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社会     
《小康》2006,(3):11-11
我国海洋经济5年“翻番”;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民工荒”愈演愈烈,大量岗位等不到农民工;商务部斥资数亿打造市场“晴雨表”。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明确规定农民工的全国人大代表名额,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已有1.5亿农民工进城务工。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代表中还没有农民工。“每个利益群体都应有自己的代表,这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可以预见,在明年“两会”期间,农民工代表将是“热点人物”。我们期望听刭他们质朴而铿锵的民主之声、权利之音。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在全国13亿人口中农民工就有2亿之多。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亦工亦农、流动就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国家31个部委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等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4.
《辽宁人大》2007,(11):26-26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规定了“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应有农民工代表”。这意味着1亿多农民工将在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中拥有自己直接的发言人。对此,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称之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于1月31日发布。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合金量很高的强农惠农政策。其中,不但“农民工”三个字眼出现了12次之多,而且提出了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概念。传递出党和政府对大约2.4亿农民工和占农民工总数超过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本期特邀业内专家撰文,对诸如迫在眉睫的民工荒,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企望及如何融入城市以及农民工的权利贫困等问题进行阐释和剖析。  相似文献   

6.
浙江农民工群体生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很多地方相继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其实这种“难”和“荒”在前些年也相继出现过。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所谓的“用工荒”?造成这种“用工荒”的背后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状况究竟怎样?浙江是农民工大省,截止到2009年6月底,有农民工1800万。浙江对农民工在制度安排、政策设计上都作出了巨大努力,通过完善身份和情感认同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我们就以浙江省为例,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这一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7.
顾益康 《今日浙江》2010,(14):35-35
前段时间,深圳富士康企业发生多起年轻农民工“跳楼”轻生事件,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把当今中国劳资矛盾、劳资纠纷和几亿农民工生存发展的困顿状况显露在世人面前。这些生龙活虎的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以这种“跳楼”的形式结束自己年轻生命尤为令人震撼。让人扼腕叹息。这一问题也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大》2013,(3):36-36
“农民工,到底姓‘农’,还是姓‘工’?”城镇化加速,客观上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型”,目前全国约2.6亿农民工中,大部分依然是背井离乡的“城漂”,他们在城里何时才能有个安稳的家?这也成为我国进入“50%城镇化”后的一大悬念。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其意义重大。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近1个亿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既是我国工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又是社会发展中最不稳定的因素。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融入不了城市,又退不回农村,他们长期处在城乡之间,成为“双边缘”人,必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在GGF监狱调查发现,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居高不下,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西部农村的田野调查发现,与上一代农民工“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出现“夫妻共进退”的家计模式。研究发现,之所以形成“夫妻共进退”的家计模式,主要是由于农村青年男性面临的婚姻困境。新生代农民工出于保卫婚姻的考虑,选择夫妻捆绑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同时,随着教育观念与教育环境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带着孩子一起流动,最终实现“全家共进退”。新生代农民工的家计模式虽然实现了核心家庭的生活完整,但是由于劳动力的次优配置、家庭资源配置生活化,减弱了家庭资源积累,最终导致家庭发展能力弱化。新生代农民工家计模式转变的背后是青年农民婚姻性质的变化与核心家庭形成原因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人民政坛》2011,(4):40-41
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中,有些人因为一时还不能改变原有的生活、情感习惯和人际关系,缺少与亲朋的感情沟通、友情交流,社会为他们服务方面也存在缺陷,造成农民工队伍的不稳定,尤其在逢年过节时常出现“返乡潮”、“用工荒”。为稳定进城务工人员队伍,建议政府制定相应政策,进一步改善对进城农民工的服务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宋效忠 《人大建设》2013,(12):38-39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62亿,并且以每年近千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农民工的产生和发展壮大不仅改变了经济社会的基本格局,也成为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按照是否跨地域就业,当前的农民工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就近就业,即“离土不离乡”;一部分是跨地域外出就业,即“离土又离乡”。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2,(11):92-92
李磊、俞宁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化”倾向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经济、社会和心理三方面的融合困难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化”倾向的直接原因。应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特征与利益诉求,从理论研究与现实政策两方面继续探索破解我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社会空间转变的过程。改革前高度“政治化”的社会空间随着改革的开展有所弱化,社会空间呈现“去政治化”的过程。然而城乡之间的制度与身份差异、发展起点与速度的差距又催生了社会空间的“再政治化”,这突出地表现在社会空间上农民工“漂移的社区”象征性地标记了农村与城市的界线以及农民工身份的“他性”,进而彰显了农民工群体与城市市民群体在生活空间的占有能力、占有机会以及占有数量上的不平等,因而折射出城乡结构的象征性界分。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数量超过1亿人。与父辈们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不少人甚至没有农业生产经历。他们进城打工并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更是想通过努力打拼融入城市,寻求更好的人生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注下。全国总工会重点加强在非公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农民工中组建工会。工会覆盖面迅速扩大。到2006年9月底。我国工会会员已达1.7亿。其中。农民工会员达到4000多万。超过全部会员的埘。各级工会叫响和做实“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把农民工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对象,集中力量为农民工办好十件实事,在推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就业培训和子女入学等突出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职工的充分肯定。过去。在人们眼里。工会的作用不过就是“发个电影票”、“搞点小福利”。但近年来,工会组织却一改默默无闻的角色。以强势的姿态。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利益、维护改革发展大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统一战线》2009,(4):27-27
主妥善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河南省西峡县统战部、县工商联近期组织开展了“民企与农民工同心行”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学术议题,大致可归纳为群体特征、城市融入、心理健康、社会认同等研究面向。在此基础上,生命历程理论开辟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新路径,致力于更好地把握该群体微观际遇与社会宏观结构的互动关系,从而厘清其复杂困境的形成过程与影响机制。但既有研究成果过于倚重埃尔德范式,且大多着眼于显在的制度变迁与生命事件,与潜在的社会环境变迁联系不够紧密。本文将个体化与制度化视角引入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研究,通过叙事研究方法,梳理新生代农民工迄今为止各个生命阶段中的个体化与制度化影响,发现后者在其生命历程中营造了“轻易脱嵌”与“艰难再嵌入”的矛盾困局。在个体化、制度化与个人能动性的共同构建下,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呈现出行动自主化、目标个人化、情感孤岛化、生平“去标准化”四大特征,并集中表现为“个人奋斗者”这一有别于第一代农民工的群体形象。藉由对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考察,实现了对其生活境遇结构性解释与主体性解释的统一,并彰显了个体化与制度化视角下生命历程议题之于当下中国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构性贫困:流动农民工的弱势处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流动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庞大的流动群体,是社会流动的主体,每年春节前后的民工潮是其最突出的表现。中国流动农民工总数在8000万人至12000万人之间,而且每年约以100万人的速度增加。中国流动农民工是一个在不断增长的群体,如果将这部分农民工与本地城镇中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相加,则人数超过2亿,接近中国城市居民的总数。无论从其特点、经济基础、组织管理,还是从群体意识来看,均成为可以和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并列为转型期中国的三元结构中一元。农民工整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其经济与社会地位低下。流动农民工作为边缘群体在城市社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路径选择——基于政府角色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悦蘅 《人权》2008,(4):35-38
关系一、农民工问题与政府角色的关系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非农产业就业,依靠工资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其中“农民”表明他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他们的职业,“农民工”就是这种身份与职业的独特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