为政之道是什么?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各有千秋。其中一说,乃孔子在《论语》中回答子张、子路等弟子所云:“政者,正也”,意即为政之道在于正。孔子这一为政的基本思想,对于几千年来的政治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是个高度概括的词,正派、正直、正义等,都离不开一个“正”字。不同政党,不同时代,对“正”字有不同见解。那么,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正”字应作何解?我想,是否主要有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仁”的三境界———《论语》伦理思想探微杨才年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十分推崇社会伦理道德。他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着眼于人生伦理道德问题,致力倡导一种以“仁”为中心的心灵境界学说。读一部《论语》,我们就可以深切体会到,孔子所讲的...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奠基人的孔子,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本文拟就孔子思想宝库中的德治思想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权作引玉之砖。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共之。”(《论语·为政》,下引该书只注篇名)  相似文献   

7.
“时然后言”与“慎于言”──从《论语》看孔子的两条言语交际原则鲁金华孔子的言语交际原则,是孔子言语交际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儒学的经世风格与伦理精神在言语交际领域的体现。据对《论语》所载“夫子自道”的综合考察,笔者认为,“时然后言”与“慎于言”应是孔子...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讨论过“俭”与“奢”的问题。大体有两种看法:一是主张“黜奢崇俭”,一是主张“反俭尚奢”。《尚书·大禹谟》曰:“克勤于民,克俭于家”。《左传》中也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说法。孔子欣赏“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信条,主张“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孟子说:“贤王必恭俭”,(《孟子滕文公》)老子  相似文献   

9.
赵字 《淮海论坛》2013,(1):38-40
重视伦理关系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大的特点之一。在《论语》中有很多篇幅讲述伦理道德问题。其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论语》中的孝道不仅保持了孔子以前时代“善事父母”的传统本义,更强调了其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并通过论述具体方法,进一步充实了孝道的内容,使“孝”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道德品质。一、《论语》中孔子关于孝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一、政治及其内容根据《词源》,政治的含义有二:一是政事得以治理。古人云:“道以政治,泽润生民”“道至普洽,政化治理,其德泽慧施,乃浸润生民”。二是治理国家所实行的一切措施。《周礼》曰:“掌其政治禁令。”根据《词海》,“政”的主要含义是政治、政事、政策、政令;“政治”的含义包括经济的集中表现和国事得以治理。《说苑·敬慎》:“(晋)政治内定,则举兵而伐卫。”政治学是以国家及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可见政事、国事是有关施政的一切事务,政治是指治理国家所涉及的一切事物以及治理国家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其内容广泛,首要的…  相似文献   

11.
齐瑞霞 《青年论坛》2002,(2):108-108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也是产生儒家其他思想主张的基础。孔子仁学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是道德自觉 ,一种自我规范。它实际上是孔子眼中的“人”的道德模式 ,是一种人格理想。由《论语》中所提及的仁人、君子结合孔子本人的思想行为追求 ,可见“仁”就是一种心灵的平静和行为的儒雅。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仁被纳入了礼的约束之中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以下只称后两字 )。仁是本质 ,而礼则是一种表现形式 ,即“克己复礼” ,而“礼之用 ,和为贵”。所以“礼”无论是作为社会 ,还是个人行为的规范化制…  相似文献   

12.
古"刑"字有两种写法:"W刂"和"井刂"。"W刂"指断颈斩首的刑罚,"井刂"指作为法制的刑法,但后代因混淆而模糊,至清代已皆写成"刑"。《尚书.吕刑》中"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一语是记苗民以"刑"为"法"之罪,不能据以认为苗民创制了刑法。《尚书》中,虞谈法,士论刑;《论语》中,孔子将政法与道德并列对举,将刑与礼并列对举,从中可看出"法"与"刑"的区别。上古各代法籍很多,并非都是刑法。即便是商鞅的"赏诛之法",其赏罚之中,刑也只是法的一个方面。汉代的政界和学界混淆了"法"和"刑",但中国社会并没有从此就忽略了"法"与"刑"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一向节俭。然而,当子贡想要撤销每月初一祭祖用的活羊时,孔子却连忙劝阻:“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可见,对于“礼”这个当时“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孔子是十分地看重的。这是《论语·八》中说的一则小故事。在《论语》中,对“精神文明”的倡导随处可见,或精辟入微,或深入浅出,或托物言志,或一语道破天机。一部《论语》简直就是一部有关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大辞典。《论语·里仁》中记录了孔子对环境与人的看法。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是说住地要仁厚的风俗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风,怎么算…  相似文献   

14.
参与国家政治以实现博施济众的抱负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对于这种追求的执着使得《论语》中孔子关于归隐的思想表现出了诸多的矛盾。而孔子在归隐思想上表现出的矛盾根源于人类生存处境的本质困境,揭示的是政治社会中人的个体自由与人的社会群体性的深层矛盾,体现的是作为感性个体的人与作为理性的社会群体成员的冲突。孔子对于这种困境的解决是出于一种社会群体责任的理性自觉,正是这样一种理性自觉,使得孔子在归隐思想上表现出了种种的矛盾;而孔子人格的魅力及其思想的价值也在这种矛盾中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5.
一、儒家的“德治”思想 我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出“德治”思想,它是针对所谓“政”治、“刑”治思想而发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强调了道德、礼义的思想教育对治理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和优越性,在他看来,这样治理国家、管理人民比之单纯用行政、法律手段要优越,它能使人民更好地自觉遵守政府的法令,并提高了人民的思想素质。要实行“德治”,在上的统治者、管理者必须首先“自身正”;自身首先能遵守道德、律令,对人民起率先垂范作用。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  相似文献   

16.
正窗外已是秋风黄叶,一年又要过去了。细算起来,历时三年,编纂《(论语)类篇》至今总算大体就绪,可以嘘一口气了。转头回顾,我所思考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三个:为什么要编纂《(论语)类篇》?怎么编纂《(论语)类篇》?在《(论语)类篇》中如何解读德性文化?一、孔子的形象,几经浮沉。在政治搏击的风浪里,以阶级斗争的眼光看,我们曾经有过历史的疑惑:孔子是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论语》是孔子写的书,其实不是。孔子一辈子没有自己写过一本书。为什么叫《论语》《论语》是在孔子去世几十年之后(大约公元前400年),由他的弟子和弟子的学生根据笔记和记忆加以整理汇编而成的书。全书用语录体的形式编纂,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和他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学生的言论。全书涉及到孔子创立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新形势,充分运用多媒体、网络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于2005年1月1日开通“河北政工网”,这是继《政工论坛》之后省政研会创办的又一个宣传平台。“河北政工网”设有政研会建设、优秀研究成果、理论前沿、文章精选、典型经验、高级政工师、政工学习园地、政工论坛、信息动态等十余个大栏目,又分设各子栏目,全面系统地宣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思想政治工作典型经验,刊发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回顾总结省政研会的工作历程,进行网上征文。“河北政工网”的开通,将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东方》2019,(3)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在《论语》中所表达的政治智慧,如安民富民、社会和谐,以德为先、用好人才,渐进变革、中道而行等,一直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些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对我们更好地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增强执政能力、做好新时代治国理政,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都极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论语·公冶长》中的“性与天道”问题,由于子贡的“不可得而闻”,而成为千古聚讼的问题。在玄学视野中,何晏把“性”与“天道”解释成“自然天性”“,天之自然之道”,在“自然者,道也”的道家思想的判断框架中,使道家形而上学与儒家礼乐教化结合起来,实现儒道会通。在理学视野中,朱熹用一个“天理”,去贯通“性”与“天道”两个思想维度,把孔子的思想纳入理学范畴之内。而清代的刘宝楠则以经史证经,把《易》与“性与天道”结合起来,以《易》解“性与天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