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的第一资源,能否培养出大批的创新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不仅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还需要发挥各种制度的激励作用,特别是法律的激励性.创新人才主体性的彰显,其创新成果和利益的保护,创新积极性的激发等都需要发挥法律的激励性.在发挥法律的激励性时,要坚持激励信息有效、强度恰当、监督适当和平衡激励等原则,以充分彰显创新人才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来自于创新者的动力与活力。沈阳市走创新发展之路归根到底有赖于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力得以良好的释放,而对创新者加以的科学有效的识别、评价和激励则是使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姜峰 《前沿》2006,(8):198-200
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发挥公平机制的激励功能一样,军队内部也需要构筑一个完善的公平激励机制。但是,由于受体制外和体制内等诸多因素影响,军队内部公平机制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军事人才职业信念弱化、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安心本职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或时常发生。因此,大力修复与重构公平机制,是当前创新军事人才激励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谈青年编辑的成才之路刘钰红出版社、杂志社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编辑人才的竞争。哪个拥有较多、类型较全面的编辑出版方面的人才,那么他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取胜的机会就大。相反,如果没有全面型的编辑人才,这个杂志社或出版社就会面临着困境。在市场竞争激烈...  相似文献   

5.
构建发挥高校党外人才作用的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作用是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机制是高校党外知识人才发挥作用的原动力,必须建立起高校党外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激励、服务和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周丽英 《北京观察》2006,(10):32-35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全面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今年全国"两会"上,科技创新又被列为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议题。九三学社是以科技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参政党,科教兴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九三学社北京市委长期关注的参政议政议课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于今年7月28日召开“科技创新主题议政会”,邀请了25位工作于科研一线的社员就“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发挥中央在京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作用,为首都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做贡献”,“对于培养和激励创新型人才的意…  相似文献   

7.
辽宁创新型企业建设的实践证明,创新型企业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柱,是示范带动广大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的有效尝试。推动创新型企业建设,既要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也需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支持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要素向企业集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8.
能否对大学校长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激励 ,直接影响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然而 ,目前没能对大学校长进行有效的激励 ,影响了校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校长与大学的关系和激励的功能作用看 ,对大学校长进行充分的激励有着重要意义。但要使激励充分、持久、有效 ,既要因人制宜 ,讲究激励的艺术 ,又必须营造有利于大学校长成长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9.
张维  张波 《重庆行政》2021,22(1):92-9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人才队伍建设,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1]优秀的编辑是出版社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出版社"兴文化""出精品"的灵魂所在.出版社要寓导向意识、政治意识、荣誉意识和服务意识于管理制度体系之中,把好优秀编辑"选育留用"的四个关键环节,坚持在精准制定制度、严格落实制度中构建青年编辑选拔培养体系,把培养选拔优秀编辑作为确保出版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任务,为出版社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宋立渠 《公安教育》2014,(11):70-73
<正>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培养与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是重要工作。要实现公安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就必须依靠激励制度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公安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人才强校乃至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一、公安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起点——抓住教师的需求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需求是积极行动的来源,目标是有  相似文献   

11.
王志明 《前沿》2011,(8):198-200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环境是发挥创新活力、培育创新人才队伍的基本平台,是推动个人成长、团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包括物质基础环境、制度机制保障环境与精神心理动力支撑环境三要素。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体现了大环境观、差序格局层次环境观与合作生成环境观的新变化。针对这些新变化,需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使用中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2.
薪酬公平原则是薪酬管理中最基本的原则。薪酬是否公平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管理效果,西部地区实施人才战略必须充分考虑到薪酬公平性。本文从薪酬公平对人才战略作用影响的分析出发,探讨如何通过薪酬公平促进西部地区人才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温朝霞 《桂海论丛》2009,25(4):107-111
在社会转型期文化变迁与新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作为大众传媒的主体--编辑活动,客观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编辑活动与文化变迁、文化传播息息相关,它不仅是选择扬弃新旧文化观念、优化传播新文化成果的活动,而且是参与建设、整合与重构社会文化体系的活动.在社会转型期,文化变迁与编辑活动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动关系.要全面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正确发挥编辑活动在文化变迁中的引导作用,努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主张政治家办报、学者办报,他以战斗者的姿态否定和抨击鄙视报刊编辑业的世俗观念,并把报刊编辑业提高到事关国家、民族存在发展的重要地位来认识。他对中国报刊从传统编辑方法向现代编辑方法的过渡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他在丰富的编辑实践中总结和阐发出的许多报刊编辑思想理论,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网络编辑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新崛起的职业,互联网迅速普及和数字出版在深入发展的同时,行业和社会对网络编辑的需求量正在急剧增加,提升网络编辑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准和质量成为该行业发展的重点.本文介绍了网络编辑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现状,并对该行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通过产学结合建立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相关机构合作加强专业人员资格认定培训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如何建立高校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哲  赵玲 《前沿》2010,(2):162-16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在推动国民经济、科技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更要有高深层次的管理,那就是激励。从强制性硬管理到激励性软管理,是当今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管理的一大飞跃。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后逐步打破了大锅饭,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拉开。但是,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对于以“特薪”为手段的激励制度,许多员工表示不满,进而影响组织和谐,结果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在特殊人才与组织和谐之间取得平衡,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公平、灵活、能上能下,促使特薪制度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组轩 《群众》2020,(5):37-38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能不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我们紧密结合组织部门职能职责,以更好激发党员干部人才担当奉献为切入点,有效强化组织激励、考核激励、精神激励、关爱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的优势,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9.
卢光莉 《前沿》2012,(13):163-164
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成长环境。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接着对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创新型省份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创新型省份的基本特征,是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不断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一些技术、产业领域形成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说,建设创新型省份要与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任务相衔接,充分考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六个更加”的要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一是达到定量标准。目前世界上公认的20多个创新型国家,其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