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贺  李忠红 《求索》2012,(6):214-215,93
东方儒学教育与西方博雅(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致力于受教育者健全人格培养的通识教育。通过道德品格上培养修己以敬的人生态度,学识修养上倡导循道不贰的自然精神,群己观念(国家意识)上培养家国一体的政治信仰,儒学最终形成了对士人(教育对象)的通识教育,这些教育思想与手段对现代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有助于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探索一条可能的学理进路与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2.
做一个完整的人--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成 《前沿》2004,(8):121-123
通识教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一种普通的、全面的教育 ,即大学在培养学生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 ,还为学生提供非职业性的知识 ,其具体内容非常广泛 ,旨在培养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完整的人。大学可以通过设立分类必修、核心、经典名著等课程和开展第二课堂的途径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或者"大学观",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目的乃是全人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它与专业教育并行不悖.通识教育理应成为贯穿现代人一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甘安顺 《桂海论丛》2000,16(3):86-88
中国近代教育经历了从开明地主倡导的“经世致用”到太平天国用“正道”培养“正人”,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维新派的“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培养革命“国民”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理念艰难探索,使中国教育从封建的旧教育走向近代和现代教育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黎海燕 《理论月刊》2008,(6):179-181
通识教育与闲暇教育都秉承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传统,二者在教育理念上是相通的,即都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一直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自己的最终目的.因此,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角度出发,通识教育、闲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契合的,通识性与闲暇性应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警察教育应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学生不仅要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还要对整个刑事司法过程有完整的认识,要培养全人警察。应整合高等警察教育,逐步将高等警察学历教育归并到普通大学,警察机关专事职业培训,造就具有宽厚知识基础、人文关怀、实战能力强的新型警察。  相似文献   

7.
纵横博弈论     
一、纵向博弈论--跨跃东西的“博弈”
  博弈论的历史发展,横跨东西方,历经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国家,对博弈论的理解有较大差异。古代、中世纪,博弈被视为“儿戏”且与“赌博”相关,近代成为数学的分支学科,现代运用博弈论分析经济现象,当代又理解为思维方式和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是公安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随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已逐渐被接受和认同。作为培养公安事业接班人的公安高等院校,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语文在其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作为公安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在明确大学语文学科在公安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中定位的同时,努力寻找公安职业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之间的契合点,结合公安高等院校教育的特殊性与大学语文的基础性、人文性,进一步探索在公安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该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向教育要素质,向素质要警力",真正确立起大学语文在公安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中的先导性地位。  相似文献   

9.
李阳  马利章 《思想战线》2002,28(2):84-87
埃及与中国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两国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差异巨大 ,但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轨迹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近代教育源于欧洲 ,具有学科门类多、涵盖范围广、社会应用性强等特点。埃及的近代教育兴起于 19世纪初叶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与维新时期 ;中国的近代教育产生于 19世纪下半叶的“洋务运动”时期。对于两国来说 ,传统教育主要培养宗教人士、官员及知识分子 ,而近代教育则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培养各领域所需要的人才。埃及的近代教育有别于传统的伊斯兰文化教育 ,中国的近代教育有别于孔孟之道的强化灌输。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既有专门知识或技术,并有作为一个健全的个人和公民的一般素养的专家,最终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博雅和有正确道德感和优美情感的人。"大学语文"课具有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有多重教育价值,在公安教育体系中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通识教育的源起及其发展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教育理念和实践充分体现了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当今我国许多高校也在实施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教育外在化的缺失,即重视"何以为生"而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教育。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存在着谋生手段为"有限目的"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无限目的"的矛盾。我国高校已普遍实施通识教育,如何合理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清一 《人民论坛》2013,(8):194-195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培养“完全之人物”教育目标的人。他认为: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完全之人物”,就要进行“体育”和“心育”的培养。“体育”是对身体的训练,“智育”是对智力的培养,“德育”是对意志的培养,“美育”是对情感的培养,“四育”不可或缺。王国维在中国教育史上提出了开创性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弘 《小康》2008,(12):78-80
师生之间,应该以道义相结合,以学问相切磋。现在,国内都在高唱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这里有一个误解,人们往往把通识理解为博学。其实不是。通识是教你能够贯通知识。让知识打进你的心灵,培育出具有知识,也具有反省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4.
《公安教育》2008,(6):52-53
5月11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在“大学通识教育论坛”上表示,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不是对GDP的贡献率,也不是生产出多少篇科学论文,而是应该培养一代又一代能够推动社会前进的人,“这是我们大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曾宪初 《世纪行》2009,(1):29-29,32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几个问题 1、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问题。就一般而论.目前的大学教育属于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是培养通识人才,培养基础性人才,是为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输送人才。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中国和德国分别是二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基于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指导思想,两国在二战后的历史教育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中德两国的二战历史教育在目的、内容和方式上都存在较大差别。中国的抗战历史教育偏向爱国主义教育、宏观历史教育,仍以教师传递式教学为主。德国的二战历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判断力、体现人文关怀并鼓励学生主动探寻历史。借鉴德国历史教育的优秀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目前抗战历史教育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哲学教育应当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任,但是,我们的教育大多还是传统的知识“传-接”型教育,没有发挥出哲学教育应有的特点和功能。高等院校要突出大学生哲学教育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培养,哲学教育应注重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哲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哲学教育的本性和方法论意义来看,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哲学教育的重要功能。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给了我们进行创新思维的世界观基础。  相似文献   

18.
魏义霞 《求索》2014,(9):159-163
与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一样,梁启超十分关注教育问题.但与其他人所不同的是,基于心学的致思方向和价值旨趣,梁启超对情感推崇备至,提倡并重视情感教育.他所提倡的情感教育在本质上属于心理教育,以培养仁者人格和树立“‘仁’的人生观”为宗旨,最终目的则是使人臻于不惑、不忧、不惧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大发展背景下,作为通识课程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围绕国家规划、学院建设、学生发展,积极探索“通专融合”理念如何切实落地,既能凸显素质教育,还能突出职业教学的特色。以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实践,提出课程应以理论研究为抓手,从认知调整出发,走出通识课教师认识盲区,再从行为改变,修订通识课课程标准,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文化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20.
王智勇  李洋 《求索》2013,(12):230-232
作为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设计史研究的目的正是揭示现代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并找到设计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的关系。通过回顾。我们发现现代设计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历史叙事到历史分析的转变过程.而已有的设计史文本主要集中在历史叙事的层面.但也出现了关注于历史分析的著作。但是,现代设计作为有别于技术与艺术的独立学科.具有明显的社会学属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管理途径和观念传承的角色,单纯的叙事却不能有效揭示其深刻内涵。因此,就需要采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将设计置于历史和文化背景之中.以此分析技术、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思潮对设计的综合影响,并达到对设计的完整理解.这就是现代设计史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