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者们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一直持有各种不同的见解。在一个极端,美国式自由市场制度的拥护者指责该地区的政治权贵和企业巨头实行“裙带资本主义”。而亚洲发展经历特殊论的拥护者则反驳说,西方的政治金融阴谋集团破坏了亚洲的成就。然而,只有较为不偏不倚的社会学观点才能更加深入地洞察这次危机。可以认为,人们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有三种政治社会学见解:(1)  相似文献   

2.
“萨德”问题搅动东北亚和全球战略安全形势,损害中韩和中美互信,考验中国维护战略安全利益、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大国关系的能力.中国的反应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不乏误解和批评,有观点认为,由于“美主韩从”的同盟结构,“萨德”落地是美国主导、韩国追随的结果,中国反制措施应以美国为主,对反制韩国为主的做法提出质疑.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反应过度,主张对“萨德”的反应限定于军事领域,不应扩散到经贸和人文交流等领域.还有观点认为,“萨德”落地与朝核问题有关,中国应反朝核而不是反“萨德”.  相似文献   

3.
关于古代华侨的历史发展阶段,历来众说纷纭。首先,中外有关华侨史的著作,对华侨史应始于何时即什么时候出现第一代华侨的问题,就有下列各种观点:(1)华侨始于商周说。台北出版的《华侨志·总志》认为:《商颂》长发篇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二语,可见殷人已发展至海外;并认为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以前,那里就有华侨。另外,该书还根据《论语》公冶长记孔子之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这句话断言,孔子及其得意门生子路都有志去当华侨,不幸而未实现。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正在进行的所有社会文化过程中,全球化现象当属第一。20-21世纪之交的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化学认为,全球化是指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和经济、财政和科技、艺术和科学方面的一体化过程,需符合发展中国家,首先是欧洲大西洋板块,亦即美国和欧洲各大国出台的一整套应普遍遵守的法则。有人认为,全球化的趋势与冷战的结束以及美苏核对抗的终结相关,这场对峙把世界分为两极体系(两极世界)。世界成为“单极”的,亦即从20世纪九十年代起,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所有主要态势都由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利坚合众国来主导,  相似文献   

5.
1961年4月16日,古巴时任总理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是一场贫苦人的、由贫苦人进行的、为了贫苦人的社会主义民主革命”.同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知识分子的讲话》.这篇讲话被认为是古巴党和政府提出的有关古巴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础,提出“只有参加革命,才能拥有权利;如果反对革命,就没有任何权利”,革命的目标之一和基本宗旨之一,是发展艺术和文化,使艺术和文化成为人民的真正财富,使人民有更好的文化生活,使人民一切文化需要得到满足,革命要求艺术家为人民贡献出最大的力量,要求他们为革命事业贡献出最大的努力.半个多世纪以来,古巴社会主义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古巴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近年来,古巴不仅在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方面进行“更新”,在文化方面也正在实施一系列“更新”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东盟地区论坛(ARF)的结构和作用,进而分析它的成就、前景和那种关于它不适用于作为一种安全制度的日益普遍见解。本文认为,关于东盟地区论坛适用性的任何分析,都必须研究东盟地区论坛的议事日程及其存在的理由是否违反主要成员国的利益。三个最强大的参与国(美国、中国和日本)和东盟都愿意支持东盟地区论坛。本文还认为,东盟地区论坛反映了地区参与者和地区外部参与者战略性利益的一致性。然而,本文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东盟地区论坛的作用肯定仍不足以完全实现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于是否任何形式的制度都能借以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7.
李光耀的文化认同与新加坡现代化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淮平先生的《李光耀在新加坡现代化初期的文化认同》一文,认为在新加坡现代化初期即60-70年代,贯穿于李光耀思想中的文化认同,与他近年在国际论坛上阐述的“亚洲价值观”的文化内涵是极为不同的,意即李光耀对新加坡现代化初期与后期的文化认同是不一样的。本文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李光耀的文化认同是一贯性而非断裂性。  相似文献   

8.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其族群文化观对国际政冶格局的解读。其族群文化观源于美国的族群理论中的盎格鲁一萨克逊优越论。在美国国内,亨廷顿断言多元文化将使美国分裂而反对多元文化,主张用以盎格鲁一萨克逊文化代表的美国核心文化同化其他移民族群。在国际上,亨廷顿强调不同宗教文化的难以调和性,似乎由主流文化同化其他族群才是解决“国家间和国家内部的文明冲突”的出路。正如同化理论在美国日益没落而多元文化广被认可一样,在东南亚,一个各族群可以和睦相处的多元社会的构建不但是一种理念,也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 ,在应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问题上 ,国内学术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策建议 ,即“对称性战略”和“非对称性战略”。前者主张针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 ,中国应加速建立起可靠的二次打击力量 ,以力争在短期内对美国能形成有效的核威慑 ;而后者则认为在适度改善和增加自己战略核武器的质量及数量的同时 ,中国应坚持改革开放以来的战略方针 ,坚决避免同美国进行任何有针对性的军备竞赛。本文认为 :“对称性战略”虽看似有很强的合理性 ,但事实上 ,这一战略完全是建立在有关“安全两难”的生成机理及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错误认识的基础上 ,因而在理论上难以成立 ;不仅如此 ,“对称性战略”的种种内在缺陷同时也决定了 :若将其真正付诸实行 ,必将给中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有鉴于此 ,本文认为 ,在如何应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问题上 ,中国目前面临的唯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一种“非对称性战略” ,而要采取这样一种对策并同时相信其合理性 ,我们就需要在有关核武器的可用性及国家安全观念上实现某种程度的转换甚至革新  相似文献   

10.
扶南封建论     
扶南是柬埔寨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之一。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它是奴隶制国家,其最主要的根据就是我国《南齐书·扶南传》中的一条记载:扶南国王范蔓曾“攻略傍邑不宾之民为奴婢”。然而,没有任何史书向我们提供有关奴隶的具体数量和奴隶从事何种劳动的记录。扶南的“奴婢”,其实就是我国古代概念中那种以从事家务劳动为主的奴隶式奴婢。仅凭这一条唯一的有关掠奴的记载是不能说明扶南是奴隶社会的。如果认为扶南的“邑”是中国人用商、周时代那种“邑”的概念去  相似文献   

11.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邀请,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政治学教授、伊比利亚和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史密斯于1992年9月1~18日在北京进行学术访问,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美洲倡议”、美拉关系中的毒品问题、美国对拉美的政策和拉美的“民主化”及其前景等问题发表了讲演,并与有关中国学者进行了讨论。下面是史密斯教授的主要观点。一、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美洲事业”倡议史密斯教授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布什总统提出的“美洲倡议”是在下述国际大背景下问世的。首先,苏联已不复存在,欧洲正忙于自身的一体化进程,而日本则不  相似文献   

12.
导论不久以前,对亚洲企业家的研究集中强调了有关企业家的个人背景。这往往是基于这样的观念:欧洲的工业化主要是由那些依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人来实现,而他们的企业行为则受到其特定的宗教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另一方面,亚洲企业家一般被认为在文化上更倾向于按照企业组织的集体形式来进行经营。印度家族企业和东亚、东南亚华人企业家商业网络的普遍存在被认为导致了亚洲经济的欠发达,因为这些企业网络阻碍了亚洲企业家成为能够与西方企业家竞争的大工业家。随着近几十年东亚经济的崛起,这些关于亚洲企业家的观念受到了广泛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转变这个观点,它们强调了合作的方面,把它视为导致亚洲企业家经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上半期,拉丁美洲经济确实陷入了危机。这是国际舆论普遍承认的客观现实,没有必要避讳“危机”的提法或采取不承认主义的态度。1985年联合国拉美经委会认为,“拉丁美洲遇到了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危机。”1987年初在墨西哥首都召开的拉美加勒比国家部长级特别会议,也认为“自八十年代起,拉美经济陷入了五十年来最严重、最深刻的危机”。现在的问题是,这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危机。我认为,这不是任何一种单一性的危机,而是多重性的危机。它是发达国家的周期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以及拉美国家的发展危机相互交织,而以债务危机为集中表现的一场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际法学界对于是否存在“非洲国际法”尚有诸多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国际法在本质上是普遍性的,因此,“非洲国际法”这种提法是错误的;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从国际法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普遍国际法现在还远未形成。综合来看,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实际上,在当代国际法中,普遍主义与区域主义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从当代国际法的现实特征,以及非洲国际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来说,非洲国际法是客观存在的,且有其自己独特的概念与渊源。  相似文献   

15.
越南饮食文化及其结构中的农业烙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说明饮食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不可一日缺少,因此,饮食向来受到普遍的注意和重视。越南民族同中华民族一样把饮食问题当作天下头等大事,这是很有道理的。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也因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一、越南饮食文化观念饮食是维持生活最重要的一个方法。但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对于这个领域的观念是有所不同的。西方人把饮食视为不值一提、寻常的事情。西方哲理这样讲:“人为了活而食,不是为了食而活。”越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是一部从社会学的视角和路经来探索美国华人社会的具有创新性的力作,这种研究视角的创新具有重大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价值,对于进一步了解美国华人社会和华人人口的历史与现状具有重要意义。该书有3个特点:一是实证研究与理论创新;二是探讨亚裔社会和族裔群体;三是观点新颖,论证缜密。我们评介周敏教授的大作,是希望我国华侨华人学界能够拓展理论视野,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学的理论和知识、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多层面、多角度、多向度、多维度去探索,从而使我国华侨华人学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犹太人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灿烂的文化曾光耀着整个世界,其中也深藏着许多神秘的东西。“78:22”就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世代相传的神秘法则。“宇宙法则”有似中国的太极图和道家的八卦,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太极图”显示世界是阴阳两极构成,而犹太人的宇宙法则认为:世界的一切都  相似文献   

18.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通过互联网成为最近中国网上最红的短片,这部由胡戈引用陈凯歌《无极》中的一些片段制作的幽默片,在传媒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论。胡戈是否侵权,侵犯了何种权利?双方律师各持一端。陈方律师认为,胡戈侵犯了《无极》作品的权利,未经授权进行了“歪曲篡改”。但胡方律师认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没有进行任何的营利,仅是为了个人的娱乐,且胡戈本人也宣称,他纯粹是以个人学习为目的。此外,另有一方观点认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文学批评,‘馒头血案’从性质上说并不是文艺作品,而是以文艺创作的方式表现的一种文艺批评。作者由于花了高价看了《无级》而感到相当不满意,觉的这个剧本很有问题,情节简单而且荒唐,所以才对这个片子的故事加以解构、讥讽,以发表他对这个片子的观点、看法和见解,这完全符合文艺批评的特点和性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解释东南亚四个高速增长经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在过去的30年期间为何能取得高速的经济发展,首先根据有关经济增长和“东亚奇迹”的文献来考察导致各国经济业绩存在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并确认这些决定因素已在一定程度上对该四国起了作用。本文的主要部分阐释这样的政治经济问题,即为什么这些国家在过去的30年期间都普遍实行了比东亚以外几乎任何其它地区所实行的更加“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龙文化,虽源远流长,博大斑杂,但人们似不难以语言概述其内涵及基本特征,但龙究为何物,恐就不是人们可以简而言之了。笔者认为,如按时间先后析之,中国龙基本经历了自然龙、皇权龙、世俗龙和民族龙四个阶段,与之相对应的龙文化,或许可以用客观实在性、完美全能性、随意实用性和向心凝聚性来概述。一自然龙——客观实在性    现代人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是人们主观臆造的神灵之物,并不真实存在于自然生物界之中。但是,古人却以极其明确的语言断言,龙是客观存在的不争事实。  古代“叶公好龙”的故事,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