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六甲海峡与南海航道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之一,其安全的主要问题是海盗的袭击。在反海盗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海峡沿岸国家的主权问题成为确保马六甲海峡安全的关键。美、日、印度三国以反海盗袭击和打击恐怖主义为名,在南海海域加强军事合作,其真正目的据说是牵制中国,这无疑增加了南海航道的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2.
南海航行安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南海航行安全对亚太经济和与亚太经济联系密切的世界其它各地的经济发展都有重大影响,由于南海地区的海盗问题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政治状况有直接联系,并且受到美、日、印等国对东南亚地区政策的影响,国际间打击海盗的合作和推动地区政治、经济、安全机制的建立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近一时期,美国在东亚动作频频,美国与越南的安全合作关系急剧升温,这些新动向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南海周边国家的密切关注。美越加强军事安全合作关系的战略考虑及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值得关注和深崽。  相似文献   

4.
马六甲海峡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海上通道,对国际航运和贸易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目前,对马六甲海峡的直接威胁主要来自海盗和海上恐怖活动等非传统威胁,而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使其始终处于大国战略博弈的框架之中,这是对海峡的潜在的传统威胁。但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加深,相关国家在马六甲海峡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大,通过国际合作维护航道安全是可行也是必然之路。为了维护中国在马六甲海峡的通行利益,中国也应加入到这一进程中来。  相似文献   

5.
随着北极冰盖的融化,北极航道已经实现商业化运营,白令海峡作为取道北极航道的必经之地,具有显著的战略地位。白令海峡是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其沿岸国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较量与合作并存的关系。一方面,两国对法律地位认知、北极航道利益追求以及军事安全方面存在对抗和摩擦;另一方面,两国在冷战时代低政治合作持续存在的基础上,随着北极冰融,白令海峡的关系较之前有回暖之势,两国较量趋于有限缓和,合作会更加常态化。同时,随着北极多边合作的深入推进,未来有望在白令海峡实现多元治理,这也将深刻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利益攸关方对白令海峡共同治理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日益猖獗的南海海盗对南海的航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危害。国际法对海盗治理形成了一些规范,但这些国际法的规范有的不具法律拘束力,有的规定得过于原则不够具体,有的目前不能适用于南海。而南海自古都是中国的领土,南海的航行安全关乎到中国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中国应当在南海发挥更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海盗治理问题上,应采取"搁置争议、加强合作"方略。具体应遵从四个步骤:完善国内的刑事立法;积极开展海盗治理、保障南海航行安全的双边合作;推动南海反海盗合作新的多边协议的达成;积极参加国际上打击南海海盗犯罪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周边国家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凸显,其拉拢域外大国的力度增大,美、日等国积极响应,公开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南海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和东盟争端方的主权之争,还涉及中美,甚至中日之间的海权和地区主导权之争。南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周边安全问题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薛力 《南洋问题研究》2011,(4):44-50,98
长期以来,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负责海峡航运安全管理,他们坚持对海峡内的海盗活动进行排他性管理,仅同意非沿岸国家间接参与。通过对相关统计数据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律制度的详细分析,作者认为海峡西段为海盗活动重心,这一区域的海盗活动适用于普遍管辖权制度,海峡沿岸国的做法缺乏国际法依据。主要由沿岸国实施的现有反海盗制度是有效的,海盗活动猖獗的局面不大可能重现。  相似文献   

9.
中俄关系中的上海合作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战略合作基础上形成的区域性组织,是在冷战时期中俄两国共同维护中亚地区安全与稳定、最大限度减少两国在该地区的猜疑与冲突的合作平台,有着对两国至关重要的共同利益。由于历史、地缘政治、国际格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两国对于上合组织的期望目标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在该组织中的竞争。但两国在上合组织中保持合作的主流不会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10.
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或全部或部分提出领土要求;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在南海海域的油气开采深入到我传统海疆线内,有关国家以维护专属经济区为名抓扣、驱赶我渔民,我传统渔场日益萎缩。针对这一形势,我应抓紧立法,维护我传统海疆线的尊严,并加快对南海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杨仁飞 《东南亚纵横》2004,(9):38-42,54
一、美军欲派兵马六甲海峡引发的区域安全问题1.马六甲海峡问题的浮现2004年4月 ,驻亚太地区美军总司令托马斯·法戈上将在美国会就国防部2005年预算作证时 ,披露了美军方名为《区域海事安全计划》的反恐新方案。根据这项正在制订中的计划 ,美国将向马六甲海峡派驻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 ,以防止恐怖主义袭击 ,打击武器扩散、毒品走私和海盗等犯罪活动。此消息一出 ,引起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强烈反弹。在法戈发表讲话的当天 ,马来西亚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纳吉布明确表示 ,保证马六甲海峡的安全是沿岸国家的责任 ,美国未经允许不能在海峡部署…  相似文献   

12.
一、今年以来海盗袭击事件频发,马六甲海峡航道安全形势复杂化国际海事局指出,自海啸发生后,马六甲海峡上的海盗行动有上升趋势。其中以2005年2月28日~3月14日两周内发生的3起海盗袭击绑架事件最令人注目。2月28日,一艘马来西亚籍的运煤拖轮在马来西亚槟城港外被袭击,船长与印尼籍大副被绑架,两人在付了赎金后获释。3月12日,一艘从三马林达到巴拉望的油轮,在印尼水域被35名武装海盗袭击,海盗绑架了船长与轮机长,3月18日,在马六甲海峡被绑架的两名印尼船员安然获得释放①。3月14日,一艘日本注册的拖船“韦马太天”号遭攻击,同时掳走3名人质,…  相似文献   

13.
张杰 《东南亚》2009,(3):1-7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航运繁忙,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冷战结束后至今,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安全合作上的模式选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海盗”和海上恐怖主义威胁并未给两国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对其进行打击、防范的成本却过高,因此两国选择了消极合作模式加以应对。美国介入马六甲海峡事务的企图最终促成了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薛松 《国际安全研究》2021,39(3):78-101
对地理特征的认知塑造一个国家的海洋安全思维。印尼具有“群岛特征”(陆地分散、海上邻国多和海域广阔)和“海权特征”(海上战略位置、良港和重要航道、海洋资源)两组地理特点,分别指向海洋“作为威胁”和“作为秩序来源”两种相互矛盾的认知模式。如何处理这对矛盾成为厘清印尼海洋安全思维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民族国家建构初期和冷战背景下,印尼着重应对与“群岛特征”相关的安全威胁。以苏西洛为转折点,印尼开始追求“海权特征”带来的秩序福利。群岛海洋安全思维的长期实践塑造了当前印尼海洋安全现状和合作逻辑:“重陆轻海”政策导致海洋安全能力落后,使印尼重视提升海上执法能力的务实合作;海盗问题的跨界性质使印尼提供安全公共产品的意愿较低,产生了“搭便车”的合作逻辑;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了印尼的“岛国内海”权利,该公约被印尼视为海洋安全的制度保护伞和合作的底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当代东南亚海盗与其猎物和政府的关系、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等影响当代东南亚海盗兴衰的变量,揭示当代东南亚海盗发展的规律。马六甲海峡和南中国海位于国际海上航运的要冲,源源不断的物流为海盗提供了猎物;东南亚海盗猖獗的根源在于腐败的沿岸国执法人员纵容甚至参与海盗活动。9.11事件之后,打击东南亚海盗的行动成为了国际海上反恐的重要内容,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建立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中心、分担保障国际海上交通要道安全的费用等,增强了沿岸国打击海盗的积极性和执法能力,有效地遏制了东南亚海盗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南海问题是南海周边国家之间长期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问题。近年来,南海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特征。文章分析了南海问题的最新发展趋势,探究其未来走向,认为应该采取一种综合性的危机管理与预防机制,通过加强在能源、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功能性合作,建立互信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努力达成有约束力的规范性安排,以寻求最终解决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印度与新加坡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冷战时期由于深受两极格局的制约、双方外交政策取向差异之影响,双边关系发展缓慢。自冷战结束后,印度与新加坡的哉略联系明显增强,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合作日益加深。经济利益的追求、安全战略的契合、对恐怖主义和海盗活动的关注成为印度和新加坡战略合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