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印度大力推进军事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印度确立了"立足南亚、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等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将发展军事实力视为其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支柱。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世界军事革命蓬勃兴起之际,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军队建设目标,并大力推进符合其国情和军情的军事变革。  相似文献   

2.
印度与东盟军事与安全合作试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度与东盟的军事与安全合作日趋频繁,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印度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影响力正在逐年增强。但由于印度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仍然有限,印度与东盟军事、安全合作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将 《东南亚》2010,(4):21-26
军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独特的分支学科,是心理学的原理、理论及方法在军事领域和军事背景下的应用。印度军事心理学经历了近六十年的发展,有着专门的研究机构——国防心理研究院。印度军事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事选拔、组织行为和人机互动等三大主要的研究领域。印度独特的地缘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给印度军事心理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印度军事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 ,印度积极开展大国外交以期早日实现强国梦想 ,而对外军事合作则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印度利用美俄法等国在争夺南亚影响和军贸合同的斗争 ,全方位地开展了对外军贸和技术转让合作 ,加速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和来源多元化 ;加强以军事演习为重点的大国军事合作 ,树立印度世界一流强国形象。同时 ,以开展国际反恐合作为名 ,大力挤压巴基斯坦国际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5.
普京的军事改革与强军计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俄罗斯获得主权以来,其武装力量的建设经过了一个复杂的历程。日新月异的世界军事变革促使俄罗斯将军事改革、加大军队建设力度问题提上了日程。普京在过去4年里加大了军事改革的力度和步伐,力图提升军事实力,建设一支职业化的、新型的国家安全力量。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俄罗斯军事改革的各个方面,并分析了俄罗斯军事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金灿荣  王博 《现代国际关系》2015,(3):16-23,63,64
军事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中重要而又脆弱的一环。妥善处理和稳步推进中美军事关系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有助于向外传达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乐于担负大国责任的意愿,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本文根据目前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中美军事关系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包括国家属性差别、国家利益博弈、军事实力差距、国际体系结构变化及台湾问题等,建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军事关系应从扩大合作、正视分歧、控制冲突的角度去寻求路径。  相似文献   

7.
军事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中重要而又脆弱的一环。妥善处理和稳步推进中美军事关系对于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也有助于向外传达中国和平发展以及乐于担负大国责任的意愿,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本文根据目前中美军事关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中美军事关系发展中的限制因素,包括国家属性差别、国家利益博弈、军事实力差距、国际体系结构变化及台湾问题等,建议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军事关系应从扩大合作、正视分歧、控制冲突的角度去寻求路径。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10日印度宣布建立综合太空部(ISC),此举是继2007年2月宣布将成立太空司令部以来,印度太空军事化步伐向前迈出的又一大步。印度军事太空计划内容丰富,构想宏大,既有基础研发,也有机构组建,还有军事转型,并已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但总体看,印度的太空计划还受到技术、资金、官僚作风等因素制约,前景并非一片坦途。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世界军事形势基本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初 ,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及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入 ,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正开始经历着一场更深层次的调整与变革。世界主要军事力量 ,特别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将进入新一轮的军事扩张期。全球军事战略格局的不平衡态势有进一步加剧的危险。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一、全球军费开支出现回升势头 ,有关国家的军事实力将有不同程度质的飞跃。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统计 ,冷战结束后的 10年中 (1989— 1998) ,世界军费开支持续缩减 (1997年除外 ) ,大约下降了 1/ 3。①然而 ,今后数年内 ,世界军费开支将止跌回升。美、…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打击库工党的军事政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伊斯兰国家在应对库尔德问题上主要表现为3种模式,即土耳其和伊拉克前萨达姆政权的军事打压模式;叙利亚和伊朗的民族融合模式;伊拉克新政府的政治参与模式.海湾战争后,土耳其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向库工党武装发动了十余次军事打击.土耳其采取军事打击的动因包括:安全考量、军事实力、国内因素、盟友支持、国际舆论五大要素.但迄今土耳其军事打压战略效果不佳,经济、政治和社会手段应是土耳其解决民族分裂问题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一、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1991年8月31日,吉尔吉斯最高苏维埃通过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独立初期,吉尔吉斯斯坦主张实行中立政策,放弃组建本国武装力量。但此后不久,吉国家领导人很快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于1992年5月接管了前苏联驻扎在其领土上的军队,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由陆军、空军组成的本国军队。1993年5月,吉尔吉斯斯坦颁布第一部宪法。1994年1月,吉制定了本国的军事学说。2 0 0 2年3月,吉通过了《2 0 10年前过渡时期的军事学说》。这些法律文件规定了吉在国防和军事安全领域的基本政策与主张。(一)对中期国…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直萎靡不振,但在军备建设方面却并未松懈:1995年11月,抛出指导其未来10至15年国家军事战略和安全政策的《新防卫计划大纲》,勾划出新时期军事发展纲要和扩军计划;1996年4月与美国发表《安全保障共同宣言》,1997年9月推出《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确定与美国加强军事同盟方略;1999年5月底,国会最终审议通过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为其执行一条扩张性的军备发展道路扫清了路障。  相似文献   

13.
一、国防体制 印度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总统通过内阁总理对全国的武装部队实施领导,现行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内阁政治事务委员会,成员包括国防、外交、内政和财务等内阁主要部长,由总理任主席。国防咨询机构有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长委员会、国防生产与供应委员会、国防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国防计划委员会和最高情报委员会等。国  相似文献   

14.
一、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 1991年10月27日,土库曼最高苏维埃通过国家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土库曼斯坦。独立后,土库曼斯坦始终将巩固国家独立和主权、保持社会稳定、振兴经济放在首要位置,主张走适合本  相似文献   

15.
一、国防政策与军事战略1991年 8月 31日 ,乌兹别克斯坦宣布独立后 ,乌政府始终把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深化经济改革作为其工作重点。同年 9月 5日 ,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正式成立 ,并于翌年 1月 14日决定接管其境内的原苏军部队 ,进而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本国军队。 1992年 2月和 1995年 8月 ,乌兹别克斯坦分别颁布了第一部《国防法》和《武装力量学说》。 1997年又出台了《国家安全构想》 ,其宗旨是遵守无核原则 ,并倡议建立中亚无核区。2 0 0 0年 2月 ,乌总统所属国家安全会议批准了新的《国防学说》(该学说与《国家安…  相似文献   

16.
1990年8月24日,塔吉克最高苏维埃发表主权宣言。翌年8月底改国名为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同年9月9日正式宣布独立,12月加入独联体。塔独立后,由于国内各种政治、宗教、地方利益集团斗争激烈,错过了立即建立国家武装力量的时机。1992年3月,塔吉克斯坦爆发国内战争,并且持续达5年  相似文献   

17.
一、国防体制 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和《国防法》规定,俄罗斯总统为联邦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对联邦武装力量、其他部队、军事单位和机关实施全面领导,确保俄联邦军事安全。俄罗斯军事与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联邦安全会议,是为总统起草安全保障方面决定的宪法机关,负责审议俄罗斯联邦安全保障方面的内外政策问题,解决经济、国防、信息、生态安全、预测  相似文献   

18.
最近,伊拉克问题日渐聚焦,一方面美国磨刀霍霍,小布什极力主张对伊动武;另一方面伊拉克则不甘示弱,积极备战,准备反击。那么,萨达姆究竟有何实力敢与美抗衡呢?现将伊拉克陆、海、空三军实力及主要部署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factors inherent to the structure of a military organiz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political leadership play a role in the organization's tendency to perpetrate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during civil disobedience campaigns. To examine this hypothesis, I conducted a three-phased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a database containing 97 campaigns that took place between 1972 and 2012. In the first phase, I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centric factors and violent crackdowns. In the second phase, I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centric factors and mass killing. In the third stage, I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specific types of discrimination in the military and mass killing. I found strong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mentioned above. High-risk militaries that served a militarized regime, contained loosely regulated or indoctrinated paramilitaries, and discriminated against the protesting group, were much more likely to perpetrate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during civil disobedience campaigns than low-risk militarie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military's role in perpetrating violence against civilians during protests and conflict may provide some novel fin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