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的和平发展》两份白皮书中,中国政府系统阐述了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目标和意义,阐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和决心。从历史的角度看,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了部分崛起,美国通过半和平的方式取代英国成为霸权国家,实现了全面崛起。这些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经验参考。为塑造出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需要尽力减少当前面临的国际体系环境、与各大国的力量对比、周边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舆论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中国如果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使美国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让中国的制度和价值观得到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就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及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和平发展"已从中国政府对国际形势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转变为中国国家崛起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根本战略及外交战略、中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道路及中国的世界理想和主张.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基础是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即中国认为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和多极、多样的世界,一个"和平、发展、合作"的"和而不同"的世界;中国崛起和发展模式是"合作、和谐"的非传统模式;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战略的特点则是多边外交和发展外交.中国和平发展当然也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挑战是台湾问题和美国对华战略及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崛起的方式, 必然是和平的, 对内以建立和平、民主、文明的中国为发展目标, 对外以合法的方式 获取资源和发展动力, 建设性地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将以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方式, 求得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向 国际社会兑现和平崛起的承诺。  相似文献   

4.
“权力转移”理论以国际政治现实主义为研究视角, 认为权力转移是引起大国冲突的 一个深层的结构性原因。其实, 在国际体系中, 大国发展不平衡是普遍的规律, 因而权力转移也是 一个客观的现象, 它能否引起大国之间的冲突与新崛起的国家在一定的国际体系中所选择的国际 战略密切相关。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 争取做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以“中国道 路”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崛起”并不必然伴生“中国威胁”。  相似文献   

5.
时代主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二战后,随着新的世界大战危险基本消失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高潮减退,时代主题逐步从“战争与革命”转为“和平与发展”。 “冷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时代主题更为凸显,内涵愈益丰富和深化。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对时代主题做出新判断,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发生根本性调整。20多年来,中国一直顺应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前进。中国逐步形成新安全观和新发展观,与世界各国谋求并扩大共识。中国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中谋求自身的发展,日益成为推进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国家间战争(或非战争)原因的一般研究中,有两项最重要的论断,即领土争端的重要性以及政权类型的重要意义。前者在文章中的术语表述为"领土和平"假设;后者在一般文献中经常归纳为"民主和平"论题。作者致力于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彼此有过战争历史的国家之间建立"实质和平",是否以上述两项议题的解决为前提条件。相关结论将用于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欧经验,其后将联系当今东亚形势展开分析。同样,文章还指出其中存在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不同之处。其中,东亚区域在向更持久的积极状态迈进时,必须考虑领土主权议题具有的特殊含义,后者构成"实质和平"的关键要素。此时,对于"现实政治"的关注也将加入相关国家的考量与平衡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彰显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要在建立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环境、维护和平发展的国家安全环境、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和平发展视野下的中国周边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边地区是影响中国安全与发展的主要外部区域,周边安全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外部必要条件和战略依据.21世纪初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在总体稳定的同时存在着现实与潜在的威胁和挑战.争取和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进行深层次的综合思考和妥善谋划.  相似文献   

9.
波黑战争是二战结束后在欧洲爆发的一场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联合国在冷战告终后进行的一次新的最后宣告失败的维和行动。波黑战争有其内因和外因,既是潜伏多年历史积怨的总爆发,也是外部势力为扩展其自身利益插手的结果。代顿协议的签订,使波黑地平线上露出和平的曙光。但可变因素不少,涉及到消除各方仇恨,如何解决深刻歧见以及重建波黑等多方面,值得人们继续密切注视和观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历史的经纬看,中国必须走一条与传统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崛起之路。中国能否和平崛起既取决于中国对发展道路的选择,也取决于外部世界对中国的承认与接受程度,而这一对关系是可以相互建构的。中国和平崛起战略包括与邻国建立起牢固的睦邻友好关系,与大国建立起稳定共处关系。中国和平崛起将对世界提供新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作者在博鳌亚洲论坛圆桌会议上的发言。作者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上对亚洲的和平崛起与欧美国家当年崛起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环境和条件进行比较,论述亚洲和平崛起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以及对国际社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国际社会对于中国能否打破世界各国崛起的常规方式,普遍表示关切。对中国来说,从自身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和平崛起是必然选择。国内外客观环境发展趋势总体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平崛起已经作为中国的战略抉择付诸外交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给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注入了新的内涵。在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协作下,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在崛起方式上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和平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权力和平转移的条件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骥 《国际观察》2006,29(4):41-46
奥根斯基权力转移理论中关于权力和平转移条件的观点--从维护国际体系既存主导大国的利益和地位出发,竭力防止崛起国家改变国际权力分配的基本格局,并未从根本上回答权力如何和平转移的问题.权力转移理论的最新发展对权力和平转移的条件提出了不同观点.本文将评介这些观点并进一步研究崛起国家实现和平发展的条件,并将其运用于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考察中.  相似文献   

14.
As the author sees it, "Asia's peaceful rise" seems to be a more appropriate expression to highlight the 21st century than the current buzzwords of "Asian century" or "the century of Asian resurgence" justifiably associated with the surging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ies and tighter ties among them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t is of crucial significance to identify this as a process replete with complexities-an identification necessary for gauging its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5.
中国崛起的"和平性"判读--关于"和平崛起"的理论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崛起是否是和平的崛起 ?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分三个方面讨论“和平”与“崛起”之间的关系 :(1 )如何把中国“和平崛起”或者“崛起和平”的问题具体化 ;(2 )中国如何能做到“和平崛起”或者“崛起和平” ;(3)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一种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大国”是中国崛起的文化发展使命,它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实现崛起,也应有助于确保中国崛起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来实现。为实现这一文化使命,中国应发展与世界大国相称的文化国力,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环境的良性发展,适时拓展国家文化的战略疆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平崛起"与此同时"重要战略机遇期"概念密切相关,而从21世纪初期世界基本格局和基本潮流出发分析和设想,中国在其中的基本战略机遇主要有五项.中国和平崛起首先需要在本区域国际关系内的三大"平台",连崭今后一个时期里尤其需要和可行的三方面国家力量构建.在中国争取实现和平化"了的战略坚决阻止台独,并且有意志、体制和力量的切实准备,以便一旦必须就要用武力制止台获独.  相似文献   

18.
防范中的合作--俄罗斯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心理图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俄罗斯对华关系在快速平稳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中国威胁”与“中国崩溃”的不和谐之音。俄罗斯对于中国的崛起表现出二律背反的复杂心态,既借重又怀疑,既合作又防范,呈现出在防范中合作的特点。尽管这种杂音在两国关系的进程中若隐若现,甚至在某一事件上、某一阶段中突然放大,但是中俄两国政府、两国人民始终将中俄战略协作置于各自外交的重要地位。在两国关系的实践中,互信互利的战略合作始终居于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中俄关系整体上合作大于防范,信任大于猜疑。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