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表明中美关系进入常规性基本上正常和稳定发展的阶段.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逻辑结果,和双方政治、经济、安全关系深化与扩大的反映,合乎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尽管中美关系仍存在结构性矛盾,摩擦和龃龉不可避免,但总体看,两国不会发生全局性对抗,建设性合作关系将继续在曲折中前进.  相似文献   

2.
美国坚持插手、干涉台湾问题,使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最敏感、最重要的干扰因素,但其影响呈递减趋势.作为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中美两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表明双方选择了不对抗的立场.同时,中美之间正在形成新的重大共同利益,虽然美国仍将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施加影响,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干扰也将继续存在,但总体来看其影响将逐渐减弱,其对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干扰是有限的、可控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为此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极为复杂,中美关系的发展远非一帆风顺,今后也不可能坦途一片。仔细分析两国关系的坎坷历程,总的趋势还是积极向好的,中美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苏美关系。中美之间正在形成的新型大国关系,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需求,具有许多新的特征:双方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交往密切但互信度有限,在经贸金融领域广泛合作但冲突和纷争持续不已,在人文领域中深化交流,相互影响又彼此设防,在国际事务中责任相同、诉求相近但也常常立场相左。所以,中美关系既重要又复杂,基础既牢固又脆弱,双方对此必须有清醒估计,都有责任精心进行维护和经营。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还需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互利双赢的务实合作。就当前而言,首先要在亚太地区形成良性互动。美国应站在全球战略格局和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谨言慎行,真正践行两国领导人在《中美联合声明》中做出的"支持通过合作努力建设21世纪更加稳定、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的庄严承诺,努力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不仅攸关双方的全局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美关系定将上升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正是随着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两国潜在的对抗因素减弱,合作、协调增强,未来相互关系以稳定、良性互动为主的基调将愈益强化和恒定化.中美关系的这种走势特点是由下列三大关键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建交后的三十多年里,中美两国在海洋多个领域积极展开对话与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总体呈现出非敏感领域进展顺畅、海上执法与安全合作有序推进、机制化建设不断加强等特点。两国海洋合作的健康、持续发展,体现了中美在海洋领域合作的深度相融,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中美关系的发展。但由于中美两国结构性矛盾突出、战略互信不足、双方对国际海洋秩序和国际海洋法的理解存在分歧等现实制约,深化两国海洋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应从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大局出发,将中美海洋合作纳入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总体框架之内,积极推动双方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不仅攸关双方的全局利益,而且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全、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美关系定将上升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正是随着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两国潜在的对抗因素减弱,合作、协调增强,未来相互关系以稳定、良性互动为主的基调将愈益强化和恒  相似文献   

7.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插手、干涉台湾问题的同时,保持台海相对和平也已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重要内涵之一.这意味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将可能进入一个更为复杂,而冲突却有所缓解的新阶段.但由于美国不可能停止插手、干涉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将继续严重干扰中美关系.不过,中美双方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保持中美关系相对稳定,发展中美更广泛的合作,符合双方在21世纪初期和更长时期的利益.这决定中美关系持续改善、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8.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根植于政策思维中的“战略竞争”转向双方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 ,标志着布什政府对华政策正在向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布什总统起了主导作用。“融合战略”倾向下的对华政策主调是积极的 ,但其中既有制度性规制 ,亦有协商性敦促 ,仍有强制性一手。中美关系的真正问题在于化解双方的战略猜疑 ,中美战略对话需要充分尊重各自核心国家安全利益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双方的合作 ,以塑造一种稳定、和谐与共赢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长期进程中,中美互动的侧重点和复合面主要在反恐、经贸、金融和能源等领域以及亚洲地区的分体系方面,双方在整个国际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构建原则问题上存在差异.而且,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中美在应对国际体系行为体多元化和多样化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在稳中有升的中美关系的大框架内,两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互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但以前者为主.作为两个世界上的主要大国,中美互动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国际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当前正处在崛起国面对霸权国的结构性困难时期,但无论从双边还是全球利益出发,这对战略性关系的合作性基调都必须得到保障。未来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问题仍将对两国关系产生根本性困扰,而除此之外双方还将遇到更多更复杂的具体问题。即便如此,两国合作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意愿依然较为良好,双方若能坚持努力管控矛盾、大力推进在可能的领域进行合作,则未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必能更加坦荡明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为密切配合“中国-非洲-美国三方对话会”的成功召开,本刊特发表关于这次会议的综述性文章《和而不同助推非洲发展——“中国-非洲-美国三方对话会”综述》。文中综合介绍的观点和看法仅代表发言者本人。希望广大读者能对文中的观点进行甄别与研判,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是位于地中海东岸的西亚蕞尔小国,另一个是位于北美洲的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以色列和美国这两个实力相差甚巨的国家却形成一种不是盟国胜似盟国的亲密关系.以援助为例,以色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享有美国援助款项最多的国家.在外交和安全领域,美国更是承担着保护以色列的生存与安全的责任,在中东事务中常常实行偏袒以色列的双重标准.美以这种极为特殊的关系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不少人撰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近期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东室主任李伟建研究员主编的<以色列与美国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一书,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地研究美以特殊关系的著作,堪称对两国关系研究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6.
17.
脆弱的国家重建--对主权移交之际美国的伊拉克政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5月到2004午6月,美国完成了伊拉克国家重建的开局工作.美国在伊拉克建立了一个新政权,其核心目标取得一定进展.但与此同时,安全、经济和民众支持度上的徘徊使伊拉克国家重建进程格外脆弱.美国在伊拉克国家重建工作呈现出3个特点,即:单边主义重建、战略决心与战术混乱之间存在落差、以黎巴嫩模式分配伊拉克权力,这些特点也分别给伊拉克国家重建带来困难.2004年6月30日后,美国将以进为退,逐步在伊拉克实现"可控制的退出"战略.  相似文献   

18.
陈扬 《国际观察》2005,(1):53-59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第一次朝鲜核危机发生以来 ,中美之间围绕着朝核问题展开了越来越频繁的互动。这是一种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的关系。一开始 ,中国对美朝就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是“静观其成” ;在美朝双方僵持不下时中国出面斡旋 ,促成了“四方会谈”;当“四方会谈”陷入僵局时 ,中国便与周边利益相关国家一起促成了“六方会谈”。很大程度上 ,可控的朝核危机对于中美之间关于安全合作领域交流机制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 ,也必须认识到中美之间存在的战略层次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美国-撒哈拉以南非洲贸易与经济合作论坛"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带来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以下“非洲”均特指“撒哈拉以南非洲”)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美国对非洲政策开始发生变化。2000年5月,《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以下简称《法案》)获国会通过。此后,美国又分别在2002年8月、2004年7月修正和延长了《法案》。该法案对美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等相关问题作了详细规定。为了配合法案的具体执行,使美国与非洲之间的经济对话机制化,美国-撒哈拉以南非洲贸易与经济合作论坛(“U.S.-Sub-Saharan Africa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Fo…  相似文献   

20.
中美关系与中国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国际格局调整加快,世界热点问题升温,大国协调进一步展开,中国外交硕果累累。2007年,世界将进入深度调整,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局部紧张可能加剧,尤其是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升级,中国外交则在面对新机遇的同时有可能遭遇更复杂的挑战。鉴此,《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于2007年1月6日举办“2007年国际大势前瞻”研讨会,特别邀请30多位京内外专家学者在总结、回顾2006年国际形势的基础上,着重对2007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期有助于读者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