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丽 《求索》2008,(6):177-179
与上世纪相比,新世纪报告文学更好地继承了古代以《史记》为代表的纪实文学“不虚美,不隐恶”的传统,更好地把握了歌颂与批判的“度”以及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从而表现出内在的均衡与中和之美,同时也表现了它的日益成熟与大度。总之,新世纪报告文学在叙事风格、话语模式与理性启蒙等方面均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2.
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理性精神章罗生一新时期报告文学中的理性精神首先表现为哲理思辨精神。这一点,既由复杂、敏感、遽变、求新的时代生活与民族心理所决定,又与报告文学作家的审美取向与报告文学文体本身的变化密切相关。因为,“在大变革之际,在中西观念碰撞、新旧思...  相似文献   

3.
伍雪辉  盛玮 《前沿》2006,(2):93-96
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在此视野下探讨课程话语的“本质”涵义、课程话语权、课程话语类型、课程话语的发展历史及其未来的可能发展等问题,具有一定原创性意义和理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思和先生认为,"新世纪文学"显现出一种作家主体精神力量丧失、不再被理想和激情所支配的"中年危机".笔者在认同其思考具有重要价值的同时,认为新世纪中国文学陷入的不是"中年危机",而是新世纪青年作家的"成长危机".比照五四作家和新世纪作家,就会发现新世纪青年作家陷入了文化断裂困境、代际冲突和现实维度缺失的多重"成长危机"中.  相似文献   

5.
韦伯的“价值中立”问题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通常学者们的观点只有两种:支持或反对。通过对韦伯论述的“价值中立”相关文本的仔细清理,可以发现学术的“价值中立”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即学术知识的价值中立问题和学者的价值中立问题。这两个问题的根据完全不同,它们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合理性,超出这个范围就变成谬误了。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绝对同一性、先验性、线性的形而上学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基于辩证思维,将资本、市场、效率、公平与人、辩证法统一于经济学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学的辨证理性、实践理性及价值理性的统一。其中,辨证理性着重探讨其辩证思维方法论,即它如何用辩证法精神破除了资本逻辑的同一性、抽象性、颠倒性,并强调经济学的辩证的同一性、开放性、整体性等思维;实践理性着重探讨其现实的革命性意义和影响,也即如何用中国话语讲中国的经济故事,同时为世界经济学贡献中国智慧;价值理性着重探讨其扬弃资本主义经济学单纯的经济合理性,强调经济学科的价值性,坚持以人民性作为其基本价值立场与诉求。  相似文献   

7.
快速推进的中非合作关系正在成为呈现中国新的全球思维及其话语建构的国际舞台,成为中国与西方发生思想交锋的特殊领域。如何以中国的立场和方式展开创新研究,最终建立起属于中国的思想与学派的知识体系与话语形态,从而在非洲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上实现东西方话语优势的主客场转换,中国学界还需有更开阔的思考与持续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早期乡土文学是在启蒙理性的追求、时代的批判与俗世的阐述大背景中展开的。批判性主题的展现、理性价值的求取、乡土文化隐喻是早期乡土文学现代性特征的主要表证。早期乡土文学是乡土作家们带着理性的审视、反省态度进行文学创作的结果,是在民族性视野中"人的发现"启迪基础上的"故乡的发现"。比照30年代以后文学发展的历程,可以说,中国文学"走出中世纪"的标志是早期乡土作家站在民族性认同的话语背景中,在创作乡土文学时对文学现代性的求取。  相似文献   

9.
欧庭宇 《湖湘论坛》2021,34(2):75-85
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过程高效化、传播内容公开化等典型特征;受制于话语内容的价值导向与受众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对接”、宣传话语方式与大众语言习惯“不匹配”、话语理性逻辑与受众感性思维“不对称”等话语交往困境;亟需优化话语场域、转换话语方式、丰富话语内容、加强话语主体关系,开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刘鸿武 《人民论坛》2011,(11):34-37
快速推进的中非合作关系正在成为呈现中国新的全球思维及其话语建构的国际舞台,成为中国与西方发生思想交锋的特殊领域。如何以中国的立场和方式展开创新研究,最终建立起属于中国的"思想与学派"的知识体系与话语形态,从而在非洲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上实现东西方话语优势的主客场转换,中国学界还需有更开阔的思考与持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也进入了第二学年的实验,《生活与哲学》作为新的课程模块也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启迪人的智慧的学问。它不像自然科学对事物的确定性认识那样强,不是在是与非的两极作非此即彼的判断,也不是镜面思维,由此及彼。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它不是记住自己“是什么”的知识,而是思考为什么不是“这样”和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活动。因而,《生活与哲学》的教学既要遵循中学教学的一般规律、一般原则,更应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的教学要…  相似文献   

12.
<正> 苏晓康同志是一位有成绩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青年报告文学作家。他写的社会问题的报告文学能切中时弊,振聋发聩。他对报告文学有自己的创见,发表在《求是》1988年第2期上的《“使命感”之我见》就是一篇表明见解的文章,但我以为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他说:“当今报告文学是不能没有忧患感的。我们把赞歌已经唱了多少年,已经唱得老掉了牙,唱得读者耳朵里起了茧子,再说,你睁眼看看现实吧,中国痛苦的灵魂是你唱赞歌安抚得了的吗?即使那最值得唱唱赞歌的改革大业不也充满矛盾和痛苦吗?读者们再也不愿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美好的愿望,更是艰巨的使命,我们需要直面各种严峻挑战,破解诸多深层次矛盾。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就关乎民生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几千份提案与议案,凝聚着他们细致的调查和理性的思考,也代表着人民的心愿与期盼。我们特撷取一些观点及建议,欢迎大有共同思索,探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标法律制度是作为舶来品的知识产权制度的组成部分,而商人是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商人阶层的道德选择和价值立场深刻影响着其对待商标的态度,这一态度某种程度上被法律的内在缺陷所鼓励和肯认,而消费者追捧和模仿偶像的消费心理客观上促进了这种态度的进一步传播和实践,造成了当前商标权纠纷中的道德难题和法理困境。参与"乔丹"商标权纠纷的当事方通过实施不同的话语策略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消费者群体和市场竞争,也许案件本身的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案件引发的问题和思考是否会对我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完善或演进提供有益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统战资讯     
[理论]站在全体中国国民共同利益立场上思考民族问题在讨论中国的民族问题时,立足点既不是仅仅要维护国家利益,也不是仅仅要维护某一个民族群体的利益,而是要跳出民族群体利益的立场,站在全体中国国民共同利益的立场上来思考和提出问题。如果说有国家立场的话,那就是珍视和维护包括  相似文献   

16.
徐彤宝 《长白学刊》2008,(6):144-144
哲学家总是运用理性的思维认识客观事物,以求对某一种事物认识的科学性、深刻性、规律性。但是,理性思维也不都是能把握事物本质的。这种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即理性思维,有时也会把人带人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导致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认识上的错误。200年前,法国的哲学家卢梭所提出的“自由、平等”的思想,就带有理性的思维加上理想化的情调。  相似文献   

17.
徐珂 《新东方》2006,(6):61-64
对于重振“国学”的态度与否,在“五四”运动前后已有过争论,也有了一定的结论,现在就此又有了一翻争论。由于当下争论者“国学”素养的肤浅,恐怕也未必能达到老调重弹的理论深度。应该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国学”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成熟的文化形态代表,重振、反对或者以民间的自然立场任由发展都存在其合理的成份。其中主要原因不外乎“国学”在现代性面前所呈现出的两面性:一方面,它在崇尚理性、科学、民主、法制、工业、市场等价值要素为目的的现代性面前表现出的无能为力,使许多过分强调和追求现代化的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反叛之。另一…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形势下 ,医院如何改革 ?如何发展 ?是每一位院长都在思考的问题。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新世纪中国医院院长论坛”召开了 ,30 0多位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医院的院长们 ,就医院改革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本刊选登此次论坛的优秀论文 ,供大家参考借鉴。如果您有好的想法和建议也可寄给本刊与读者交流探  相似文献   

19.
解放区文学“大团圆”结局现象的产生 ,与解放区文学所承载的政治宣传使命有关 ,与解放区作家追求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通俗化思潮相关 ,体现了作家们对“五四”文学所作的某些反拨的自觉。这一文学现象 ,有它存在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缺陷与遗憾。  相似文献   

20.
马越 《求索》2013,(10):128-130
“历史诗学”在中国当代小说中具有不同于西方文论之新特质。“历史”在历经革命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新世纪历史小说演绎后,逐步解决了历史真实与人性真实、题材与方法、价值立场与意识形态的对接问题。小说叙事中力图建构的历史诗学,更多地表现为不同的作家依据一定的历史观念、文本风格和修辞方式书写社会各个生活层面历史的一种文学叙述法,这种文学叙述法及其建构将跟随小说的发展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