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乌鲁木齐市 2个大型鸡场鸡毒霉形体 (Mycoplasmagallisepticum ,MG)、滑液囊霉形体 (M .synoviae ,MS)感染情况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 (SPA)进行了血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凝集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6 6 .92 %和 35 .90 %,其中商品鸡场MG和MS的阳性率分别为 82 .5 0 %和 5 2 .5 0 %。从疑似MG、MS感染鸡的气管、肺、气囊、鼻裂和跗关节腔分离到 19株分离物。经初步鉴定 ,分离物均为霉形体属成员。用生化和血清学及其他生物学方法 ,对这些分离物进行了鉴定。结果 6株为MG ,3株为MS ,其余 10株也属于霉形体。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滑液支原体(MS)的单克隆抗体,将滑液支原体WVU 1853株全菌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在间接ELISA检测的基础上经有限稀释法克隆化,成功筛选出3株分泌抗MS WVU 1853株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融合株1B3、1E7及4E8。ELISA和Western-blot试验表明,这3株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与滑液支原体WVU 1853株的32ku蛋白质结合,而与禽的其他几种常见病原微生物无任何反应。亚类鉴定结果表明,这3株单克隆抗体重链均为IgG1,轻链均为λ型。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3株单克隆抗体均为抗滑液支原体二氢硫辛酰胺乙酰转移酶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3.
根据禽霉形体 16S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 1对引物 ,用这对引物对鸡毒霉形体 (Mycoplasmagallisep ticum ,MG)和鸡滑液囊霉形体 (Mycoplasmasynoviae ,MS)菌株DNA进行PCR扩增 ,得到了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约 5 80bp的PCR产物 ,而这对引物对其他禽病病原DNA或RNA模板的扩增结果为阴性。PCR方法对MG和MS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 2 pg和 3pg。应用已建立的PCR方法检测MG人工感染样品和临床样品 ,从人工感染样品中均检测到MG ,临床样品的MG阳性检出率为 10 .2 5 % ,高于常规分离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猪鼻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巴马猪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猪鼻支原体(Mhr)对仔猪的致病性,从临床呼吸道疾病的患猪肺分离到1株猪鼻支原体流行菌株(Mhr-DL株)。对该菌株16SrRNA序列进行的分析证实,它与GenBank中的猪鼻支原体(AB680688)、猪肺炎支原体(NR_074745)和猪滑液支原体(KC512403)的同源性分别为99.3%、92.8%和74.0%。电镜下该菌为多形性,大小为500~600nm。取Mhr-DL菌株培养物(1.8×109 CCU/mL)经腹腔和气管途径接种SPF小型巴马猪,被感染猪临床上表现为精神沉郁、粪便干燥、食欲不振、结膜炎、体温高达41.6℃;剖检时病理表现为肺、肝、脾等器官纤维渗出,淋巴结充血肿胀、胸膜炎、腹膜炎、肺呈虾肉样病变。菌株核酸检测发现,肺和扁桃体检出率最高;组织病理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增生、坏死、崩解,肾毛细血管淤血,小肠固有层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绒毛结构不完整,心脏小血管淤血,脾白髓内淋巴细胞增生。本研究获得的Mhr-DL菌株对巴马猪具有显著的致病性,为今后深入开展猪鼻支原体致病机理和防控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新疆南疆地区规模化羊场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首先采用PCR技术对新疆南疆3个县的5个规模化羊场132例鼻拭子、6例肺样品进行初步检测;然后利用支原体液体培养基MTB及固体培养基MTA对PCR阳性样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并选取部分代表株,对其16S r RN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其分子特征。PCR结果显示,该地区支原体总体阳性率为26.1%(36/138),绵羊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14.5%(20/138),精氨酸支原体的阳性率为11.6%(16/138),其中库车县的支原体阳性率最高,达43.5%(27/62)。系统进化树显示: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中,WSMO株与美国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他分离株单独聚为一支;精氨酸支原体分离株中,YJSMA与南非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他分离株单独聚为一支。这说明该地区菌株由于地理环境或长途运输导致与国外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同时存在一定程度变异造成基因型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绵羊支原体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急性死亡的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肺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的鉴定,结果符合肺炎克雷伯菌的特征。根据GenBank上的肺炎克雷伯菌的16S rRNA序列设计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16S rRNA扩增,获得片段大小约为1 433 bp的特异性片段,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后登录NCBI进行Blast分析。结果显示,与登录号为GU128173的肺炎克雷伯菌AUH-BG208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同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头孢类、氨基甙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四环素、林可霉素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鉴定临床症状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原并分析病原耐药性。通过采集临床样本、细菌培养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动物感染试验确定6株分离株为鸭疫里默氏杆菌(RA),将其命名为RA-SS1~RA-SS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仅对头孢氨苄、氧氟沙星、利福平及磺胺异恶唑4种抗生素较为敏感,对其他常用的16种抗生素并不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除arm A、bla(SHV)、bla(CTXM-9G)、erm A、erm B及erm C 6种耐药基因没有扩增出来,oqx A、oqx B、erm F、aph(3′)-Ⅱa、rmt C、aac(6′)-Ⅰb、qnr B、bla(DHA)、bla(OXA)及qnr A 10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100.0%、100.0%、83.3%、83.3%、50.0%、50.0%、16.7%、16.7%及16.7%。结果表明:从贵州某养鸭场分离出6株RA;各分离株具耐12种以上抗生素高达100.0%,1株RA可同时耐17种抗生素,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首次报道在RA分离菌株上检测出16S rRNA甲基化酶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RA分离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细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出率关系紧密且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本研究为RA的鉴定、治疗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2008年黑龙江省某奶牛场犊牛中暴发的一种以呼吸道病变为主疾病的患病牛中分离出3株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等将分离菌鉴定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皮肤坏死试验及16 S r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对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敏感,可导致豚鼠皮肤坏死;其16 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标准菌株Bb RB50株(BX640449)同源性为100%.证实,引起该病的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相似文献   

9.
狐狸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菌采取病死狐狸内脏,用LB液体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分离到1株细菌,通过对该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进行分析,初步鉴定为变形杆菌。用PCR方法扩增该分离菌株的16 SrRNA基因,结果获得大小为1 539 bp的DNA片段(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EU643833)。经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的16 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奇异变形杆菌分离株(AY820623、EF091150)的同源性为99.7%,证实该分离菌株为狐狸奇异变形杆菌,并命名为HU/08。致病性试验证明,该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高致病性;毒素测定试验证明,该分离菌培养液的无菌滤液对小白鼠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鉴定晋中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利用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自晋中地区养殖场送检的30只病死鸡肝中的疑似大肠杆菌菌株进行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出8株致病性不同的大肠杆菌;鉴定出O78、O2、O11共3种血清型;8株菌均为多药耐药菌,其中对5种及5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达到总分离菌株的87.5%;将8株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大肠杆菌参考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源率均达到99%。经MEGA6.0软件分析后,其位于不同的分支上。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对晋中地区大肠杆菌病的有效防治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南京市某集贸市场所售6种淡水鱼体内分离细菌,根据细菌染色、培养特性及16 S rRNA基因扩增等特点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鉴定,对鉴定阳性的菌株测定其溶血、溶蛋白特性,采用PCR技术调查毒力因子的基因分布情况,以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了不同毒力基因型代表菌株的致病性.试验共分离得到39株嗜水气单胞菌,检出率为65.0%(...  相似文献   

12.
异育银鲫致病性鲍曼不动杆菌的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濒死的异育银鲫肝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菌(YCS07-04株),经人工注射感染,5×106CFU/mL剂量组异育银鲫表现较强的致病性,感染第14 d死亡率为100%.YCS07-04菌株的主要生化特性为氧化酶阴性,氧化型,接触酶阳性,无运动力,VP试验阳性,利用柠檬酸盐作碳源;在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中生长良好,在SS琼脂培养基中不生长.经负染电镜观察,菌株为末端圆形的短杆状,偶尔可见不规则丝状体,大小(短径×长径)为1.0~1.5μm×1.5~2.5μm,无芽孢、荚膜和鞭毛,表面凹凸不平,静止期呈球形.16 S rRNA基因序列的测序结果为1 343 bp(登录号EU733247),与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为99.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ATCC 19606T(登录号为Z93435)聚为一个分支,与鲍曼不动杆菌属同一类群.YCS07-04菌株经培养特征、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等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  相似文献   

13.
鸡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简称MS)病是由鸡滑液支原体所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传染病,受害器官主要是关节部位与腱鞘,亦称为传染性滑膜炎。本病死亡率不高,但由于可经过卵传播到下一代(垂直感染)及直接接触引起呼吸道感染(水平感染),而对鸡群健康影响很大,与鸡败血性支原体(MG)相似,鸡群一旦被污染不易清除。鸡群中有本病存在,易发生混合感染,使病情加剧,死亡率增高。本病国内报道罕见。现将广西省梧州市养鸡场鸡滑液支原体病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于1987年从甘肃省陇东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区采取临床可疑的山羊、绵羊病料,进行了一系列病原诊断研究,结果:排除了相关致病因素,如梅迪,维士那,山羊关节炎脑炎(CAE),衣原体及相关致病菌感染和寄生虫侵袭;最终从21例山羊6/6例绵羊病变肺组织中培养分离出支原体13株/4株,分菌率均在60%以上,分离株经初步鉴定后,经英国国际支原体鉴定中心(NCTC)最终鉴定均为绵羊肺炎支原体(M.ovipneumonia);以分离株人工感染健康山羊7只,绵羊3只,结果6/7的山羊,2/3的绵羊于接种后第14天始形成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变,并以7/7山羊,2/3绵羊病变肺组织中收回原接种物;以琼脂双扩散,试管凝集反应及间接血球凝集试验进行抗原性研究结果证明,分离株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具有共同抗原性。从而不仅首次确证了该地本病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所致,且对山羊和绵羊都具有很高的感染率和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吉林省某渔场致青鱼细菌性死亡的病原,从病死青鱼肝中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命名为QG1511。经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为布氏柠檬酸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QG1511感染健康青鱼可复制自然发病症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QG1511对磺胺间甲氧嘧啶、庆大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阿米卡星耐药,对氯霉素、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敏感。本试验药敏结果为青鱼源布氏柠檬酸杆菌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用表面免疫荧光法鉴定鸡源霉形体的结果。此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能成功地用于分类鉴定的目的,并能检出培养物中混杂的霉形体种类。 (一)材料和方法 1.培养基:按Frey(1968)所介绍的配方经过适当修改后制成。 2.霉形体菌株:自国际霉形体中心Freundt教授处引进4种霉形体模式株: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PG31株);雏鸡霉形体(M.pullorum,CKK株);滑液霉形体(M.synoviae WVU1853株);鸡霉形体(M.gallinarum PG16株)。新分离菌株有:从北京东沙种鸡场(DS)分离3株;从北京朝阳区十八里店公社西直河大队鸡场(XZ)分离13株;从海淀区四季青公社巴沟鸡场(BG)分离23株;从广西南宁市郊区(GX) 4个鸡场分离10株,共计49株。  相似文献   

17.
从病鸡嗉囊分离出3株酵母状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观察分离菌株的菌落与个体形态特征;用分离菌株BCA1在雏鸡上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对原分离菌株和再分离菌株BCA1-1用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并以其25SrDNAⅠ型内含子序列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3个分离菌株均为白色念珠菌,归属于2个基因型,BCA2株属于A型,BCA1和BCA3株的扩增产物包括C型的2条带和介于其间的第3条带。在人工感染试验中,雏鸡发病率为88%,病死率为68%,症状与临床自然发病的相一致;再分离菌株BCA1-1与接种菌株BCA1相同。可见,导致该批肉鸡发病的病原确系白色念珠菌,3个分离株中的2株不同于已知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8.
自我国黑龙江省尚志市野外采集的蜱体内分离出1株莱姆病伯氏疏螺旋体,并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利用BSK H分离培养法,经暗视野显微镜和姬姆萨染色观察,菌体呈螺旋状。根据已报道的伯氏疏螺旋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结合参考文献设计的外膜蛋白A(OspA)基因引物经PCR扩增并测序,与GenBank中的各种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建立系统发生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的伽氏疏螺旋体(Borrelia garinii)DK27(X85193)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可达99.5%;Osp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报道的Borrelia gariniiKhab(AY502600)有较高的同源性,为93.6%。根据序列分析结果,认为该分离株属于Borrelia garinii基因型,命名为SZ,该菌株16SrRNA基因和OspA基因核酸序列已提交到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HM007279和HM007278)。  相似文献   

19.
首次于牛鼻拭子中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株,经16S rRNA鉴定该菌为纹带棒状杆菌。动物回归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具有一定的条件致病性。药敏试验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四环素耐药基因与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基因均呈显性表达。PCR检测结果显示,该纹带棒状杆菌存在毒力相关基因——agr管家基因(accessory gene regulator)。  相似文献   

20.
取病死鸡肝接种于血清琼脂平板,挑取符合巴氏杆菌特征的单菌落进行纯化培养和染色镜检;对纯培养菌提取核酸,进行16S r RNA、kmt1和cap A基因的PCR鉴定,7个管家基因的PCR扩增和多位点序列分型,以及12个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并进行分离菌的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2株病原菌(HN-1和CZ-6)均为两极浓染的革兰阴性短杆菌,16S r RNA和kmt1基因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同源性均高于99%,荚膜血清型鉴定为A型,基因型为ST129型,除tox A、ptf A、nan H之外的9个毒力基因均被检出,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菌对鸡的致病性较强。结果表明,这2株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为我国禽源菌株的遗传特性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