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汉文化对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有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明代以前,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关系松弛,经济关系闭塞,汉文化的影响浅微;明王朝在贵州建省之后,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特别是施行屯田,相当多的汉族军民相继迁入,使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有了明显的增进;明末至清前期,封建王朝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次第推行“改土归流”之后,清水江下游的地主经济和以木材为主产品的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大量汉族商人远涉千里涌入屏锦地区,使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呈现突进态势。  相似文献   

2.
刘方玲 《求索》2008,(9):221-223
满人以夷狄身份征服华夷意识强烈的中土,特别是满洲曾经是明朝的边臣,其统治正当性受到故明境内汉人传统正统论的挑战与质疑。为契合中国传统的正统观,清初统治者改变其少数民族的征服政权特性,建立起中原政权特性,利用文化认同消解华夷之辩,不遗余力论述满洲的得国之正与承统之正,通过大规模修史活动来教化民众政治认同,还试图建立起道统与治统合一的圣王形象,以汉族士人对满洲统治的种族歧视.为满洲入主中国提供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正>"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丛书是我省首次整理出版的受汉文化影响颇深的云南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类图书,标志着具有云南民族团结史文物价值的民族古籍进入了翻译整理出版规划。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而在洋洋大观的云南少数民族古籍中,又存在一批深受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少数民族叙事长诗。这批文学古籍,有的来自汉文正史或野史,有的来自古典小说、唱本、戏剧,大  相似文献   

4.
李世书 《创造》2003,(7):46-4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文明的同时,少数民族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现实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是民族诞生时即同时并存和依赖着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从广义上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生活习俗、风俗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与时俱进的变迁与发展是培育少数民族新型公民的需要,是构建少数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基础条件。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桥梁和纽带。文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变迁的内容与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政治内意,即通过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动员少数民族同胞凝聚共识,推动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的差异缩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民族意识弱化;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继续发展,民族意识增强.无论怎样的发展趋势,都将影响到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
徐杰舜 《思想战线》2001,27(1):77-81
华南地区少数民族族群来源复杂,结构多样.早在远古时代就有许多原始族群活跃在华南,族群之间不断互动、涵化,到清朝基本定型为三个层次.华南族群中既包括少数民族族群,也包括汉族族群.各族群的认同基本上都是从族源认同和语言认同两个方面来概定,其中,语言认同方面汉族族群的方言比少数民族族群的方言种类更多,内容更丰富.  相似文献   

8.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与汉族接触较频繁的少数民族之一。她与中国其他原住的少数民族有所不同,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由多种民族成分融合而成。回族的形成是一种跨地域的文化认同,她以伊斯兰文化为纽带,结合了汉族的儒家文化,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心理,从而  相似文献   

9.
巫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底层,不但以其原生或次生形态存在于中国少数民族中,而 目以其各种升华、变态形式保留在汉文化中,对中国社会数千年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着广泛的 影响。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民族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开钦 《政协天地》2012,(10):16-18
认同汉族客家民系,是客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什么是汉族客家民系?在唐宋时期为了躲避战乱等原因,中原大批汉人南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闽粤赣边地区生活,并逐渐与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相结合,成为闽粤赣边的客家先民,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南迁汉人在人数上、经济上、文化上占优势,他们融合了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形成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这个民系和文化融进了土著和少数民族的血统和文化,但汉族的血统和文化是主流,不影响这个民系作为汉族的一个支系的地位,这就是考究客家民系和客家人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普学旺认为,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文化认同的特色产物和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对加强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一群八九岁的孩子放了学,兴高采烈地把书包一扔,相互邀约着,他们要跟着村里的老爷爷去放牛。长长的山坡上,领头的牛脖上,铃铛摇摇晃晃,沿路洒下一串清脆的铃声。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22)
<正>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汉文化进入台湾有两个途径,一是官方所为,以维持统治秩序,宣扬儒学等统治伦理,主办官学和科举考试为主;二是闽粤移民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间技艺等。因为来台湾开发的大多是男性移民,移民女性奇缺,所以逐渐冲开官方禁婚限制与台湾少数民族女性通婚,台湾少数民族也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移民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村落社会利益分割正在不断被刷新与重组,不同群体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各个层面的认同出现差异性。文章以"政治文化"的三个方面,即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认同为出发点,论述了西部村落社会的政治认同现状,对如何因势利导地弘扬村落社会"政治文化"的正面效应、提升村民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苻坚感生神话是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治神话的一个典型代表。这则神话不是当时落后民族自身的产物,而是熟谙儒家文化的前秦统治者为达到“自神其祖,以取威于人”的政治目的,将众多传统汉文化因素加以整合的结果。十六国时期包括苻坚神话在内的众多政治神话的出现,不仅揭示出古代神话产生的一条独特途径,也表明少数民族在胡汉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吸收了汉文化中的一些非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汉傣之间:阿昌族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昌族从明清以来就深受周围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族和傣族文化的影响,其社会发展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的结果。从地理位置来看,阿昌族正好处于汉族和傣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直接被其所包围,因此与周边的汉族和傣族之间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也有婚姻关系的存在。在族群认同的过程中阿昌族容纳了汉、傣等民族的新鲜血液,形成了典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格局。  相似文献   

16.
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相依共济、相扶守望、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保护和发展中华各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  相似文献   

17.
辨析题“在我国,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璃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各民族之间已实现了完全平等。”答:(1)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并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巩固。(2)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认为我国“各民族之间已实现了完全平等”的提法是不准确的。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杜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在经济、及化等方面,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上享有旱等权利,但是,在发展程度等方面却有很大差别。为了使各…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权纠纷的类型主要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权纠纷、同一民族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传统文化产权纠纷、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与该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产权纠纷等。这些纠纷的成因既包括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缺失、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等制度原因,也包括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价值考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地位不明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庸俗化"等社会原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措施包括借鉴原住民传统纠纷解决方式、引入传统文化产权的集体管理制度、促进传统社区对传统文化产权纠纷解决的有效参与等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权纠纷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明代云南地区的民族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种状态,是世界民族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在中国,自秦汉直到今天,民族融合的过程从未间断.既有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之中,也有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之中.在云南历史上,从汉晋到隋唐,进入云南的汉族多认同于少数民族群体之中.自元明开始,云南民族发展的主流是少数民族不断融合于汉族之中.明代云南地区的民族融合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女子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女子高等教育,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及其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汉族女子、全国女性及少数民族男子作为参照物,以教育机会均等为突破口,揭示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少数民族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与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探析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