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平台经济兴起,网约工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着网约工劳动关系确认困难、平台推脱责任、保障体制欠缺,导致权益侵害案件不断增多等问题,如何保障网约工劳动权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可通过构建网约工劳动关系认定制度、强化网约工劳动平台社会责任、完善政府监督管理与保障工作,确保"互联网+"时代网约工劳动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业态的不断发展,网约工队伍不断扩大,用工关系更趋灵活,使网约工在权益保障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给传统劳动关系理论带来了挑战。通过对网约工就业现状的调查,在分析网约工权益保障缺失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创新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强化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监管服务力度,提升网约工的维权意识等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建筑行业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付出了汗水、作出了贡献,加强他们的权益保障,是新势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当前,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基本劳动权益保障难;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不稳定,劳动安全卫生保障难;收入瓶颈现象突出,工资增长保障难;社保保险参保率不高,保险保障难。为此建议:一、全面推广劳动合同制度,规范界定农民工合法权益。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在建筑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共享经济"的发展共同催生出网约工这一新型就业群体。与此同时,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逐渐离开工厂体制,转向互联网平台工作,网约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新选择。从劳动过程角度来看,这是因为互联网平台用工中的类自雇体制、可双选模式、轻体力劳动、扁平化管理和透明的规则等特点适应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需要。然而,新生代农民工成为网约工之后,除了原有的普遍性风险,还面临着新的风险,即群体分化风险、冲突转移风险以及过度劳动风险等。为此,工会应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维权服务方式、完善集体协商制度,以增强网约工抗风险能力,帮助其抵御与化解就业风险。  相似文献   

5.
徐伟  朱伯玉 《求索》2011,(2):171-172
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矛盾。基于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等调查统计资料,分别从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参加社会保险、劳动安全条件、侵害农民工休息权、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对《劳动合同法》视野下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进行了分析,这对于正视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的现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网约护士"在多个城市出现。"网约护士"的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护士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提供服务。有关部门正在完善相关监管措施,推动保障"网约护士"和患者双方权益与安全,规范行业发展。点击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近期,"网约护士"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西安、济南等多个城市出现,引发社会多方关注。这种服务将像很多"共享应用"一样昙花一现,还是会成为医疗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  相似文献   

7.
万红 《人民论坛》2012,(26):102-103
农民工群体由于工作强度大、工种危险性高、合法劳动权益屡被侵犯却不知如何维权,常常被视为弱势劳动群体,社会因此十分关注其劳动权益保障。文章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入手,反思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劳动权益是公民的基本权益。保障公民的劳动权益,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在具体的功能性社会单元中,其成员的劳动权益保障和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自然也就成为构建和谐单位的前提。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表面上是单位的内部事务,但由于劳动者首先是国家公民、社会成员,然后才是单位成员,因此,劳动权益保障和劳动关系处置就不是单位内部的“家务事”,而是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其后果也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虽然拥有较为完善的关于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且在农民工落户、住宿、保险等社会待遇方面逐年改善,但农民工劳动权益仍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影响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因素较多。为切实做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必须从改变农民工自身观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实现既定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
杨中领 《人民论坛》2012,(23):131-133
从法律层面上看,农民工权益保障是不同法律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一些社会权益没有明确规定、劳动权益没有得到落实、劳动安全权益不被重视的领域。通过分析农民工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文章提出了健全相应法律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难"与理想持平,求职过程"难"获尊重礼遇,薪资待遇"难"与能力对应,工作地位"难"与男生平等。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相关保障措施的乏力、社会责任意识的欠缺、女性生理心理的特征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女大学生就业氛围;完善保障政策,保护女大学生就业权益;优化培养结构,增强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女大学生就业岗位;强化自强意识,拓展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等,有利于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上海两区6家三资企业流动人口劳动权益保障状况调查结果,分析上海三资企业流动人口就业和发展领域劳动权益保障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和政策机制,从社会性别视角挖掘流动人口就业和发展中产生性别差异的原因,探讨并提出女性流动人口就业和发展中保障劳动权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人大论坛》2009,(5):10-12
妇女的劳动权益保障课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此次全国人大调研组调研的一个重点。 省总工会给调研组的汇报材料显示,通过工会组织签订了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绝大多数女工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反之,情况则不乐观。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是劳工权益保障的实体,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缓和劳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SA8000标准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工作生活质量侧重于劳动者全面的、高层次的需要,体面劳动从政府、企业、个体层面共同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三者之间一脉相承,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5.
张军 《今日浙江》2014,(14):36-36
正近日,省委书记夏宝龙在省委常委会听取关于《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起草情况汇报时,强调社会救助必须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善用法治方式着重解决"救不到"、"救不了"等问题,切实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权益落到实处。社会救助扶危济困,体现政府公共责任,维系社会底线公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后一道防护线。我们要抓住国务院公布《社会救助暂  相似文献   

16.
保障劳动者权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和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入世以来,由于劳动关系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影响,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任务将会更加突出。劳动者权益的实现和保障,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拟对于劳动者权利的性质、内容和实现途径,做一简要的论述。一、劳动者权利的性质劳动者权益的提出并被法律制度所认可,是以工人阶级争取自己的权益为目的的工人运动为社会基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劳工运动影响的扩大和社会主义的诞生,以保障劳工权…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成立15年来,高举维权维稳大旗,依法全力维护劳动者权益。支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履行职责为己任,被社会誉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廉洁高效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创新工作机制,全力维权维稳。建立起具有我市特色的"一条热线、两个网络、三支队  相似文献   

18.
王希 《前沿》2011,(10)
体面劳动的内涵正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它是对劳动质与量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以法律制度来保障劳动者的人格尊严,是实现体面劳动的重要条件。我国已初步形成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但与国际劳工组织的要求还有差距。我国应从多方面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建立起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07,(2):31-31
我省环卫农民工约占环卫职工总数的40%,约占一线清扫、清运职工总数的70%,已经成为一线作业主体,他们为城市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环卫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工资收入低,劳动价值难体现;工作任务重,休息休假难落实;社会保障缺失,后顾之忧难解决;劳动保护不到位,健康安全有隐患;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直接影响着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对促进新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旨在梳理关于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从构建平台经济、劳动者、政府、社会四个角度出发,利用双因素理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保障因素和激励因素分析,提出了构建“四位一体”利益共同体的观点,以及促进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