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中国和平崛起理论出现,并具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即一种新的 和平的大国兴起模式。其背景是在全球化、现存的世界政治体系和中国国内资源整合等因素影响 下,中国需要塑造自己在新世界格局中的大国地位。中国和平崛起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使美国和中 国周边利益相关国家有所顾虑,为此中国已使用新的“和平发展”提法。中国的和平发展之中,因复 杂的国内外因素制约,仍然面临相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历史的经纬看,中国必须走一条与传统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崛起之路。中国能否和平崛起既取决于中国对发展道路的选择,也取决于外部世界对中国的承认与接受程度,而这一对关系是可以相互建构的。中国和平崛起战略包括与邻国建立起牢固的睦邻友好关系,与大国建立起稳定共处关系。中国和平崛起将对世界提供新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3.
“和平崛起”是中国外交的新思维, 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 诺。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 和平崛起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就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4.
地区合作机制的创设能力不仅是大国崛起的一般性标尺,也是大国崛起的内在要求。参与和创设东亚合作机制是保证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有助于奠定中国和平发展的地区性根基,构筑平衡的大国关系,咒化经济结构和扩大对外开放。同时,中国的制度化行为也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缓解了地区安全困境,促进了东亚地区一体化。实际上,中国和平发展和东亚合作机制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二十国集团2000~2015年期间综合国力的动态变化,发现世界经济呈现南方崛起、北方衰落新格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为主要崛起国,欧盟、美国、日本为主要衰落国(或地区).这种南升北降新格局可以从国家发展生命周期理论和国家创新竞争视角得到解释,发达国家“因发达而老化”,缺少创新意愿和能力,必然走向衰退.中国经过长期努力,和平崛起基础不断夯实,一方面成为主要大国的利益攸关方,是二十国集团超过一半以上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另一方面已经建立起广泛的大国伙伴关系,这是和平崛起的重要战略资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头主动走出去,积极与主要大国领导人高层互动,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和平崛起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对南方国家的引领作用将更加凸显,并将更多承担南北桥梁关键作用,进一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相似文献   

6.
权力和平转移的条件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外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骥 《国际观察》2006,29(4):41-46
奥根斯基权力转移理论中关于权力和平转移条件的观点--从维护国际体系既存主导大国的利益和地位出发,竭力防止崛起国家改变国际权力分配的基本格局,并未从根本上回答权力如何和平转移的问题.权力转移理论的最新发展对权力和平转移的条件提出了不同观点.本文将评介这些观点并进一步研究崛起国家实现和平发展的条件,并将其运用于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考察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的和平发展》两份白皮书中,中国政府系统阐述了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目标和意义,阐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和决心。从历史的角度看,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了部分崛起,美国通过半和平的方式取代英国成为霸权国家,实现了全面崛起。这些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经验参考。为塑造出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需要尽力减少当前面临的国际体系环境、与各大国的力量对比、周边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和国际舆论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中国如果能够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两岸统一,使美国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让中国的制度和价值观得到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就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崛起的"和平性"判读--关于"和平崛起"的理论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崛起是否是和平的崛起 ?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分三个方面讨论“和平”与“崛起”之间的关系 :(1 )如何把中国“和平崛起”或者“崛起和平”的问题具体化 ;(2 )中国如何能做到“和平崛起”或者“崛起和平” ;(3)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一种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9.
国际体系正在加速转型,其主要标志是:中国和平崛起、9·11后的反恐战争、一种新的超越意识形态及战略竞争的大国双边合作关系正在全球范围内成型.但目前的国际体系仍然是西方盟国掌握主导权,在双边同盟和八国集团与中国之间有一条或明或暗的战略分界线.中国与西方大国既有广泛的合作;又有各种分歧和战略性的竞争.东亚区内多层次、多形式的多边和双边合作在加强,新的地区秩序正逐步显现,中国的繁荣与富强依赖于构建良好的周边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创刊词     
世界局势正经历着错综复杂的深刻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利益交织,相互依存度和关联性明显增加。一批发展中大国的逐步崛起,为多极化发展趋势增添了新的丰富内容。在过去四分之一多世纪里,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社会的内涵式发展,国际社会组织性、"连带性"的加强,使中国的发展不可能走上传统武力崛起的道路。相反,中国对国际法(机)制的深度参与以及作为大国的"既富裕(总量意义)又贫穷(人均而言)"的混合身份使其能够成为国际制度的独特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崛起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其崛起路径已经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法律、世界发展事业以至国际合作与其他制度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法律影响。在全球化、法制化、人性化的时代,中国和平发展与普遍国际法的交互影响还表现出了重视人权、促进民主法治和全人类共同利益形成的共进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需要新的地缘战略及其理论支撑。新地缘理论的构建需要追溯传统地缘理论的演变进程,从中归纳大国地缘战略成败的历史经验。传统地缘政治理论覆盖传统大国战略的主要特点,至今仍然影响着大国竞争的走向。过分依赖和运用陆权论、海权论、边缘地带论等传统地缘理论可能误导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文明冲突论和大棋局论等新地缘政治理论仍未摆脱美国早期追逐全球霸权战略的烙印,难以成为中国战略选择的思想来源。新的地缘经济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潮流应运而生。一方面,经济成为地缘政治板块的主要要素构成,改变了地缘政治导致大国对抗和战争的历史逻辑;另一方面,地缘经济成为地缘政治的新的外在形式,其中包含地缘政治竞争的本质,更包含区域合作机制形成的基础。因此,地缘政治是大国战略对抗的环境研究;地缘经济是大国战略合作的环境研究。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在地缘理论上必然更多选择地缘经济的新思维模式,更多地扬弃地缘政治的旧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大势越来越清晰:发展与和平问题成为世界的主题和最突出问题。数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集团式发展,使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传统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相互交织的新的两集格局。同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局面显示出国家间关系的性质已经由历史上长期敌对和对抗转变为非敌对和非对抗,恐怖主义取代传统的国家间战争成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及人类安全的主要威胁。世界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多极化、多边化三大趋势与和平、发展、合作三大潮流。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一个以民族主义立国的地区性大国,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代表印度上层利益的世俗民族主义、代表中产阶级利益的印度教民族复兴主义和代表穆斯林利益的伊斯兰运动三股流派。这三股流派分别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特征、主题性特征和不协调性特征。各流派之间的相互矛盾和斗争不仅给印度的崛起和发展带来不确定性,还给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带来复杂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新形势下,中国确立了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主张。中国和日本是东亚的两个大国,在世界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应该共同推动东亚和谐。为此,中日两国应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战略互惠关系下实现中日和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崛起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界讨论的热点。特别是2003年末,我国领导人提出和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发展战略以来,中国崛起问题的讨论再次升温。作为国际著名政治家,李光耀在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一直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崛起问题,为此发表了大量的言论。李光耀始终满怀信心地预言中国会崛起,而且会和平地崛起,虽然他没有直接使用过和平崛起的概念,但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出这种意思。探讨和借鉴李光耀的思想,对于推进中国的和平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李光耀关于中国崛起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边海问题首先应该放在中国崛起的大环境下来看待。由于中国的迅速崛起,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国家越来越担心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丧失时间优势。同时,区域内外的大国为应对中国的崛起而纷纷调整其亚洲战略,这为某些小国"趁火打劫"创造了条件。因而,解决边海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而必须与新时期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体系正面临三大历史性挑战:大国之间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关系发展态势转向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的轨道,国际体系是继续走向融合还是逐渐走向分裂成为国际政治的重大问题;国际反恐联盟的失败与“伊斯兰国”等极端主义势力的崛起使中东秩序全面崩溃,西方在中东的主导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并由此衍生出全球16亿穆斯林与所在国及国际社会日益分化的世界性挑战;全球治理体系因严重脱离全球化现实而近乎失灵,美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动荡背景下维护霸权的决心及大国战略竞争,又使全球治理改革失去合力,不断扩大的全球治理赤字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带给我们一个危险而又失败的世界.面对这些历史性挑战,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新型国际关系战略,消解敌对关系的塑造,注重普遍伙伴关系的建立,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崛起的大国,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后起大国可能因不满现状总会挑战现存霸权的担忧,一直是美国政治家与战略家的心病,这也是布什政府上台之初把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对美战略是基于大战略的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状况而制定的。从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出发,中国需要同美国合作。合作是中国对美战略的主旋律。美国的对华战略也需要同中国合作,从而使中国的对美战略有了实现的基础。作为两个大国,特别是正在崛起的大国与现存的惟一超级大国,在对外战略中存有防范因素是正常的。中国对美战略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以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为核心内容的国际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