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俄罗斯宪政发展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一是对西化制度模式建构的显性层面;二是深藏在制度背后的宪政观念生成的隐性层面.在社会转型之初,制度的建构成为实行宪政的必由路径,宪政观念、宪政的价值意义等隐性问题常常被忽视.近年来,俄罗斯在制度构建的同时已经注意到宪政发展的隐性问题,并把非制度性因素的培育作为宪政发展的目标.由制度构建到观念培育的思维转换是宪政从外在强制向内在需求的深化过程,这对那些后发外生型国家的宪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俄罗斯政治转轨为案例,论述其从议行合一的苏维埃制度向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转变中的基本特征。全文分析了俄罗斯政治转轨的研究视角、基本特征及启示。本文认为,研究俄罗斯宪政制度的确立与演变,是研究俄罗斯政治转轨最具学理性和现实性的视角。以此为视角进行研究,可以看到俄罗斯政治转轨是一个完整的有规律的过程,在转轨的各个阶段都有核心的历史问题体现,而且各种制度之间互相影响,互为发展原因,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发展态势。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炼了俄罗斯政治转轨的6点基本特征,并总结了3点经验教训。最后,本文扼要分析了研究俄罗斯发展道路的意义及其对世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私人财产权保护是西方国家宪政的基础,也是各国宪政的重要内容.俄罗斯同样将私人财产权作为宪法权利加以规定,同时规定了公共利益目的之下的土地征收,以此谋求私益保护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但土地征收入宪的本质不仅在于限制私人财产权,更在于避免政府权力的滥用,并最终达成保护私权之目的.俄罗斯土地征收制度的设计如同其他任何法律制度一样,有其黯然之处,但也有璀璨的光点.其征收制度中决议程序的法定与公开、司法程序的救济以及充分的征收补偿对私人财产权提供了相对可靠的保障.土地所有人的事先同意更是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愿的尊重,贯彻了私法自治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化安全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战略意义和长远价值却最容易被人们忽视。从文化安全的视角探究前苏联由盛而衰及至解体的战略失误,梳理冷战后俄罗斯的文化安全之路,总结大国文化安全四大基本要素,对中国文化安全战略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宪政及其结构缺陷与路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宪章>是当今国际宪政发展的集中体现,但存在着结构缺陷.当前联合国改革,不只是安理会重组,更是国际结构和秩序的变革.改革的深入,将使<联合国宪章>的构成更趋完善,并朝某种准世界性宪法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6.
战略文化是国际关系和战略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视角.当前俄罗斯的战略文化是俄罗斯历史传统战略文化和新时期现实状况相结合的产物.俄罗斯传统战略文化决定决策者的地缘安全观,使他们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同样,"大国"、"强国"是俄罗斯传统文化留给俄罗斯人的精神遗产.而现实的国际环境又使俄罗斯人更加务实,从而采取了东西方并重的战略方针,以确保国家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与东亚诸国同为后发展国家,现代法治发展模式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东亚法治是一种成功的具有积极典范意义的后发外生型法治,对于俄罗斯这样的法治现代化之路较为曲折的国家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作用.俄罗斯与东亚法治发展均以现代化为背景,除了在发展时间上不同外,主要的差别在于两种法治发展模式的背后是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与价值理念,在法治进程中,对待本土文化的不同态度造就了各自发展之路的差异.通过对外来文化对东亚与俄罗斯的法治发展模式影响的程度与方式的比较,可以为广大非西方国家法治发展中如何使本国实际与外来文明结合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参照.  相似文献   

8.
印尼的宪政始于1945年通过的宪法,宪法历经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四次修正。印尼现行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等宪政制度。印尼宪政制度呈现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总统权力集中和军警影响政治发展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的伊朗宪政革命,既是一场对伊朗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政治运动,也是历时近一个世纪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的历史高潮。它是在西方教育渗透、早期教育改革、文学改革、新闻出版兴起和西方民主宪政思想传播等思想文化领域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些社会思潮的变化对伊朗近现代历史变迁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10.
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俄罗斯经济便陷入了困境,叶利钦时期的"休克疗法"更加使俄罗斯经济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普京执政后,俄罗斯经济逐渐走出困境,不仅实现了政局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而且逐步恢复了其在世界经济的大国影响力。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反差?我们的观点认为正是普京的威权治国模式才使得俄罗斯经济重新崛起。中国和东亚一些国家威权治理的成功经验,反衬了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宪政治理的弊端与缺陷,从而得出在经济发展初期,必须保证国家的权威,即实行威权治理。而在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必须适时由威权治理向宪政治理转轨。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表现不俗,成为近年来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要经济体之一.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转轨阵痛之后,在有利的世界能源原材料市场行情的支持下,俄罗斯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但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持续下去,这种疑虑困扰着俄罗斯的官员、民众、学者以及国际学术界.领导俄罗斯人民取得9年持续经济增长成就的普京政府认为,俄罗斯依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政治文化是一个令人产生兴趣的问题.一方面,作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大规模转型的一部分,政治转型始终是一个首要问题,并且对社会其他方面的转型起着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几百年来,俄罗斯独特的历史轨迹为其政治赋予了"神秘"的特性,这种政治特性至今仍然体现出来,并且对俄罗斯今后的发展道路产生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宗教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我国俄罗斯学界研究视野的拓宽,原来在我国曾是一片学术荒漠的俄罗斯东正教问题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并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除了翻译引介尼科利的《俄国教会史》和布尔加科夫的《东正教》等著作外,中国学者本身对东正教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乐峰先生所著《东正教史》不仅介绍了东正……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政府反危机举措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世界金融危机牵连波及,俄罗斯经济在保持近十年的持续增长态势后,呈显著下降趋势。这种衰退现象出现是由内外原因和综合因素所造成。基于世界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的渐趋加重以及俄罗斯经济结构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今年4月初,俄罗斯政府正式出台《2009年俄政府反危机措施纲要》。《纲要》强调国家在反危机条件下的作用,突出关注民生和民众利益,明确重点扶持行业主干企业方针和对一些重要的经济部门特殊保护政策,以全力维护国家财政系统稳定。从短期和中期效应来看,反危机措施将发挥积极作用,会具有一定成效;但从长期效应来看,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对俄罗斯经济走势尚难准确把握。与前几年相比,俄罗斯全年工业生产呈负增长局面难以改变,俄罗斯GDP增长态势可能会进入一个W状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中俄印三边合作的意义十分重大,三边合作的条件趋于成熟,三边合作的定位逐步明确,三边合作的领域非常广阔,三边合作已取得重要进展。然而,三边合作也存在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制约因素。中俄印三边合作既具有生命力,也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相互适应和不断磨合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近10 余年来,俄罗斯的强势复苏使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在以斯拉夫文化为主体的中东欧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轮回",其特征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博弈重新开盘;从意识形态转换为能源经济和文化软实力; 合作与斗争并行不悖,但合作成为主流。本文对俄文化战略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实施手段进行了分析,认为俄罗斯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7.
俄国1905年革命的失败构成了知识分子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的宏大社会背景,布尔加科夫作为自由主义派别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对包括自身在内的知识分子阶层进行了批判与反思。他认为1905年革命时活跃在俄国历史舞台上的知识分子阶层最致命的问题在于他们的世界观中存在着宗教性与反宗教性的矛盾,同时他们思想中的无神论人道主义导致其在革命实践中狂热的英雄主义,这种"英雄主义"给革命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他认为知识分子需要的是世界观领域的彻底革命,唯有如此,俄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8.
南高加索地区作为一个资源、民族和历史文化都极为丰富的战略地区,在国际政治中也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这种价值对俄罗斯而言尤为重要.苏联解体后,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俄罗斯对南高加索的战略也是几经变化.本文着重分析俄罗斯对南高加索战略演变的原因与实质,指出这种变化实质上是俄罗斯利益从边界安全到安全边界再到利益安全的层进.  相似文献   

19.
描写性与规定性是词典编纂的两个方法论原则,词典编纂的历史是由注重语言规范的规定性原则向注重言语事实的描写性原则转变,发展至今,遵循依据词典性质与功能二者兼顾、各有侧重的编写原则。针对俄汉医学词典的编纂,在注重规定性基础上,还须加强描写性倾向,并注意区分描写与描写性两个术语概念。前者指称词条释义方法,后者指称词典整体编纂原则。  相似文献   

20.
多少年来,人们都以为译介俄罗斯文化和引进俄罗斯社会发展经验,就是盗窃蕴藏在俄罗斯的火种来照亮中国人脚下的路,可是,岁月飞逝,光阴流转,人们在蓦然回首之际,却发现他们对于俄罗斯的想象犹如镜花水月,黄粱一梦,醒来后将要直面的似乎是十分荒芜的现实。伴随着那个“理想”与“想象”的俄罗斯渐行渐远,自然而然,我们会怀疑文学史或政治理论单方面所塑造的俄罗斯,而渴望知道何以有那么多动荡却能坦然前行的本真俄罗斯。问题是,现代学科制度对人和社会问题进行非常专业化的研究,已经让一般读者的这个愿望难以实现。而要想重塑一个俄罗斯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