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影响俄外交政策的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是俄罗斯在历史嬗变中形成的独特思想文化。西化改革失败后,俄罗斯国力和国际地位日趋衰弱,以追求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主义迅速兴起,它压倒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成为当代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民族主义在当代俄罗斯包含着各种意识形态的内容,作为一种文化,它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民族主义是俄罗斯在历史嬗变中形成的独特思想文化.西化改革失败后,俄罗斯国力和国际地位日趋衰弱,以追求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国家民族主义迅速兴起,它压倒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成为当代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当代俄罗斯国家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家民族主义对普京执政以来的俄罗斯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泰国(史称暹罗)是近代东南亚国家中唯一保持政治独立的国家。二十世纪初,随着东南亚各国争取独立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泰国当权集团为了维护独立,巩固统治,也先后倡导和鼓吹民族主义。本文拟就泰国当权集团的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与特点,试作论述。一、泰国近代民族的形成与特点如所周知,1855年的英暹条约(又称鲍林条约)及其后与欧美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泰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近代国际政治的急流中,沦为半殖民地。但由于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世界政治思潮相对活跃,形成了斑驳陆离的几大看点。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引起广泛关注,美国新保守主义受挫,英国、日本等国鼓吹“全球民主化”,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俄罗斯“主权民主”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重要内容,拉美“民众主义”日益兴起。  相似文献   

5.
西方学术界对民族主义问题的持久研究兴趣缘于民族主义对近现代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也因为民族主义具有既对人类的安全、公正等最深层的迫切要求作出积极回应,又引起世界性的动荡和人类之间的大规模兵戎相见的两面性.在对民族主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方面,西方学术界显然走在了前面,但国内学术界对之的了解和研究似乎并不很透彻.西方学术界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可以分为19世纪、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和自20世纪60年代延续至今天的三个阶段.当西方的民族主义研究进入第三阶段之后,各种不同的民族、民族主义理论应运而生,这对依然在当今的国际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运动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体”是战前日本的民族主义的重要保证和推动力量,因此亦可称之为“国体民族主义”。与“国体”的结合,体现了日本民族主义的独特性。本文即以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典型体现——1935年的“国体明征运动”为例,指出“国体”意识形态作为共同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其作用不在于是什么,而是在于它的绝对价值特征可以用来确保民族认同、统合民众。于是每当体制有动摇之虞时就出现国体论的高潮,在这个意义上,“国体”与民族主义的结合是结构性的。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问题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为近代的产物,民族主义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历史事件中有不同的表现和功能.那么,在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又会扮演何种角色呢?本文旨在从理论、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之加以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8.
“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是近年来在世界经济文献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它有时指“新兴市场”国家,有时指“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有时又指“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那么,“新兴市场”的内涵是什么?其对世界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又有多大?  相似文献   

9.
坪内逍遥《小说神髓》要展现的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文化图景,其主要意图应置入近代日本社会“他者意识一民族主义一近代国民国家”这一思想观念流程中才能够被理解。它不仅呈现出作者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立场,而且反映出日本文化界在明治维新后积极谋求文化自立、自强与扩张的文化帝国主义图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考察全球化是否正在退潮,然后讨论民粹民族主义在美欧的兴起。在确认全球化正遭遇逆流且美欧民粹民族主义的兴起加剧了全球化退潮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和新制度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探讨和分析全球化退潮及美欧民粹民族主义兴起对现代世界体系稳定发展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与国际政治体系都因全球化的退潮、民粹民族主义的兴起而面临巨大的挑战,大国间的权力斗争和称雄争霸将再度成为国际政治体系的主流,现代世界体系也因国际制度地位和作用的下降而动荡不宁,"安全困境"因而更为难解,新的世界大战阴影似正在弥漫。  相似文献   

11.
Alongside its rise, China has intensified its relations with countries on its periphery by adopting a “dual-core” strategy in order to create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In this context, China has upgrade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ustralia from “commercial” to “strategic” levels. China’s “dual-core” strategy and the China–Australia strategic partnership reveal not only China’s desire for intensifying its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with countries on its periphery, Australia included, but also China’s strategic intention of creating its own sphere of influence in the form of 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 China wishes to sustain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by restoring the past glory of “Fuqiang” (wealth and power) as it enhances both its “hard” and “soft” power. The intensified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may persuade countries on its periphery to avoid being involved in any attempt by China’s competitors to contain its rise.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南海安全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分布着马来西亚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海域,是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践在南海地区“维护海洋环境的稳定,不受限制地开发海洋资源和开展国际贸易”的战略构想,马来西亚通过建立和发展自主的国防力量,与区域内外国家开展有限的安全合作以增强在南海的防御能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巩固对南沙部分岛礁的占领,实现其在南海的主权安全和经济安全。马来西亚将南海视为其海洋利益拓展的前沿阵地,在南海问题趋于复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希望通过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维持南海地区的力量平衡,创造对己有利的海上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3.
韩丽雅  李超 《现代国际关系》2022,(1):17-24+34+61-62
不同于默克尔时代,德国新政府执政纲领及部分新政要对华表态尤为强调意识形态分歧和对华竞争。在近年来中西方对抗性上升、美国不断拉欧遏华的大背景下,德国对华认知趋于负面,加之德国自身政局变化以及中德经贸关系的变化,新政府或将加强对华防范与施压,减少对华战略依赖,同欧美盟友加强协调,一致对华,在经贸、科技、全球基建、规则标准等领域争夺主动权。中德关系存在波动的可能性,但由于中德经贸捆绑、西方内部矛盾、德国外交务实传统等因素,新政府将在延续的基础上调整对华政策,中德关系尚不致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4.
郭明 《亚非纵横》2011,(1):29-36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中国面临的海上安全挑战加大,迫使中国必须加快考虑并制定自己的海上安全战略,以确保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上权益不受侵害,同时最大程度地确保中国面向海洋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Critically reviewing David Kang’s China-centred hierarchical model, his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favours Sinocentrism whilst claiming to rescue historical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from Eurocentrism. This analysis provides a nuanced account of Vietnam’s agency in pursuing its national interests in the context of a rising China, showing that Vietnam today continues to draw on the historical tradition of deference/resistance to China to orient its 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dealing with its northern neighbour. Vietnam’s stance toward China is akin to balancing Great Power influence, which entails enlisting other Great Powers to defend its core interests vis-à-vis China. The result is that Vietnam simultaneously pursues a mixture of deference and resistance to China that does not resemble balance of power—against China, or balance of threat—bandwagon with China's behaviours.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日本、东盟同处东亚,是该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三支战略力量。1997年以来,中国、日本、东盟三方渐趋形成一种互动关系,这使得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探讨这种三边互动形成的动因,以及中国、日本、东盟各方在三边互动之中的战略考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阿富汗问题不仅指阿富汗自身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还包括这一系列问题的地区性、世界性影响。阿富汗问题不仅仅关乎中阿关系、中美关系,更关系到中国的地区战略、外交战略、安全战略等。因此,对阿政策的调整必须慎之又慎。中国应该坚持已有的做法,即在参与面上有所保留,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应继续坚持在阿安全重建问题上有限参与,但应扩大在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重建等方面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石岚 《东南亚纵横》2011,(10):86-89
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对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巨大需求。中亚及其相邻的里海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毗邻的地理位置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前中国与中亚地区已经修建了多条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这些管道有助于保障中国能源供应,但也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压力。中国中亚能源通道的未来前景广阔,但需要提前做好风险研判与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9.
China’s regional policy is mainly centred on its efforts to forge a friendly, stable and prosperous neighbourhood. To achieve this end, China has developed an approach combining both partnership bilateralism and tailored regional multilateralism. By and large, China does not consider its neighbourhood as a whole and has been very cautious and hesitant to engage in overarching ‘region-building’. China has relied mostly on soft (attractive) use of power, particularly economic power, supported by cultural and assurance diplomacy, even though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coercion have been exercised occasionally. China has once again become the biggest economy in Asia. Yet, neither the new power configuration in Asia nor China’s own ambitions point to a return to the old ‘Middle Kingdom’ with China holding a dominant position in its neighbourhood. China will most probably continue to see itself as a self-restrained regional power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相似文献   

20.
雍正年间,中俄开恰克图为边境贸易口岸,并开始设官进行管理。随着中俄经济、政治联系的加强,与之相适应的边境管理体制也逐渐形成。两国管理体制在恰克图贸易早期的服务宗旨是不同的:俄方用来打击边境非法贸易,保障对华正常贸易,以充实国库;中方则更关注边境地区的稳定,利用自己的管理体制监督蒙古人越界逃入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